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記者 張新
威海城建:綠色建筑、智慧社區的探路者
□ 本刊記者 張新
威海,美麗的海濱花園城市,花滿街,樹成蔭,寧靜、整潔的市容環境,使這里成為中國最適宜居住的城市之一,這里的房地產炙手可熱。
“我一個文登的朋友想賣掉城建華庭的房子,就在售樓處自言自語說了一句,要不賣掉吧!結果被邊上的人聽到了,非要買他這套房子。我這個朋友,后來又不想賣了。結果聽者開車追到文登非要買這套房子。”威海城建副總經理張輝跟記者講了一個故事。城建華庭是威海城建開發的以北大幼兒教育為主題的一站式智慧型城市功能生活體。
“沒有暖氣,冬天一點也不冷;不開空調,夏天一點也不熱,全年恒溫23~24℃。”威海北大培文幼兒園執行園長張迎春對記者說。5600平方米的幼兒園建筑整體看不出什么特別之處,但是它卻是威海城建集團有限公司開發建設的“被動房”——被動式超低能耗綠色建筑。
據了解,19世紀70年代,建筑師和科學家就開始研究零能耗的房屋,但是因為極高的造價和復雜的工藝,至今為止還只是停留在科研項目層面。隨著建筑技術和材料的不斷創新,低能耗建筑開始出現,1990年德國建成最早一批被動式房屋。“被動房”是一種全新節能建筑概念,通過高隔熱隔音、密封性強的建筑外墻和可再生能源,以保持房屋有良好的蓄熱性能,通過新風系統保持室內空氣的清新。在建筑全壽命期產生的碳排放占全球碳排放總量的30%的今天,被動式建筑較一般建筑節能80%左右,對于環境保護、節能減排意義重大。
“沒有成熟經驗可借鑒,雖然有些技術儲備,但是做起來還是不知從何著手。”張輝對記者說。2016年初,威海城建決定將城建華庭幼兒園打造成被動式超低能耗綠色建筑的示范工程。

威海城建開發建設的“被動房”——威海北大培文幼兒園
據悉,“被動房”在國內的發展比較緩慢,2016年以前,山東省僅有一家獲得認可的被動式建筑,且驗收方為德國方。項目實施無規范及技術標準可查,包括建筑材料也沒有可直接利用的資源,只能根據德國專家的現場指導進行材料實驗、摸索施工。
“雖然對國內的幾個建成項目考察多次,但對被動房具體技術細節,仍無一個清晰的認識。”張輝說。經多方溝通,威海城建聘請山東省建科院做技術指導。“有了技術依據,項目得以順利推進。”
據張輝說,城建華庭項目于2015年8月開盤,決定建設“被動房”時,幼兒園整體建筑按照普通建筑設計,主體結構及粗裝修工程已經完成。
張輝高興地說:“‘輔框’技術的創新,讓我們一舉突破了被動式建筑中最難的門框密封性技術,而且能長久使用不變形。”被動式建筑涉及的材料、設備較多,而且絕大部分是威海城建之前根本沒見過的。各種材料設備的產品性能、技術指標、施工細節、操作要點,都需要從零開始研究。如果材料、設備選擇失誤,必然導致被動式建筑實施的失敗。而且被動房施工工序相互制約,前一道工序不完,后面絕對不能施工,否則將留下巨大的隱患。“被動式建筑是個精細活,每個細節都馬虎不得。”張輝說。
“我們向省住建廳申請驗收時,他們很驚訝,覺得我們不可能這么快建成。因為當時省內還沒有任何成套的驗收標準。”張輝說。2016年8月30日,由山東省住建廳牽頭組建的專家組對城建華庭幼兒園項目進行了嚴格評估,最終認為:城建華庭幼兒園項目各項指標符合標準,成為山東省被動式超低能耗綠色建筑試點示范項目!不到五個月,威海城建創造了奇跡,成功完成了別人幾年都沒有實現的目標,成為全省首個通過省住建廳自主驗收的被動式建筑。“威海城建打造的被動式超低能耗綠色建筑走在了全省的前列,具有示范作用,為山東省綠色建筑探出了一條新路子。”山東省住建廳節能科技處處長殷濤說。
“我們沒有申請任何知識產權專利,想的就是通過技術推廣、免費使用,推進中國被動式建筑的發展。”張輝說。據悉,2016年12月,張輝受邀出席在濟南召開的第三屆全國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筑大會并在會上發言。會議結束后,他被來自全國各地的擬進行被動式建筑建設的企業團團圍住要求介紹經驗。城建集團的“被動房”成為國內房地產企業開發被動式建筑的樣板工程。
