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雪梅 金紅霞
京津冀協同發展背景下河北高職院校教師建構職業能力的策略與途徑研究
劉雪梅 金紅霞
本文研究河北高職教師如何利用京津冀協同發展這樣的利好政策,快速建構職業能力,提升職業教育水平的策略和方法,從而滿足河北職業教育水平大幅提升的需求。
協同發展 建構職業能力 高職教師 策略與途徑
無論是從政治經濟文化等幾個重要方面考量,河北在京津冀發展圈中是都是相對較弱的一環,首都北京是中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天津的發達程度大家有目共睹,而河北由于歷史的原因和地理位置,使得經濟文化的發展相對落后京津兩地很多,也正是地理位置的緣由,在2103年京津冀發展一體化上升為重大國家發展戰略。協同發展的大旗給河北人民帶來了大發展的機遇,機遇和挑戰并存。
“科教強省”的理念下,河北教育的發展,尤其突出表現在數量上占絕對優勢的職業教育首當其沖肩負著帶動地方經濟發展的重任。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和教師素養對職業教育發展有重要的意義,職業教育中教師的雙師能力水平奠定了職業教育發展的速度和程度,職業教育是個跨界的教育,任重道遠。
(一)制定明確的目標任務
河北省加快發展現在職業教育,進一步加強職業院校的“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推動職業教育實現新的跨越,從全局的高度制定和實施職業院校教師素質提升計劃。職業教育發展五年規劃在參照國家教育部、財政部的大方針和規劃的基礎上帶動河北地區有計劃、分步驟地進行周期性的全員教師培訓。各院系根據全省的發展規劃制定出各自發展目標,教師個人發展有個人職業發展規劃和目標,以及專業與職業能力目標。
(二)分期分批參加國培項目以及河北省內培訓項目
從大到院長、校長等高層領導,中層領導與骨干教師,小到入職的一線教師以及教學輔助人員,分層分類參加國家級、省級培訓。一方面提升領導辦學治校能力、另一方面加強教師職業技能素養的培養和鍛煉。值得注意的是計劃與內容的規范化和標準化,不可一蹴而就,隨意設置,更要避免虎頭蛇尾,流于形式。還可以結合學分制,完善保障體系和評價體系,保障學習效果。
(三)建設與發展職業型院校協同創新團隊
開展中職、高職、應用型本科教師團隊的研修和協同創新,創建中高職教師專業技能創新示范團隊。教學改革向著統一協調共同發展的道路,課程建設與課程改革也一體化發展方向,既是有效利用資源,又能避免學生學習內容和技能的無意義重復,總體上把握學生階梯式的提升。中高職銜接以及專本銜接不僅僅是學歷上提升,更可以做到能力和技能上的有效銜接。示范團隊的引領和幫助對職業教師中小團隊的形成和建設發展都有積極的促進作用。統籌優化教師培訓資源置。資金和資源向一線傾斜有利于根本上提升教師團隊整體教育水平。關鍵是協調創新,注重實效,規范管理,保證質量。
(四)推進教師和企業人員雙向交流合作“雙師型”師資培養培訓平臺建設
建立教師到企業實踐和企業人才進學校兼職任教常態化機制,通過引領示范、重點推進、以點帶面、創新機制等多種形式,實實在在提升職業院校教師的隊伍的整體素質和建設水平。也可以搭建由社會企業集團、教育集團、學會、協會等組織參加的溝通平臺,吸納相關的零星企業和單位,組織進行各種職業領導力和操作力培訓項目,在參與過程中高職教師也得到職業能力的提升和認知的提高。吸引行業企業深度參與,創新管理模式和工作思路,大數據下不斷完善動態調整機制和競爭機制。企業專家、崗位能手進行的座談與講座,能使在校師生大規模進行專業和崗位認知與交流。職業院校建立一批高質量的協作企業和單位,在校學生可以工學結合,院校教師可以頂崗實踐,也可以教學與企業頂崗交替進行,進行反復實踐和研究,在實踐的基礎上提升教學質量。
(五)探究與實踐國際間交流與合作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和教育資源全球流動,職業院校國際化發展是中國職業教育向世界先進的職業教育學習,與國際接軌的重要表現。京津冀發展圈中京津兩地國際化程度在全國范圍來講都名列前茅,河北職業教育尤其是高等職業教育更需加快國際化步伐,進行與保持與國外高職院校和教育機構的交流與合作,積極引進國外的優秀教育資源,開展師生互訪,專業師資的培訓和海外短期項目的研修等等。
(六)職業教師自我為資源的多渠道自我發展
職業院校教師個體在“全員改革,大眾創新”的大背景下,做好自我職業發展規劃和自我素養提升計劃,充分利用可以利用的時間和資源自我提升和發展,尤其是寒暑假期的有效利用。團隊以及領導者總是會幫助那些有明確發展方向的勤奮、努力之人。
政策引領、統籌指導、強化目標、突出示范、實施有效至關重要。根據學院發展規劃和要求,充分利用當今經費投入長效機制,創造條件進行學習提升。利用寒暑假期以及課余時間和其他節假日積極主動了解崗位,進行崗位體驗和實踐,合作培養培育機制, 互相補短,提升雙師能力。天助自助之人!機會總是留給那些有準備的人。
(作者單位:河北女子職業技術學院)
本文系省社科發展研究課題結題論文(20160204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