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春光
高校圖書館志愿者管理與服務淺談
宋春光
本文就是針對如何加強志愿者的服務管理進行的分析,并對管理制度和績效考核等方面進行了探討。
高校圖書館 志愿者 管理與服務
近些年我國對于高校的圖書館管理更加重視,如何提高圖書館的服務效率、更好的滿足讀者的需求成為了圖書館發展過程中必須要關注的問題,高校圖書館想要擁有更大的競爭力,其重點也不僅僅在于資源的擁有量,更多的是對資源的合理利用,加強對志愿者的管理可以使圖書館的服務質量得到提升,以下就是對加強志愿者管理與服務的策略淺談。
(一)在高校中形成一種志愿服務的文化體系
文化體系一旦形成就直接影響著人們的行為甚至是思想,想要提高圖書館志愿者的服務質量,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在學校建立一種文化體系,讓學生主動地參與志愿服務,通過宣傳讓學生積極地加入到志愿者的隊伍中,自愿加入的志愿者對于志愿的理解更加深刻,志愿者的思想覺悟提高了,對于圖書館的志愿者進行管理就更加簡單方便了。
(二)在校園內樹立典型
典型引領是提高整體志愿者素質的方式之一,高校可以定期對進行圖書館志愿工作的志愿者進行評比,從中找到最積極努力的志愿者進行表彰,還可以給予志愿者相應的獎勵,在學校中將其樹立成一個典型,起到模范引領的作用,還可以起到對其他志愿者激勵的目的,讓其通過榜樣的力量有動力進行志愿工作,并且讓學生了解志愿服務的正面影響和積極作用。
(一)嚴格甄選審核志愿者
目前高校圖書館志愿者的管理工作進展困難的主要原因就是沒有控制志愿者的加入,在志愿者正式開始工作之前就對其進行嚴格培訓是有效提升圖書館管理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志愿者組織在進行志愿者招募工作時,要針對圖書館需要的不同職位的志愿者進行有針對性地選擇,對于簡單的工作可以選擇一些沒有經驗的但責任心強的志愿者來擔任,但是對于需要較強專業性的工作就需要嚴格考核志愿者的整體素質和能力是否可以勝任工作。
(二)加強志愿者的審核流程
建立一種完善的志愿者招募流程,志愿者想要進行志愿工作,首先需要向志愿者組織進行申請,在組織收到申請后應該及時進行處理,通過志愿者基本的簡歷進行選擇,通知其面試的時間,這個過程不應該持續太長時間,否則會影響到志愿者參與志愿服務的積極性。志愿者的招募組織要對志愿者的專業和年級進行了解,防止因志愿者學習等需要退出圖書館志愿服務,出現服務缺口,建立一個完善的志愿者管理系統就可以有效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將志愿者的基本信息進行注冊和登記,根據志愿者的業余時間進行工作的分配,保證既不耽誤學生的學習工作,也不影響圖書館的志愿服務工作。
(三)建立志愿者組織
志愿者組織是保證志愿服務工作質量和進行志愿者管理的組織,志愿者組織在進行圖書館志愿工作時可以進一步地對志愿者聯合機制進行完善,通過宣傳來吸引高校內的團干部參加志愿服務,并培養其成為管理型的志愿者,使志愿者不僅僅是進行服務工作,還可以進行管理工作,利用網絡,對志愿者工作進行宣傳、培養統一的志愿者精神,將志愿者組織構建的更加具有程序化。
首先,學校應該對這項工作重視起來,鼓勵學生參與到志愿服務工作中,并且構建一個完整的志愿者服務管理體系,將志愿工作進行得更加規范和科學。因為高校志愿者工作的主體就是學生,這是一項學生在完全自愿的前提下參與的組織活動,所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是進行志愿服務的重中之重,是可以增加志愿者數量和提升志愿者質量的重要途徑,完善的服務體系必不可少,是圖書館志愿服務工作順利開展的保障。
績效考核可以讓圖書館志愿者了解自己一個階段內的志愿工作進行的是否合格,找到自身的不足進行改進。對于管理者來說,績效考核制度的執行是一個挑戰,它要求管理者有良好的溝通能力以及公正的評價能力,可以對志愿者的志愿工作進行公正有效的評估。管理者還需要學習溝通的技巧,可以采取獎勵的措施,讓志愿者在具備自信心的條件下更高效的工作。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就是制定一個對志愿者進行評價的標準,可以有效地促進高校的圖書館管理工作高效進行。對志愿者進行評價的標準制定原則有很多,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要保證公平以及客觀。對志愿者進行考核的方式也是要具備綜合性的,可以加入圖書館的讀者評價,盡量做到最公平的評價,管理者對于志愿者的評價方向有服務過程對讀者的態度、服務的質量以及專業性等等,評價內容越復雜、評價方向越廣泛,就能更有效的減少對志愿者考核的結果產生誤差,將考核制度制定的更加完善。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志愿服務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進行志愿服務成為了人們進步的標志,高校是志愿者聚集最為廣泛的區域,高校應該將培養優秀的志愿者當成責任,給志愿者提供一個平臺進行志愿工作,圖書館就是一個很好的工作平臺,加強對圖書館志愿者的管理以及服務是提升志愿者素質的重要途徑之一。
[1]張田吉.高校圖書館志愿者管理與服務創新[J].大學圖書館學報,2012(4):83~86.
[2]黃群.高校圖書館志愿者管理與服務創新路徑探討[J].新西部(理論版),2016(1):88~85.
(作者單位:威海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