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濱州市長山鎮人民政府計生辦 尉京明
基于檔案記憶觀分析檔案管理工作的革新路徑
文/濱州市長山鎮人民政府計生辦 尉京明
檔案作為文字信息被記錄和保存,其記憶功能是不容忽視的重要屬性。當今社會的檔案管理工作,應當遵循真實性與客觀性原則,還原組織機構或者個人的真實歷史情況。那么在檔案記憶觀的視閾下,檔案管理工作的核心要務是拓展管理信息收集范圍與完善檔案管理保障工作,本文從這兩個層面分析了檔案管理工作的革新路徑。
檔案記憶;檔案管理;革新途徑
檔案記憶觀是一種在檔案管理中的全新概念,其觀念的形成在于重新認識檔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既是對人類記憶的價值認可,也是對檔案工作的高度重視。在國家機構或社會組織中,檔案既保存了個人和組織的發展經歷,也記錄了所有歷史轉折,簡而言之,是組織活動中的各類原始數據檔案記憶。檔案記憶觀是重新樹立檔案與社會發展的內在聯系與歷史責任。
揚·阿斯曼的文化記憶理論中提出,檔案是記錄歷史變遷連接記憶的文化訴求,將檔案管理工作置于以文字為載體的系統記錄,才能將檔案的服務功能有效發揮。而在個體與群體之間檔案也將傳承相應的經驗,進而服務于社會發展與前行。雅克·勒高夫在記憶秩序中也曾提到,強化記憶的過程是國家制度完善的根本,檔案在其中標志著記憶作為法令化的社會功能,并以集體記憶形式而存在,如圖書館、檔案館、博物館等,皆為政府目標與職能的社會體現。
由此可見,在檔案記憶觀視閾下,檔案既是對記憶傳承的載體,也是對事件客觀發展的總結,在社會發展進程中起到了重要的記憶功能,充分調動檔案管理的記憶屬性,才能讓檔案管理支持社會服務的功能得到全面發揮。
(一)拓展管理信息收集范圍。檔案記憶觀認為豐富檔案管理的內容,才能全面記錄組織發展的全過程。因此,在檔案記憶觀視閾下,檔案管理工作的重點在于轉變傳統檔案管理觀念,拓展現有的檔案資料收集渠道和范圍。當今社會信息技術發展速度極快,而檔案管理工作信息資料收集也可以逐步拓展網絡渠道,進而豐富檔案管理的信息含量,全面記錄組織機構或個人檔案的歷史性與客觀性。以往任何時期都未出現過這樣的信息技術優勢,而在檔案記憶觀視角下,結合計算機技術的優勢,補充常規檔案信息成為一種時代發展的可能性。例如,在高校檔案管理中,學生的個人成績、品學情況、政治面貌是傳統檔案管理記錄的核心內容。但是在豐富社會記憶的功能上,是否可以將學生的個人情感、參賽作品、發展經歷、實踐活動、創新意識,抑或者不良嗜好全部記錄在檔案之中,進而為檔案管理工作創造更為真實的社會記憶。在計算機技術不斷完善的基礎上,“人肉搜索”成為超出檔案之外的信息獲取方式,在檔案管理工作中,補充個人或組織的全面信息,才能重塑檔案管理記憶的真實性與全面性。從多維角度觀察檔案記錄的內容,也將更為具體與客觀,因此檔案管理工作在記憶觀視閾下的革新重點,應當致力于打破傳統檔案記錄觀念束縛,全面記錄檔案內容,并以豐富的檔案內容還原歷史發展全貌。
(二)完善檔案管理保障工作。完善檔案管理的保障工作,是避免社會記憶流失與破壞的必要途徑。檔案管理工作記錄的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全過程,而在發展進程中意外也同時并存與檔案管理工作中。如果檔案管理工作的保障意識不強,其損失更多的是社會記憶,在社會經濟與科技不斷發展的階段,檔案信息量也在與日俱增。但與以往時期不同,現階段對檔案的保護需要從兩個空間維度劃分:其一,現實世界保存檔案文件的原始資料。其二,虛擬環境下檔案信息的數字文件保護。二者構成了更為全面的檔案信息,原始資料是組織機構發展的核心記錄,是校對網絡資料的重要范本。而數字檔案信息,在當今社會卻更加容易被使用和調取。那么保護兩份檔案的管理工作同樣重要。在原始檔案保管中,應當加強防火防盜避免人為損壞等情況。而在數字信息檔案的保障工作中,應當更加注重信息安全技術在檔案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進而規避數字檔案被盜取、篡改、破壞等情況。在完善檔案管理的過程中,保障工作的核心是在任何時期都要保證檔案信息的真實性,因此加強檔案保護工作必須落實,進而避免檔案的記憶功能遭受破壞。此外,應當進一步加強檔案管理工作者的技術水平和服務意識。既要將檔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銘記于心,作為保護檔案記憶的職業操守來執行,也要相應提高信息化水平,進而不斷完善檔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技術能力,避免不法分子通過網絡途徑侵入檔案管理中心盜取相關檔案。只有在兩方面同時提升,才能有效地保護檔案,進而保障檔案記憶的客觀性與真實性。
綜上所述,檔案記憶觀要求的重點在于真實記錄社會發展,而檔案管理工作要從豐富檔案信息內容和加強檔案資料保護兩個方面完善。進而為檔案信息的管理工作創新管理模式,拓展管理業務,保證檔案信息資料的安全與完整,讓檔案作為社會記憶的功能得到全面發揮。
[1]李穎.檔案記憶觀視野下的企業檔案管理探析[J].檔案學通訊,2013(01):31-34.
[2]李麗.論面向檔案記憶觀的檔案管理策略探析[J].黑龍江檔案,2016(0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