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岡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 郁麗玲
數字圖書館建設初探
文/黃岡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 郁麗玲
數字化圖書館已經成為21世紀圖書館發展的主要方向,數字化圖書館的發展給圖書館的文獻信息帶來了深刻的影響和變化。本文主要概述了數字圖書館發展的趨勢、存在問題及解決之道。
數字圖書館;圖書館建設
隨著計算機技術與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圖書情報產業在信息時代的影響下,正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數字圖書館的理論研究與初步建設工作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展開的。它是隨著網絡的迅速發展,高新技術的日益普及,知識經濟的崛起而誕生的一種新型的知識與信息的存儲、使用和運行模式,數字圖書館將浩如煙海的多種形式的文獻資料加以數字化處理,并流向全球信息網絡,所以,建設數字圖書館是網絡環境下圖書須滿足社會的需求、實現自身不斷發展演化的必然選擇。
數字圖書館就是一種擁有多媒體內容的數字化信息資源,它能方便、快捷地為用戶提供高水平信息服務。雖然稱為“館”但并不是圖書館的實體,它所對應的是各種資源組織、傳播的社會活動,表現為多種新型信息資源組織與信息傳播服務。通過借助計算機網絡通信等高新技術,以獲取知識為目的,創造性地運用知識分類和精準檢索手段進行信息有序化,使人們獲取信息消費不受時空限制。其服務是以知識概念引導的方式,將文字、圖像、聲音等數字化信息,通過互聯網傳輸,從而做到信息資源共享。每個擁有電腦終端的用戶只要通過互聯網,登錄相關數字圖書館的網站,都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方便快捷地享用世界上任何一個“信息空間”的數字化信息資源。它的特點表現在幾個方面:一是信息實體虛擬化在網絡環境下,以各類文獻為載體的知識信息,都可以方便地轉化為數字形式,向全球各地傳輸,它創造了一個奇特的“信息空間”,用戶對館藏的利用將不受地理位置的限制。二是信息資源數字化既利用現有信息技術和網絡通信技術,將各類傳統介質的文獻進行壓縮處理并轉化為數字信息。三是信息傳遞網絡化數字圖書館的服務,通過以網絡為主的信息基礎設施來實現,信息傳遞的網絡化帶來了信息服務的跨時空、信息利用的開放化以及信息傳遞的標準化與規范化。四是信息提供的知識化數字圖書館不僅提供文獻,還將提供更深層次的信息服務,通過對信息的分析和重組,形成符合用戶需求的知識,或幫助用戶找到解決方案,并對提供的知識產品的質量進行評價。
1.數字信息資源的發展在信息數字化和網絡的推動下,數字化的圖書館需要從信息服務內容的層次和質量上作戰略性的轉變。首先,圖書館的館藏結構發生了很大變化,書刊資料已經不是唯一的信息資源,電子出版物和文獻信息數據庫將大量出現,同時,以因特網為主體的網絡化的信息環境使圖書館更突出了信息集散功能,圖書館既要不斷獲取新的信息,并通過數字化、網絡化手段對豐富的館藏文獻資源進行加工、整理和傳遞,而且要進行研究和開發。圖書館不僅是網絡信息資源的使用者,同時也是網絡信息資源的提供者。圖書館必須對館藏信息進行篩選和深度加工后,使之數字化,并建立各種類型的數據庫,為信息網絡提供豐富的信息資源。這就促使圖書館盡快擺脫傳統的單純“書刊資料”建設模式,向“數字信息資源”建設轉變。圖書館可以匯總籌建自己的搜索引擎,開發更新的檢索技術,把圖書館網絡系統建設成為用戶的信息工具和參考研究工具。