今年,威海城建順利拿回了城建華庭項目二星級綠色建筑設計標識的證書。同時,還將與中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裝配式建筑方面進行深度合作。依托BIM技術,城源商廈項目將采用裝配式建筑,該建筑模式改變了傳統現場施工難以避免的臟亂差,實現了綠色施工、智慧建造。
目前,威海城建地產事業部已經成立專門部門,緊盯第四代建筑技術的突破。下一步,威海城建將繼續在被動式建筑的保溫性、密封性、新風系統等材料開發和技術攻關上發力,降低建設成本,在合適的時機把“被動房”式居民住房推向市場。
“地產運營的核心在于商業,而非地產,房子只是個載體。”威海城建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楊宏勇說。近年來,威海城建始終踐行“立足威海 筑夢未來”的企業使命和打造“不動產綜合服務商”和“全案運營服務商”的企業愿景,以互聯網+產業思維為核心,積極構建和拓展智慧城市、大健康管理、文化教育、智能家居社區O2O、管家式物業服務等后地產運營時代的新生態產業鏈。
“我們威海城建的‘智慧社區’是從室內延伸到了室外,把整個生活園區納入到智慧社區的體系中來。”張輝說。威海城建致力于打造高效、便利的4.0版智慧社區,圍繞產業鏈經濟發展,綜合建立智慧教育、智慧健康、智慧家居、智慧服務后地產運營模式。
著力構建醫療服務平臺,打造和諧安康的“健康家園”。從滿足群眾基本衛生服務需求出發,立足社區,面向居民,依托社區衛生服務站和計劃生育服務網絡,逐步建立起集預防、醫療、保健、康復、健康教育、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為一體的社區衛生服務體系,社區居民在社區內便可享受高效、便捷、經濟的衛生服務,初步實現了“小病在社區,大病進醫院”的目標。
著力構建移動端網絡便民平臺,打造便捷的“智慧家園”。集領先的社區管理和服務理念,利用先進的技術手段,打造“資源數字化、應用網絡化、流程規范化”的智慧化社區管理和服務體系。以“云生活”APP為智能載體的多功能網絡服務平臺,更加有效地方便了社區居民生活,社區居民在社區內利用手機等通訊設備便可享受高效、便捷的生活配套服務。
著力構建購物休閑平臺,打造全方位“現代家園”。社區配套購物、休閑、健身、美容、教育等一系列生活周邊服務,綜合開發,統一管理,堅持“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滿足社區居民全方位生活需求,打造現代化居住社區。
著力構建精細化物業服務平臺,打造居住無憂的“安心家園”。威海城建與北京達爾文國際酒店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出資成立威海達爾文物業有限公司,借助合作方國內物業管理一級資質企業的運作管理優勢,秉承北京達爾文總公司的“創造完美,永爭第一”的企業文化,和“安全、高雅、快樂、便捷”的服務目標,堅守“客戶第一,誠信至上”的原則,力求給客戶提供全方位優質服務的同時,使企業得到長足的發展。
此外,圍繞智能物聯社區、物業二次租賃、教育主題地產、深度物業管理、智能健康OTO、精品裝修等內容,不斷完善商業配套,深度挖掘后地產運營的產業鏈。威海城建傾力打造了匯潤科技公司,專注于“智慧社區”建設,重點發展物聯網,在2016年世界物聯網博覽會上,被工信部評為“最具投資價值物聯網企業”。
“我們開發的鳳凰城、洪福莊園、城建華庭等幾個高品質宜居項目,一直是一房難求。目前,正在開發建設的半島印象、城建蘭庭也是供不應求。”張輝說。
□ 責任編輯 姜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