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順寧
興國縣紅色資源開發利用現狀研究
朱順寧
習近平同志曾言:“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學習黨史、國史,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繼續推向前進的必修課。要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毕M芡ㄟ^調查為興國縣紅色資源更好的開發和利用提供一些有用的建議,使興國縣的紅色資源開發進一步邁向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興國 紅色資源 開發利用
(一)展現形式單一,缺乏時代氣息
大部分紀念館以參觀為主,游客多在講解員的引導下進行游覽,并不能達到很好的閱覽效果。另外,有些紀念館內講解員講解的內容過于枯燥,近似于背稿的音調與表情也使游客覺得索然無味。個別講解員鄉音較重,一些來自外地的游客并不是很能理解講解的內容。
(二)資源開發不全面,缺乏有效整合
定位過于單一,旅游線路不能達到吸引游客的效果。A級景區只有一家,且知名度較低;旅游接待能力不足,服務質量不高;紅色品牌叫賣不叫座,2015年全縣接待游客僅60萬人次。很多傳統民俗資源沒有得到很好的開發。反映革命時期的民間故事留存較少,廣為人知的故事留存較少。另外,興國縣作為南方丘陵地區生態文明建設的示范區,對于綠色生態資源的開發有所欠缺。
(三)當地居民對紅色資源開發重視程度不高
在調研過程中我們對當地民眾做了簡短的采訪。大多數民眾對于當地的紅色資源開發并不持積極的態度。原因是因為紅色資源的開發并未對普通民眾的生活產生直接積極的影響。
(四)周邊基礎設施不完善,缺乏科學管理
興國縣雖擁有大量的紅色資源,但屬于全國貧困縣,政府資金不足,又缺乏足夠的民間資本參與,從而導致基礎設施配套不完善,服務質量落后。
另外專業的管理人才稀缺,缺乏管理有效的體制加以制約也是阻礙紅色資源開發的因素之一;缺乏創意炒作,宣傳效果相當有限,這些都使得興國縣開發紅色資源的進程受到一定的阻礙。
(一)創意開發,提升體驗
比如利用目前時興的VR技術等現代科技,在計算機上生成可交互的三維環境,更加設身處地的體會革命精神。
運用“紅”、“綠”、“古”三大特色,綜合開發,利用區位優勢形成“游覽一條龍”的特色路線。
同時注重開發非物質紅色資源。不僅要從物質上發揮興國的特色,更要從“吃”、“喝”、“玩”等方面吸引游客的眼球。充分發揮非物質資源的優勢,更能烘托出興國這片紅色土地的多彩形象。
(二)抓緊機遇,統籌規劃
興國地處贛南,應利用好生態資源的特色,“紅色搭臺,綠色場戲”,以紅綠交融的形式開發興國的紅色資源。大大提升來訪游客的觀賞體驗。
同時做好統籌規劃,堅持“紅色帶動,多色并舉“的規劃理念,在合理利用紅色物質資源的基礎上,做到已有的好好保護,未有的合理開發。制定合理的開發計劃。
(三)聯系群眾,攜手共建
與精準扶貧相結合?,F如今,更要用開發紅色資源的方式來反哺革命老區。
學習井岡山開發紅色資源的先進范例,結合興國縣當地紅色資源的特色,可以將“將軍園“中的將軍群雕像做成微型的工藝品;再比如刻錄興國山歌CD,讓興國山歌以一種有形的方式唱進尋常百姓家;在紙質書籍的傳播方面,可以學習井岡山市“紅色書店”,打造屬于興國本地的特色書店,當地的革命歷史文獻、流傳的民謠、將軍事跡都可以作為書籍出版。
(四)改善環境,優化基礎設施
改善交通、電力、通信等旅游基礎設施建設,還有住宿、餐飲、購物、娛樂等旅游接待服務設施的規劃與建設。最新的興國縣旅游局規劃中已經在道路交通等方面做了大體規劃。
(五)宣傳促銷,打造經典
興國可以充分利用電視報紙等傳統媒體,如興國山歌參與到“心連心“紅歌會、中國民歌大會等這樣深受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節目中。講好紅色故事,唱好道德贊歌,以歌揚名,以情動人。
現如今是新媒體的時代,微博、微信公眾號、網站、博客還有最近流行的直播平臺,招聘專業人士經營旅游賬號,經常更新內容,不斷策劃專題。
(六)區域協作,聯動開發
“區域旅游合作是整合旅游產品,優化旅游產品空間結構,實現區域旅游可持續發展的主要依托之一。”在合作化的今天,“閉門造車”并不能帶來實惠,合作共贏才是發展的王道。
結合興國縣發展的實際情況,利用興國縣的區位優勢,與周邊地區合作開發紅色資源。區域內主要景區、黨政機關、學校等處要定期組織召開研討會、論壇會、合作峰會等主題活動;或與臨近地區實現線路對接。利用區域協作的平臺,聯合多方組織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
《左傳》有云:“心之精爽,是謂魂魄;魂魄去之,何以能久?”紅色革命老區是中華民族的根基,紅色革命精神就是中華民族的魂魄。通過開發利用紅色資源獲得經濟效益只是漫漫長路中的一個小小的目標,弘揚中華之魂,傳承革命精神,進一步升華黨性才是我們此行的終點。
[1]陳建平,謝廬明.贛南紅色文化資源保護和開發研究[J].贛南師范學院,2009.
[2]王力峰.百色市紅色旅游資源開發研究[J].改革與戰略,2005(10).
(作者單位:華東交通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