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齊齊哈爾醫學院 馬飛 逄通 弓箭
“互聯網+”與高校公文寫作融合的理論研究
文/齊齊哈爾醫學院 馬飛 逄通 弓箭
本文主要通過互聯網這一平臺,利用信息通信技術,探討研究高校公文寫作的理論性。文章主要從“互聯網+”高校電子公文涵義的界定、高校電子公文模板的來源和選擇、高校電子公文模板法的寫作過程與步驟、模板法的運用原則和使用方法進行探討。
互聯網+;高校公文;模板法
“互聯網+”、云計算和大數據等一系列新興詞匯的誕生,標志著數據化的時代已經來臨,人類的生活和工作將與互聯網密切相關。“互聯網+”就是立足于互聯網平臺,充分運用信息通信技術,將互聯網融入現實社會的各行各業,進而產生的一種新產業形態。高校公文,是各級院校的行政機關在日常辦公和管理過程中產生和使用的,具有一定法律效力的書面材料。高校公文的存在,不僅為高校的活動與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據,還為高校的工作人員制定了規范的行為準則。因此將“互聯網+”與高校公文融合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互聯網+”高校電子公文是基于傳統紙質公文,采用現代科學技術,融合網絡信息學而形成的新興辦公產物。目前電子公文已經在各機關企事業單位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電子公文的使用主體和服務對象都比較固定,主要是一些行政組織的機構團體。電子公文的存儲主要借助于磁盤、光盤和移動硬盤,閱讀、編輯和處理主要依賴于電腦,因此電子公文的主要載體就是電腦。電子公文運轉速度快,可以大大提高各職能部門的辦公效率。因此只有科學地界定“互聯網+”高校電子公文,才能有效合理地收集信息,有效地整理,準確地撰寫和順利地移交等,才能夠高效貫徹政策與規章制度,實施與監督并行。
電子公文的寫作模板可以劃分為兩種形式:格式模板和內容模板兩種。公文模板的來源主要包括三個方面:Word附帶的模板、自定義形成的模板、購買或下載公文寫作應用軟件。這三個模板各有特點,Word模板主要提供的是格式模板,向公文寫作者提供的是公文的格式與排版,公文寫作者按照給出的既定格式進行公文的撰寫;自定義形成的模板主要提供的是內容模板,是公文寫作者根據自身的職責情況,自主創建的一款公文模板,當需要時候,只需要進行文種的切換和選擇即可;購買或下載公文寫作應用軟件,例如《金山書信通》和《合同訂立高手》等,借助這些軟件可以制作各類型的公文,還可以借鑒這些模板,進行自主研發和創作。
首先根據公文的特點和自身的需求選擇公文的寫作模板,然后進行公文的創作。
(一)明確目標,確定主題。掌握黨和國家的路線和方針政策,理解政策法規,明晰規章制定意圖,保持思想政治上的一致性,確定公文寫作主題。該主題的確定要有集中性和統一性,需要高度的概括與整理。且主題的確定要有一定的創新性,要在原有基礎上凝練出新觀點和新思路。
(二) 博覽群書,搜集素材。充分利用網絡信息平臺,通過互聯網可以訪問各級院校的黨政機關的網站,各所院校的電子檔案館和電子圖書館等各種電子數據儲存庫。憑借強大的搜索引擎,可以獲取寫作所需的路線方針政策、公共政策和決定意見。根據各院校的自身條件,還可以最大限度地實現公文寫作資源共享化,各院校可以建立公文寫作資源庫,并且進行互相交流和溝通。
(三)構建思路,擬定提綱。首先,謹記公文的政治性與政策性,以及撰寫者的身份和立場;其次,構建好整個文章的框架,確定每段的寫作主旨,保持各段之間的邏輯聯系,呈現一個完整的脈絡;再次,公文的語言要保證準確性、鮮明性和生動性,切忌套話、大話、假話和空話。
(四)斟酌落筆,仔細推敲。首先將所搜集的材料輸入電子公文的主要載體——電腦上,主要包括錄入和復制兩個過程。錄入就是將初步構思的內容和構建的公文輪廓輸入所選的模板當中。而復制是將數據庫中的資源,以及搜集的網絡信息復制到模板中。其次是根據公文的主題進行模板格式再排,例如字型的統一,確定每頁行數,每行字數。再次,斟酌文章內容,構建好各段落與層次,根據需要調整資料資料的順序。
在公文基本成型后,開始進行修訂,重點觀察文章是否能夠充分體現主題,所引用材料是否真實,以及是否有時效性,同時還要兼顧文章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公文的整體水平體現著寫作人的思維能力,創新能力,文字的駕馭能力,以及統籌兼顧能力。一篇高水平的公文彰顯著公文發行者的公信力。因此公文寫作看似范圍窄,實則隱含著大乾坤。因此為了更好地領悟、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與政策,順利推行單位制定的規章制度,在選用電子公文寫作模板創作公文時一定要堅持:管理職能至上、公文內容優先和實事求是的三原則。因為公文寫作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準確深刻認識問題本質,進而積極尋求解決策略。因此公文的寫作要以單位的實際情況為出發點,選擇與單位的工作性質與管理職能相匹配的電子公文寫作模板,堅持“管理職能至上”的原則。公文要求具有一定的規范性,在確定公文主題后,構思完內容后再選擇公文格式進行支撐,“公文內容優先”的原則就是明確了公文格式的選擇取決于公文內容。而第三個原則“實事求是”則是應貫穿于整個公文的寫作過程中,尤其現今這個信息大膨脹的時代,面對浩如煙海的信息資料,公文寫作者更應該明辨真假,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
高等學校既肩負著國家棟梁的培養,又承擔著創新產業的科學研究,以及相關的社會服務等任務,為實現和完成這些任務與工作,高等學校既要配備有負責思想政治工作的黨務部門,也要有行使職權的職能部門,同時還要設置教學機構、后勤部門和一些經濟產業實體等。在保障高校內部各機構和各部門之間的溝通與協作正常順利進行中,公文作為高校的媒介體,承載著規章制度的上傳下達,信息的交流與溝通的重要效用。因此,緊扣時代脈搏,掌握信息傳播,撰寫高水平的公文,對于準確傳達學校發展規劃意圖,提高各職能部門的工作效率,保障高校各項任務的高質量完成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1]維克托·邁爾—舍恩伯格.大數據時代:生活、工作與思維的大變革[M].浙江人民出版社,2012.
[2]姬瑞環,張虹.公文寫作與處理[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2005.
[3]韋弘,劉彥,王月蘭.基于網絡的《秘書學原理和秘書實務》課堂教學模式的實踐和探索[J].高教論壇,2008(5):7.
[4]柳新華.電子公文寫作[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10.
[5]陳方柱.創新調研寫作三十六講[M].北京:中國言實出版社,2011.
[6]岳海翔.公文寫作一點通[M].北京:中國言實出版社,2007.
齊齊哈爾市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規劃項目(Q S X 2015-36Y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