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大林禪寺 雙修
略論寺院檔案建設
——以武進橫山大林禪寺為例
文/大林禪寺 雙修
文章通過分析大林禪寺在寺院建筑、弘揚法務、道風建設等方面對于檔案工作的需求,重點探討了檔案建設對于寺院發展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做好寺院檔案建設工作,以期對其他寺院的檔案發展提供借鑒。
寺院檔案建設;重要性;思想重視;規范管理
近年來,在國家相關宗教政策的正確引導下,各地寺院蓬勃發展,寺院軟件建設越來越受到重視,檔案工作作為寺院軟件建設的重要篇章也被提上了日程。所以根據自身現實狀況、遵循寺院工作的特有規律,加強寺院檔案工作已成為寺院工作的重中之重。作為寺院檔案工作人員,以武進區橫山大林禪寺為例,作以下思考:
檔案建設是國家制度化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每個人有檔案,每個單位有檔案,每項建筑、每座樓宇也都有自己的檔案。為什么檔案如此普遍,如此重要呢?原因就在于檔案如同“身份證”“戶口簿”。
試想,當今社會,特別是進入信息化時代,你如果沒有身份證或戶口簿,是不是寸步難行十分不便?一棟大樓如果沒有檔案,萬一出現問題,你如何去分析產生問題或事故的原因,如何追責?所以說,檔案是責任的擔當,是經典的傳承,是歷史的寶庫,是一個法制國家的基礎。
長期以來,對于寺院這一特殊群體,檔案建設一直未能引起人們的重視,認為一座寺廟,主要看的是其殿宇是否輝煌,菩薩金身是否莊嚴高大,常住僧人是否彬彬有禮,威儀出眾,道風是否良好等等,其他方面好像無所謂。不可否認,群眾關心的這些方面都是對的,應該的。但僅有這些已落后于時代、落后于社會發展的需求。寺院也是社會的組成部分,沒有一套完整、系統的寺院檔案,說得不客氣一點,是對社會的不負責任,是對寺院的不負責任,也是對熱愛、呵護、信任和寄托它的廣大香客居士的嚴重失職。無論是寺院的各項建筑,各項設施的添置,還是僧人們的衣食住行,幾乎全是眾生捐。在國運昌隆、人民豐衣足食,事業紅紅火火的今天,佛教興盛,寺院日新月異,如果沒有檔案記載,如何對得起人民大眾和他們的子孫后代?
寺院的檔案建設與普通單位有不少共同之處,但差別也十分明顯。例如,寺院的收入是無法保證、無法計劃的,全靠廣大信眾和信仰佛教的成功企業家的大力扶持,國家經濟愈發達,老百姓手里錢多,企業興旺,寺院的收入也就多了。當然,這跟寺院在百姓心中的地位和誠信度,也就是在大眾中的“口碑”有密切關系。口碑好,百姓信得過的,香火就格外旺盛,收入自然就高,收入多了,能辦的事也多了,檔案的內容也豐富了,重要性就更突出了。
我從以下幾個方面著眼,表達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領導重視是搞好檔案建設的前提和必要條件。只有思想上重視了,行動上投入了,才能為做好寺院檔案建設工作打好堅實的基礎。以大林禪寺而言,前些年,一直忙于籌集資金,修復廟宇,添置設備,根本顧不上其他。直到寺院初具規模后,在上級領導的指導幫助下,檔案建設才被提到議事日程。特別是年輕的達勝方丈接手后,精力充沛、運籌帷幄,一步一個腳印,將大林禪寺的檔案建設有聲有色地搞了起來,內容不斷充實,設備不斷改進,規模不斷擴大,制度不斷健全,管理不斷規范。達勝大和尚說:“不是為別人搞,也不是別人要我們搞,而是我們應該搞”。這種變“要我搞”為“我要搞”的觀念轉變,正是檔案建設搞好的關鍵。
(二)不斷增強僧眾的檔案意識是搞好檔案建設的源泉和動力。寺院檔案工作涉及各個層面,因此單獨依靠一兩個專職檔案員是不可能完成檔案收集任務的,只有廣大僧眾均能充分認識到其重要性,和不可或缺性,才能做到人人參與、個個關心,收集整理好方方面面的資料,使檔案內容全面、基礎扎實。
(三)“走出去”“請進來”。老老實實地學習別人的長處和經驗,誠誠懇懇地請求相關領導和專家的指導和幫助,才能不斷有所進步,有所提高,避免走彎路、做無用功。真正做到該進檔的一個不漏,不該進的,不羅列,不充數。
(四)要立足一個“廣”字,不能局限。以大林禪寺為例,收集資料既要有縱貫古今的“經”線,也要有放眼全局的“緯”度,只要是與大林禪寺寺院管理、法會活動、殿宇建筑、法物法器、社會公益、僧人檔案等相關的,都要“為我所取”“為我所用”。
(五)“玉不琢,不成器”。當然,對于收集到的資料,要以相關檔案業務的規范進行分類管理。包括對其進行價值鑒定、整理編目、數字化加工、入庫保管等。
(六)廣泛借助各式各樣的載體,不斷豐富檔案形式。檔案的形式呈現需要借助于各式各樣的載體,或是文本、聲像、字畫等等,需要探討出一套科學合理的整理保管體系,真正達到分類準確、編目合理、整理規范、保管安全。
(七)與時俱進,跟上時代的步伐,保證檔案的時效和活力。新時期,我們要以現代化管理為抓手,不斷引進新的科技成果,配備必要的檔案信息化設備,建設合理的檔案管理系統,讓檔案實體整理與網上掛接有機結合。建立檔案資源共享平臺,讓提取檔案更加快捷、便利。創造更安全、更優越的檔案存信者的環境條件和閱讀條件,讓人有賞心悅目之意。
加強寺院檔案工作不僅是真實記錄寺院發展歷史的現實需要,也是傳承弘揚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更是依法規范宗教活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抓手。對于大林禪寺而言,檔案建設還需要不斷地建設與發展,但我們決心堅持高起點、高質量、不斷創新,沒有最好,只求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