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 揚
高職院校市場營銷專業實踐教學改革探究
孟 揚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國家對教育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教育改革逐漸深入。高職院校作為一類特殊的技術培訓學校,為社會建設培養專業人才的地方,它的教育改革也是勢在必行。營銷專業是一個實踐性很強的專業,因此營銷課堂教學改革應該切中于實踐教學。本文就主要分析了高職院校市場營銷專業教學現狀以及如何推進實踐教學改革。
高職院校 實踐教學 改革
(一)被傳統教學模式束縛
市場營銷專業由于其專業的特殊性,對教學方式也有特殊的要求。但是據調查顯示,現在大多數市場營銷課程的教學采用的都是“原理+例子”的教學模式。雖然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們的營銷專業基礎知識,但是得不到實踐的營銷教學,學生的動手能力得不到強化,不懂怎樣將專業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去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他們缺乏動手的機會,在實訓期間也很難驗證老師講授的“原理”,缺乏學習興趣。
(二)師資力量薄弱
高職院校在目前來看,并不是深受廣大人民親睞的學校,一般只有成績不理想,無緣本科學校的學生才會選擇高職學校,學習一門技術后就出去工作。這種傳統上對于高職院校的偏見也導致了學校難以聘用到有經驗的營銷專家和老師。除了對于學校的偏見,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一些有經驗有能力的高級營銷家大多都被企業高薪聘用,為企業營銷出謀劃策,很難按學校的嚴格課程安排按時到學校講課,并且學校作為教育的地方,給出的薪酬也遠遠低于企業薪酬,這就降低了營銷家來校講課的積極性。薄弱的師資力量,也會阻礙營銷教育改革的前進的步伐。
(三)缺乏嚴格的實踐教學質量評價體系
在高職院校,對于市場營銷理論教學已經具備了一套教學質量評價體系,雖然目前還不是很完整,但是對于理論課的教學有著很好的指導督促意義。但是很多學校都忽略了實踐教學的重要性。
(一)改革課程體系
創新來源于實踐,想要改變實踐教學處于落后地位的狀況,就必須改革課程體系,明確時間教學的主導地位。具體來講,就是市場營銷專業的實訓課安排在總課時數中的占比為百分之六十到百分之七十最為適宜。不僅僅是實訓課,其它類型的實踐課也應高相應增加。
(二)提高師資水平
老師的角色在市場營銷的教學上,也是有著很大的作用的。老師的教學方式,教學態度,教學水平都無不影響著教學質量。因此,加快提高高職學校營銷專業的師資水平可謂是迫在眉睫。具體來講,可以有兩個辦法。其一就是加大教育投入,增加營銷老師的薪資,聘請到更有經驗的專業營銷家為學生講課。其二就是定期開展老師培訓學習活動,安排老師到其他學校學習交流,借鑒他人的優秀教學方式并為自己所用,或者是安排老師到更高級更專業的機構學習,提高自身水平,再傳授給學生。
(三)深化實踐模式,拓寬辦學思路
校企合作的教學模式,可以使學校的營銷教學與社會實踐相結合,推動營銷教學改革更快更好的發展。首先,學校可以安排學生到合作企業實習,增加營銷實踐經驗,或是在學生畢業后直接分配到企業工作,為企業提供營銷人才。其次,企業可以派遣優秀的營銷家到學校講課,給學生帶來更有效的教學體驗,這有利于推動產業結構的優化和新課程的設置。雖然目前一些學校已經簽訂了校企合作協議,但是合作深度還不夠。
(一)市場的需要
眾所周知,隨著我國人口的增長,就業形勢嚴峻,很多應屆畢業生都難以找到工作。雖然每年的畢業生人數高居不下,但是市場上對于營銷專業的人才需求還是存在很大缺口,特別是具有專業技能,有一定行業背景,還能夠熟練掌握外語的營銷人才最為缺乏。作為培養營銷人才的高職院校,就更應該抓住機會,迎接挑戰,努力培養出適應市場需要的專業人才。
(二)深化高職學校專業課程改革
在當代,對于一個工作者的職場能力,即熟練完成各項工作的能力要求大大提高。當代大學生只有不斷訓練,提高自身的職場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崗位競爭中占領一席之地。高職院校就應該結合目前的情況,以職場能力為導向,深化市場營銷的課程改革,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職場能力,適應不斷發展的市場人才需求。
(三)強化職業核心能力
校企合作的教學模式,為學生的教學實踐提供了一個表達交流學習的平臺與機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強化學生的營銷技能。對于學生而言,這樣的實習工作更具有針對性,更能夠切身體會營銷技術的關鍵所在。而加強學生的職業核心能力,離不開企業的支持。校企合作模式下,不只是學校學生受益,企業同樣是受益者,因為他們可以直接從學校選拔人才,并且可以支付相對較少的費用,節約了企業的隱性成本。
為了保證能夠培養出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全面發展的新型營銷人才,高職學校加快營銷實踐教學改革是十分必要的。在這個經濟高速發展的時代,對人才的需求也在隨之增加,深化教育改革,有利于為社會主義事業建設提供人才保證。
[1]唐小鵬.高職院校市場營銷專業實踐教學研究[J].遼寧經濟管理干部學院.遼寧經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03):115~117.
[2]杜南嵐.高職院校市場營銷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J].科技與創新,2015(08):133~135.
(作者單位: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密云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