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忠立
淺談信息技術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應用
孫忠立
隨著智能觸屏電視、實物投影、遠程教育等多媒體信息技術進入課堂,從根本上改變我們的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充分利用信息技術來優化課堂,是構建高效歷史課堂的一個重要方法。運用好信息技術,能充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能豐富歷史課堂,拓展學生視野,能有助于加深理解,提高記憶能力,也有助于培養學生愛國主義情感。
信息技術 初中歷史教學 高效課堂
以計算機和互聯網為代表的多媒體信息技術推動人類社會進入了信息化時代,從根本上改變人類的生存方式,也從根本上改變我們的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隨著智能觸屏電視、實物投影、遠程教育等多媒體信息技術進入課堂,改變了過去的“一塊黑板、一支粉筆,一張嘴講一節課”的舊的教學現象。本人總結了近幾年的教學經驗,認為有效利用信息技術來優化課堂,是構建高效歷史課堂的一個重要方法。本人以人教版歷史教材為例,結合自己的授課體驗,與大家交流幾點心得。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用多媒體課件為學生創造的歷史課教學情境,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積極利用現代多媒體課件,通過圖片、影音資料等內容,能充分改善我們的教學手段,美化歷史課堂,突破時間、空間的限制,變靜態為動態,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課堂教學環境。
如講述《燦爛的青銅文明》一課時,通過多媒體課件把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精美絕倫的青銅器展示出來,配上制作過程、長寬高重、用途等相關資料,用帶有古色古香韻味的樂曲作為背景音樂,學生對于青銅器的一些知識了然于胸,沉醉在偉大燦爛的青銅文明里,比語言的表述更勝一籌。
在講授《社會生活的變化》一課時,通過大屏幕出示了幾張其班任(女)年輕時的照片,然后問學生:“大家猜猜這是哪位老師的照片?”學生們新奇之后最終猜到是其班任,學生的學習興趣被激發,課堂氣氛也活躍起來,然后順利導入本課的內容。
信息時代的到來,使知識更新的頻率日益加快,據統計,許多學科的知識更新周期已縮短至2~3年。所以教師不能還靠一本教材一本參考書來上一節課了。教師應利用網絡來搜索最新知識,把相關知識整合起來介紹給學生,來豐富課堂,拓展學生的視野。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能為了滿足學生的獵奇欲望而無甄別的介紹,同時要指導學生從網上獲取的信息,并幫助學生辨別真偽,去留精蕪。
在講授“詹天佑修建京張鐵路”內容時播放了一段影片來介紹了詹天佑修建京張鐵路的靈活創新:其一,在開鑿八達嶺、居庸關隧道時,他創造了從中間開井與兩端相對開鑿的方法,加快了工程的進度;其二,為了克服陡坡的險阻,保證列車安全地爬上八達嶺,他創造性地運用“折返線”原理,從青龍橋起,依著山腰設計了一條“人”字形軌道,來降低坡度;其三,用兩臺大馬力機車調頭互相推挽的方法,解決了坡度大機車牽引力不足的問題。通過播放影片,既豐富了學生的歷史知識,還培養學生學會靈活運用知識、思維不斷創新的能力。
例如在講授《大河流域——人類文明的搖籃》一課時,需要學生知道古埃及境內的大河是那一條,金字塔的用途是什么,最大的金字塔是那一座,了解金字塔是如何建造的等。如果用教材講解,不僅內容含量少,而且不利于加深印象。而播放了介紹金字塔的錄像、照片及相關資料后,問題的答案也隨之而出,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了解,也有助于學生認識到古代勞動人民杰出的智慧和偉大的創造力,對勞動人民是推動歷史發展重要力量的理論升華也有極大幫助。
歷史是過去的事情,在歷史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可以情景再現,對學生加深理解知識,記憶知識有積極意義。
如在講授《三國鼎立》時,制作了多媒體課件。通過播放官渡之戰、赤壁之戰等視頻,展示曹操、劉備、孫權的圖片和三國鼎立的形勢圖。充分調動了學生的視聽感觀,加深了對歷史的了解,對知識的掌握也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講授第二次世界大戰相關內容時,通過播放《白色方案》、《倫敦上空的鷹》、《巴巴羅薩計劃》、《珍珠港》等視頻片段,不僅直觀展現了二戰的空前規模和慘烈,給人類帶來巨大的災難和破壞,也驗證了英法實行的綏靖政策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在授課的知識鞏固階段,把知識點通過一張張幻燈片展示出來,再把習題放出,學練結合,比單純提問或單純背知識點的效果要好得多。
中國五千年的歷史就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最好素材,教師通過信息技術展現的內容在愛國主義教育方面定會強于傳統的講授。
如講授鄭成功收復臺灣時,把電影《鄭成功》片段播放出來,鄭成功克服一切困難、誓要“開辟荊榛逐荷夷”收復臺灣的崇高愛國情感激勵著每一位學生。講甲午戰爭的黃海大戰時可以把電影《鄧世昌》片段播放出來,那種催人淚下的英雄犧牲的悲壯場景,會使每個學生為國獻身的情感充分激發出來;講抗日戰爭的南京大屠殺時,播放影片《南京大屠殺》的片段并配以系列圖片,每個學生都會義憤填膺,樹立為國效力、抵御外辱的堅定決心。
總之,信息技術的應用可以使課堂有更多的直觀性、趣味性、新穎性,能更大程度的優化我們的課堂。但在教師在課堂中運用信息技術要把握好一個尺度,如果過分依賴多媒體,每個知識每段史料都用多媒體來呈現,就容易使學生產生多媒體依賴性,也會影響教材的使用,不利于教學效果和教學目的的實現。教師應根據不同的內容,結合學生實際的情況,恰當地進行選擇和運用,才能使信息技術在教學中能發揮最佳的效果,真正有效的構建高效歷史課堂。
(作者單位:綏芬河市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