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河北大學管理學院 許云龍
檔案時空數據探析
文/河北大學管理學院 許云龍
信息技術的革新,導致檔案資源形態發生顛覆性改變。但不論檔案資源如何變化,本質上是基于時間、空間兩種維度對現實社會的虛擬化表現,即檔案時空數據。本文對檔案時空數據的背景、概念、特點進行初步思考。
檔案;時空數據
“運動是時間和空間的本質”。所有人類活動,都是基于物質是運動的這一基本規律,其運動的性質、形式、方式方法等,都受到時間和空間的嚴格限制。數字時代的今天,數字檔案資源呈現穿越時空限制、虛擬化傳播的特征,以時空觀、虛擬論作為支撐檔案時空數據的哲學理念,對構建檔案時空數據有重要意義。
檔案資源在信息社會成為重要的生產資料,其基于現代通信技術可以實現檔案信息和載體的虛擬分離,進而多主體、跨區域實時傳輸,跨越時空限制快速流動,最終通過檔案資源的共享交互促進廣泛多元的服務協同,達到信息自由的最高目標。
(一)檔案資源的發展呈現多主體、跨區域特性。物質是永恒的、絕對的,作為物質存在基本形式的空間和時間也是永恒的、絕對的,但時間和空間的具體表現形態和特性是多樣的、可變的,世界上各種各樣的事物都有其特有的時空關系。檔案資源與人類活動相伴而生,在時間、空間兩個維度進行表達呈現。現代通信技術促進了檔案資源在時間、空間兩個維度上高度互聯,多主體、跨區域融入檔案信息資源的時空數據組織體系。具體化描述就是未來機器大規模融入社會生產,產生大量互聯互通的檔案數據,連接不同時空維度下兩個及以上的主體。檔案時空數據通過文檔實時交互,將相關組織、個人高度連接,使整個檔案資源“活躍”起來,多元主體可以對其開發共享。
(二)檔案資源深度挖掘、共享開發的需要。檔案資源要實現深度挖掘必然需要多部門協作的共享開發,這既符合未來生產共享化的發展趨勢,也有利于解決社會宏觀經濟結構和公眾微觀資源分配的問題。檔案資源深度挖掘、共享開發需要有效組織和宏觀構建,實現檔案資源的統一協調、便利獲取。傳統的語義分析、信息組織方法和新型的大數據、云計算這些技術無一不是將檔案資源數據化或是數據化描述,隨著信息技術的成熟,以電子文件為代表的數字檔案逐漸成為現階段檔案資源的主流形態,從其演化規律來看,高度模擬現實社會的虛擬化和數據化,也一定是未來檔案挖掘開發的兩大基礎形態。因而,檔案時空數據基于時間和空間兩個維度的構建模型非常符合未來深度挖掘和共享開發的需要。
(一)檔案時空數據的概念。檔案時空數據是未來數字時代,基于時間和空間兩個維度對檔案資源虛擬化表現的一種資源形式,是進行檔案收集、組織、存儲加工和開發利用的一種基本形態。檔案在生成之初產生第一組時空數據,對該檔案描述;流轉到下一時空時,附加第二條時空數據進行描述,不同文件之間根據時間、空間兩個維度進行互通互聯,克服現在檔案管理中文檔獨立而導致的“信息孤島”現象。檔案時空數據對時間和空間兩個維度構建檔案資源網絡。而時間和空間的具體表現形態和特性是多樣的、可變的,世界上各種各樣的事物都有其特有的時空關系。檔案時空數據要從根本上梳理兩種關系:時間維度上的延續性、間隔性和順序性;空間維度上的廣延性和伸張性。
(二)檔案時空數據的特性。1.實體化和虛擬化的統一。檔案資源是與現實世界的具體業務相伴產生,而檔案時空數據經過虛擬處理高度模擬現實社會。數字時代,信息與載體分離,信息成為完全虛擬化的存在,而半虛擬化的實體檔案為了利用信息,也會逐步從傳統載體分離出來,重新組織存儲于新的載體上,實體檔案更多以文物狀態留存于檔案機構,以此來實現兩者的有機統一。檔案工作者使用統一的數字虛擬管理平臺實現檔案、庫房等一切底層硬件的智能化控制;檔案資源的呈現運用VR和AR技術,給實體化和虛擬化的結合帶來一種更為直觀的表現形式,虛擬現實的結合可以更為有效地模擬實體檔案,也會更加便利地抽取信息。2.泛在性與專享性的統一。泛在性和專享性是有機統一的整體,泛在是專享的基礎,專享是泛在的目標。所謂泛在(Ubiquitous)概念源于20世紀90年代,首先由美國加州Xerox(施樂)公司Mark Weiser博士在1991年提出,隨后德國、英國開展了相關的研究。它形容網絡無所不再是由于信息技術發展的推動,計算機已全面融入人們的生活之中,無所不在地為人們提供各種服務。要建設Ubiquitous Society,一般認為有三個普及任務,包括計算機的普及、聯結網絡的普及、服務享受的普及。目前,前兩項檔案數字化、檔案資源網絡化任務正在大力推進趨向完成;基于智能處理的檔案專享服務仍處于探索階段,檔案局館嘗試推行網站、微博和微信等多種形式,推進公眾服務渠道的鋪設工作。3.分散性與整體性的統一。檔案的產生處于一種分散狀態,分布存在于不同的時空環境,本質上無序混亂;而檔案工作最終的目的是將其融為一個有機整體,集中于一個相對穩定的時空條件下,形成一定的排列秩序。分散和整體的統一,需要龐大的信息組織體系,對檔案工作的微觀、宏觀時空環境了如指掌,檔案時空數據最終需要達到的目的就是“分散中獨立、整體中有序”。檔案時空數據的分散性與整體性,要求連接每份文件的時間數據和空間數據,使檔案資源之間互通互聯,構建一個虛擬化的檔案資源時空網絡。
[1]列寧全集[M].
[2]丁海斌.檔案工作空間論[J].檔案學研究,2011(02):15-19.
[3]丁海斌.檔案工作時間論[J].檔案學通訊,2012(01):31-34.
【本文為2017年河北省檔案局科技項目“新媒體環境下數字檔案資源構建機制研究”(項目編號:2017-R-12)的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