張 燕
強化基層黨組織政治屬性和服務功能問題研究
張 燕
黨的基層組織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是黨聯系群眾的橋梁和紐帶。新時期新形勢下,如何強化基層黨組織政治屬性和服務功能,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重大課題。
基層黨組織 服務功能
盡管近年來各地在強化基層黨組織政治屬性和服務功能方面取得一定成績,但仍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具體表現有:
(1)對基層黨組織政治屬性和服務功能的認識有偏差。通過調研發現,部分基層黨組織書記對“政治屬性”這一概念感到陌生,對服務的對象、內容、形式認識不清,對政治屬性和服務功能的有機統一關系缺乏深層理解。對基層黨組織的職責定位,往往片面理解為抓好管理、搞好服務,致使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弱化。
(2)抓黨建工作責任意識不夠強。部分黨組織書記對全面從嚴治黨的認識還停留在感性層面,對抓黨建的重要性、緊迫性的認識不到位,對自身黨建第一責任人職責重視不夠,黨建工作是軟任務、虛指標的錯誤觀念依然存在。一些黨委書記對黨建工作實際關注少、支持少,抓黨建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高,對黨建工作“講起來重要、抓起來次要”的現象還沒有得到根本整治。
(3)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有待增強。部分基層黨組織對黨員干部黨性黨風黨紀教育不到位、不經常,執行“三會一課”等黨內組織生活制度不嚴格、不嚴肅,在黨員管理上,對黨員結構老化、后續人才不足的情況拿不出有效解決辦法,尤其是對無職黨員和外出流動黨員,缺乏有效的機制措施,個別流動黨員甚至與黨組織失去聯系、脫離管理。
(一)從嚴落實管黨治黨責任
一是完善基層黨建工作責任制。明確基層黨組織書記黨建工作責任和領導干部帶頭抓黨建的責任,采取簽訂責任狀、開列黨建責任清單、實行黨建目標化管理等方式,細化量化黨建任務、明確標準要求,增強“抓好黨建是本職、不抓黨建是失職、抓不好黨建是不稱職”的意識,構建“書記抓、抓書記”、領導干部“一崗雙責抓黨建”的工作格局。二是健全黨內生活制度落實機制。督促指導基層黨組織嚴肅認真開展“三會一課”、組織生活會等黨內政治生活,加強對制度落實情況的檢查力度,該問責的問責、該處理的處理,確保黨內政治生活的政治性、原則性和戰斗性。三是完善督導推進機制。堅持黨建工作例會制度、督促檢查和情況通報制度,改進基層黨組織書記抓黨建工作述職和上級黨委書記點評制度,探索推行黨組織書記抓黨建工作紀實制度,推動黨建工作責任落到實處。
(二)強化思想政治教育
一是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借助支部講壇、黨組織書記上黨課、現代遠程教育、黨建網站等平臺,教育引導黨員干部深入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增強政治認同和思想認同,堅定三個自信,筑牢思想基礎。二是抓好“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學習宣傳。組織黨員干部深入學習領會,掌握貫穿其中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在思想上行動上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并積極向廣大群眾宣傳黨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自覺做聯系黨和群眾的橋梁與紐帶。三是弘揚革命傳統和優秀傳統文化。廣泛學習宣傳焦裕祿、孔繁森、朱彥夫等優秀共產黨員的先進事跡,深入挖掘優秀傳統文化資源,開展政德教育,強化對黨員干部的正面引導,用優良作風、優秀文化感染人、教育人。
(三)增強基層黨組織服務能力
一是加強基層黨組織書記隊伍建設。創新選拔培養機制,采取上級選派、跟蹤培養、群眾推薦等方式,調整充實基層黨組織書記隊伍。同時,按照用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改進教育培訓機制,提高能力素質。二是加強黨務工作者隊伍建設。配齊配強鎮街部門專兼職黨務工作力量的基礎上,逐步加大“兩新”領域黨建工作指導員選派、管理和培訓力度,充分發揮不同領域領域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
(四)拓展基層黨組織服務體系
一是各領域黨組織組建力度。以“兩新”組織為重點,創新黨組織設置形式,不斷提高黨的組織和工作覆蓋,做到有群眾的地方就有黨組織提供服務。二是拓展服務渠道。健全完善村級“三個全覆蓋”、市直部門“三個體系”、黨員領導干部走訪群眾、信訪接待等制度,扎實開展黨員示范崗、黨員責任區、黨員承諾踐諾等活動,積極組織并鼓勵基層黨員、各類專業人次參加公益組織、參與公益活動。三是健全聯系服務群眾工作平臺。完善社情民意“三個平臺”,深化街道、社區“人員下沉、重心下移”改革成效,推行政務服務中心、鎮街“一站式”群眾服務大廳、村級民生服務室三級群眾服務網絡,確保群眾訴求第一時間得到回應和處理。建立重點人群服務機制,尤其是加強與農村留守兒童、空巢老人員等群體的聯系,了解他們的思想動態,幫助他們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困難。
(五)抓好黨員隊伍建設
一是認真做好黨員發展工作。積極拓寬入黨積極分子選育渠道,重點在工作一線、高知群體、致富領頭人、鄉土人才和婦女中選育入黨積極分子,嚴把黨員入口關,從源頭提高黨員隊伍整體素質。二是嚴格日常教育管理。結合黨員干部思想工作實際,分類確定培訓內容,有針對性地進行專題培訓和集中輪訓。嚴格落實黨內生活制度,建設智慧黨建系統,積極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豐富黨員接受教育培訓、參加組織生活的平臺和渠道。
(作者單位:中共鄒城市委黨史研究室)
張燕(1981-),女,漢族,山東鄒城人,研究生,中共鄒城市委黨史研究室副主任,研究方向:黨的學說和黨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