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記者 鞏聰聰
易通集團:做有根的金融服務商
□ 本刊記者 鞏聰聰
“在“互聯網+”的大環境下大力發展普惠金融,給我們全牌照支付企業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機遇,更給企業提出了更為緊迫的升級課題。”山東易通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易通集團”)董事長說,“以創新驅動企業整體快速轉型發展,是我們近一個時期內的核心工作關鍵點。”

易通集團外景圖
易通集團隸屬魯商集團旗下類金融板塊二級單位,擁有易通金服支付有限公司、山東易通商業保理有限公司、山東省銀座實業有限公司等數家主體業務公司,是以第三方支付、互聯網信息服務、類金融等為主營業務的多元化綜合型集團企業。
最初的易通集團只是一家主營“山東一卡通”預付卡業務的小公司。當時“山東一卡通”的應用范圍僅限濟南地區公交、高速、部分商超等領域,年發卡量百萬余元,從業職工只有37人。在魯商集團的努力下,易通集團先后于2011年8月與2013年7月獲取中國人民銀行頒發的“預付卡發行與受理(山東省范圍)”“銀行卡收單、互聯網支付(全國范圍)”業務牌照。
“當時,相較銀聯、通聯等發展較早的全國性支付公司,易通集團沒有銀行卡收單業務的先發優勢,又缺乏專業經驗,面對全新領域,一切只能從零開始。”易通集團總經理王軍說,“創業初期,易通的品牌影響力很弱,為了迅速在市場中打開局面,以銀座實業為基礎,我們將有限的精力聚焦在商貿零售行業和汽車銷售領域。”
據悉,易通集團銀行卡收單業務團隊從客戶需求上下文章,充分發揮技術自主研發的優勢,小到個性化報表設計,大到結算資金成本的合理性縮減,都進行了多點的人性化創新。幾個月后,易通集團不僅簽約了銀座全省100多家零售門店、潤華全省56家4S店,而且以此為標桿進行全行業推廣。早在2015年底,易通集團合作的連鎖百貨商超就在全省突破1000家,4S店數量全省突破500家,兩個行業市場占有率全省第一。2016年底,易通集團省外業務取得重大突破,僅北京地區就實現營收300余萬元,與全國前十大物流企業中的六家達成戰略合作關系,安裝物流訂單POS上萬臺。
2017年5月,依照中國人民銀行監管要求,易通集團組建了綜合性支付公司易通金服支付有限公司,將“山東一卡通”、銀行卡收單和互聯網金融等原先分屬幾個分公司的業務進行合并,成為山東省內專項業務起步最早、規模最大、覆蓋面最廣的支付行業領跑企業。而銀座實業等實體經濟成分的納入不僅為易通集團提供了大量的客戶資源,更成為易通集團深入探索產融結合之路的有力支撐。


這兩年,國家相關監管政策一直在收緊,第三方支付牌照目前處于停發狀態。對易通集團來說,這種宏觀環境既帶來了許多挑戰,同時又迎來了很好的發展機遇。
“針對預付卡業務,相關部門提高了備付金比例,這直接影響到了預付卡業務的利息收入。”王軍介紹說,“利息和手續費是預付卡業務的兩大收益方向。備付金高了,不能計息的資金量加大,預付卡業務的利息收入相比以前大幅下降。不可否認,預付卡備付金確實存在著沉淀大的問題,國家希望通過提高備付金的方式倒逼預付卡業務走向更加便民、快捷、小額的發展之路。不過,由于多方利益交錯,實際操作起來存在著很大的難度。拿最日常的水電暖煤氣繳費來說,如果能夠實現‘一卡通’,對老百姓來說是一種極大的便利,但因為牽涉到不同的管理部門,協調起來是非常困難的。”
從易通集團的角度來說,積極調整業務模式以應對相關政策帶來的“客觀損失”是當務之急。據了解,目前,易通集團的預付卡業務已經由單純的售卡模式轉向售貨與售卡相結合的多元模式。
“我們在全省17地市都有分公司,具備完善的營銷網絡,在售卡的同時利用渠道優勢為客戶提供售貨服務,比如,協助商家搞一些優惠促銷等引流活動,還可以在客戶之間牽線搭橋,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王軍說。
易通集團依托全國牌照優勢,將銀行卡收單業務拓展到全國,同時精選客戶,重點布局領域由原來的房地產、汽車等領域轉向日常消費等相對來說更穩定的領域,增加與銀行的業務溝通,承接部分銀行外包服務。
“目前,我們的銀行卡收單業務在全國11個省市開設了分公司,一些業務推進起來非常辛苦,利潤也很低,但只要用心把規模做起來,還是很有前景的,市場化也倒逼第三方公司不斷完善服務體系。”王軍介紹,目前,易通集團擁有二十余種終端支付及平臺服務產品,已與國內多家銀行建立了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合作商戶十三萬余家,年度經營規模突破千億元。
對于目前“大火”的互聯網金融,易通公司已然有所行動,即將在上海成立相關的專業化公司,易通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將互聯網支付放到上海是出于人才、政策、環境等各方資源的綜合考慮。”

易通金服支付許可證
“相比淘寶、京東等純電商企業,我們在發展互聯網金融方面沒有資金優勢。”易通集團相關業務負責人認為,“我們的根基在實體經濟,實體基礎和國企支撐正是我們最大的優勢。基于此,我們發展金融業務更關注的是普惠金融,即側重服務中小微企業。”
據悉,近兩年,易通集團在鞏固預付卡、銀行卡收單等傳統業務的同時,還重點延伸了商業保理、融資租賃、小額貸款、消費金融等泛金融業務。此外,依托銀座實業,易通集團于2017年2月新獲售電業務資質,全力進軍電力綜合服務市場,并利用豐富的商戶資源,在全國積極尋求實業合作項目。
“通過不斷完善服務體系,我們意在為客戶提供安全便捷的一體化多渠道金融服務解決方案,打造金融鏈條新板塊。”王軍說,“目前,有關金融服務的公司框架已經起步,與魯商集團的實業板塊形成了有效的互通互補。我們希望通過第三方支付業務的先行先試,在全國范圍內積聚起充足的客戶群體,然后再跟進相關的金融業務,從而形成金融反哺第三方支付的良性循環。”
互聯網既是工具又是渠道,易通集團相關業務負責人認為,“不管是作為工具還是渠道,互聯網的優勢集中在便捷性,這種便捷性讓企業不能拒絕也無法拒絕,但我們認為起基礎作用的還是實體經濟。魯商集團作為負責任的大型國企,多年來堅持規范運作,為我們發展互聯網金融提供了可靠的公信力背書。同時,基于多牌照優勢,我們對我們的‘支付+金融’業務模式充滿信心。”
事實上,易通集團并非魯商集團的唯一金融布局。據了解,目前,魯商集團形成了以企業內部財務公司、富源投資公司和易通集團為代表的金融主板塊,三者之間相互配合又各有側重。其中,魯商集團財務公司主要服務集團內部資金業務;富源投資公司主要針對外部資本市場;易通集團則主要面向B端(商家)與C端(用戶)市場。
易通集團的發展之路讓我們看到,實體企業發展金融業務有很多好處,首先是拓寬了自身的融資渠道,節省了大筆的資金成本;其次是輕重資產結合,有利于企業健康發展;再者,金融板塊本身的盈利情況也是非常可觀的。
(應采訪對象要求,文章隱去部分職務和人名。)
□ 責任編輯 樊正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