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思琴
(云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與管理學院 云南 昆明 650500)
?
少數民族地區基礎教育問題現狀與建議
吳思琴
(云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與管理學院 云南 昆明 650500)
我國自古都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自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共產黨歷來非常重視少數民族地區的教育工作。所以通過對湖南湘西邊陲村寨的幾所學校狀況進行調查與訪問了解少數民族地區教育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適當分析其原因并探求問題的基本途徑和方法,希望能為少數民族地區教育事業的發展提供一些有創造性和建設性的建議。
少數民族;教學設備;師資力量;學習環境
少數民族教育作為我國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一直受到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1]。據統計,20世紀三四十年代,79全國有22個少數民族人口的文盲率在95%以上。即使文盲率較低的朝鮮、蒙、烏茲別克等民族的文盲率也在40%- 60%之間[2]。
通過以實地考察為主,輔以文件,資料查閱,領導訪談,農戶走訪,抽樣調查了部分學生,還發放少量問卷形式來收集信息調查研究表明出當地的教育狀況有喜有憂。喜的是最近幾年國家一些政策開始在當地實施,發現鎮上一所學校雖然規模不大,但教學設施有較大改善,有些特別貧困的學生,享有了相應的資金補貼。很多學生家長通過自身到外地打工的體驗,深深感受到教育的重要性,思想覺悟都大大提高,普遍認為教育對子女是非常重要,都認為知識改變命運,只是苦于沒有能力負擔起子女上高中大學的費用,也都表示無奈與遺憾。
同時也發現存在很多問題,首先就是生源不足。我們地區大都是以山地丘陵為主,氣候四季分明。村寨也都是出現大雜居,小聚居情況。多是沿公路河流縱行分布,還有少些分布在交通不便利的大山深處,分布在大山里的村民們大都是先輩們為了躲避戰亂安居在條件極其艱苦的大山里,也導致那里的孩子不僅生活艱苦,而且更加導致上學困難。鎮上中學初三就讀人數逐年遞減。除了撤點并校外,不過也不排除計劃生育政策原因。往年平均每個家庭的小孩人數大約是3個,現在每個家庭平均是2個,甚至只有1個小孩的家庭都還有好一些。主要由于這三種情況就導致了生源分布不均勻,教學質量難以提高,地區基礎教育狀況前景不明朗。
其次是學校的基礎設施還有很多不完善,唯一的籃球場也是同學們平時的操場,籃球桿生銹,一些教室的講臺教室兩邊的窗臺上橫放著兩張銹跡斑斑的黑板是為了阻擋吹進來的寒風。宿舍情況也不是很好,由于宿舍樓年久失修個別寢室里還存在漏水的一些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的問題存在。走訪了教務辦公室,大辦公室十多位老師卻只有一臺老舊的臺式電腦,寒風刺骨的天氣也只有一個炭盆火用來取暖。教師配備的一些器材沒有到位,也加上學生就讀人數減少,許多好學生都往縣城里就讀,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老師教學積極性不高,師資力量不雄厚,也正由于師資力量不雄厚也就導致學生不斷往縣城跑,這樣就形成一個惡性循環。近年,雖然在政府的關心與幫助下,學生的輟學率有所下降。但還是有部分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和自身厭學心理等原因輟學。這也在一定的程度上阻礙了當地的教育事業的發展。
大多少數民族地區屬不發達地區,也就有很多青壯年勞動力外出務工,那么也就有很多留守兒童,孤獨感十分強烈,性格會變得孤僻,再加上思念父母,給其心理健康造成威脅。我抽樣調查了一個班級,這個班共有48人,其中就有25人是留守兒童,占了全班將近一半的人數。留守兒童也是一個擺在教育發展事業面前的問題
這些問題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當地的教育事業的發展,雖然當地教育事業的發展還需要進一步加強,但我們也聽到更多家長們對當前教育事業不斷發展的贊揚,他們感謝黨和政府對他們的關注和幫助,他們也表示也只有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才有我們今天教育事業的發展,相比較以前教育事業是進了很大一步。
綜合以上的分析針對少數民族基礎教育發展現狀,提出我個人的想法與建議:
(一)在九年義務教育普及的情況下,國家應進一步加強管理,給予更多的重視,政府應加大對當地教育事業的資金投入,經常性的進行教育宣傳讓群眾更加了解教育的重要性。
(二)針對學校生源不足,學校應加強自身方面的管理,提升學校的教學質量,努力處理好學校內部矛盾問題。
(三)針對師資力量,學校設備不足的問題。學校應加強老師的培訓為學生提供更優質的師資力量,國家,政府也應當通過宏觀調控,適當地平衡地區的師資力量,多調派精英教師前往少數地區發展教育。恰當的增加少數地區教師的工資,調動教師的積極性。在教育設備方面國家應出臺相關政策,配備較好的教學設施,增強學生的綜合素質。
(四)針對學習環境的問題我認為學校應多向國家政府申請大力發展基礎設施建設,而且社會各界應伸出援助之手,努力改善學生教室和宿舍環境,讓擁有個良好的和生活環境。
(五)在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來說作為家長,應積極與孩子交流學習生活上的事情,適當的對孩子進行鼓勵,密切關注孩子的思想變化,避免其受到網絡的不良影響而產生厭學現象。作為老師應該要積極引導學生往正確道路上走,不斷進行思想工作。
教育事業的發展需要依靠政府和社會的支持,更需要學校本身的建設,同時也離不開家長的配合和學生自身的努力只有在堅持共產黨的領導,各方面的力量積極配合,才能在少數民族教育事業上取的成功。通過觀察當地真實情況,又緊密聯系了我國當前改革發展穩定的實際情況以及少數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
[1] 孫百才,張善鑫.我國發展少數民族教育的重大舉措與主要經驗[J].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46(1):79-85.
[2] 楊軍.西北少數民族地區基礎教育均衡發展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吳思琴(1992—),女,苗族,湖南懷化人,碩士研究生在讀,主要從事民族教育研究。
G75
A
1672-5832(2017)07-02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