2.網絡化服務的方式及發展傳統的圖書館文獻信息服務大多以手工方式進行,如資料的收集、加工、檢索、編制各種目錄、索引、文摘等。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的發展與應用改變了圖書館的外部環境,使圖書館文獻信息服務趨于計算機化、網絡化,圖書館的工作方式發生了很大變化,特別是圖書館自動化建設系統的建立,擺脫了過去手工操作效率低下的局面。在網絡環境下建立的電子書刊和各類文獻信息數據庫改變了傳統館藏私文獻信息資源的組織結構與組織方式,圖書館可以從大量聯機數據庫、電子期刊、電子論壇中尋找,收集適用的信息,大大節省了時間和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信息技術與圖書館結合還為圖書館文獻信息服務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使得圖書館文獻信息服務從傳統的“實物傳遞”轉移到“數字傳遞”上來。
3.多媒體技術的出現,拓展了計算機的應用范圍,改變了文獻和傳播方式,改變了人們獲取知識信息的手段。多媒體技術實現了人機之間信息單向數字化的方式,使人們實現了在圖文并茂、身臨其境的人機和諧的環境下工作、學習。因此,我們應重視多媒體技術來實現建設有特色館藏的數字化圖書館。
4.重視數據庫的開發和建設數據庫在信息系統中處于核心地位,是信息產業的基礎。我國數據發展現狀是由于缺乏統一管理、統一規定,存在著自制自用的多、開放性的少、重復建設的多、標準化程度低、商業化程度低、產品利用率低等現象,為了改變我國數據庫的發展目前相對滯后的現狀,應建立一個跨系統、有權威性的職能機構,來管理規劃數據庫的發展,同時利用國家的政策導向來扶植數據庫向社會化、商品化、產業化方面發展,使它們逐步同國際數據庫市場接軌。
1.合理地組織信息體系結構數字圖書館建設中的信息資源不僅包括大量的文本信息,還包括迅速發展的非文本信息、音頻視頻資料、多維圖像和數據流信息等。這些數據是經由數字處理的數字元素組成的,包括數字對象、調度碼等,我們要把同類的數字對象組合在一起,形成數字對象集。
2.對數據資源的組織與建設數字圖書館中的數據資源分布范圍極廣,它不僅指一般系統內部的數據庫及各種文檔,也包括與數字圖書館系統所連接的能被用戶訪問的各種網上的資源。要建立圖書館系統,數據資源有組織與建設極為重要。根據國內圖書館自動化發展的規模與數據庫資源十分貧乏的現狀,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同時入手:通過宏觀調控辦法,通盤考慮,多方協作,盡快組織建立和完善中國的書目數據庫、目次庫,盡快形成全國或地區性聯合目錄。充分利用電子出版物的原始數據。目前,國內出版印刷行為90%以上都是采用現代化的電子排版方式,但遺憾的是仍有一些出版、印刷商苦于版權或其他種種原因,印成書刊后就把版本銷毀,而不保留電子版,而另一方又在把印刷物再掃描成電子版,造成資源浪費現象。建設數字圖書館,必須尋求與出版商合作的途徑,大量收集各類電子版資源,并在網上組織和提供利用。通過因特網,對相關資源進行組織與利用。要進行數字圖書館建設,光靠本館館藏是不夠的,一定要設法獲取社會上的數字化信息資源,通過因特網下載大量信息,再根據館藏發展計劃,分門別類的進行重新組織,以形成一種新的館藏資源。根據本館特色,按照標準格式,有計劃地建立各自的專題資源庫、地方文獻庫,逐漸搜集、積累,為形成地區性、全國性數字資源共享的局面打下一定的基礎。建立網絡圖書館。即通過建立網絡導航系統,進行網上有關信息的獲取、開發工作,并將其結果加以鏈接,逐步建成網絡圖書館或虛擬圖書館,這種“虛擬館藏”將集合成為數字圖書館的巨大的數據資源。
3.有關標準的選取與制訂在進行數字圖書館研究和建設數字資源庫過程中,必須嚴格遵循和充分利用各種正式標準,盡量避免國內先期開展自動化建設時所出現的不依規范和標準而盲目建立“簡易格式”庫和非標準書目數據庫的浪費現象。我們在建設數字圖書館時,一定要盡量采用相關標準,同時,還應組織國內有關專家,制訂和修改一系統適合中國數字圖書館建設的資源描述、標志、查詢、交換和使用的標準與規范,即使有些不是嚴格按標準格式進行組織的資源庫,也必須考慮對數據項充分描述,在建庫時留有余地,并為以后數據庫轉換與銜接留有靈活的接口。
[1]鄧永莉.國內數字圖書館建設的反思[J].圖書情報工作,,2012(03).
[2]唐克文.數字圖書館發展模式分析與研究[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03(02).
[3]周敏.我國發展數字化圖書館的策略分析[J].圖書館論壇,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