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沈陽大學教務處 劉冠男
微信公眾平臺在高校教務工作中的應用與研究
——以沈陽大學為例
文/沈陽大學教務處 劉冠男
新媒體技術提供的高效、快速、互動的信息推送模式為高校教務信息的推送提供了新的機遇,微信公眾平臺被越來越多的學生群體使用,合理運用該項技術,能夠提高高校教務管理效率,減輕高校教務管理壓力,優化教務整體工作流程。
微信工作平臺;高校教務;動態信息;沈陽大學
隨著移動互聯網業務的快速發展以及智能手機在學生群體中的普及應用,微信和校園微信公眾平臺被越來越多的學生群體使用,合理運用該項技術,能夠提高高校教務管理效率,減輕高校教務管理壓力,優化教務整體工作流程。為了順應時代發展,迎合當代大學生的需求,高校微信公眾平臺的建立已經成為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
(一)微信公眾平臺的發展及現狀。2012年8月,騰訊公司在微信的基礎上新增加了一個功能模塊——微信公眾平臺。此功能模塊一經推出,任何組織和個人都可以建立一個微信公眾號。這個微信公眾號可以實現與被關注群體在圖片、文字和語音方面的全方位溝通與互動。隨著移動互聯網業務的快速發展以及智能手機在學生群體中的普及應用,微信和校園微信公眾平臺被越來越多的學生群體使用,其在學生工作、教務工作中的作用也愈加凸現出來。
(二)微信公眾平臺的功能和特點。微信公眾平臺具有三大功能:消息管理和推送功能、多重編輯功能和自動統計分析功能。在微信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功能模塊理所當然也具有微信軟件所具備的消息管理和推送功能,平臺通過群發,向所有關注它的用戶推送消息,也可以查看關注用戶三天內的回復消息;平臺可以設置簡單的話語自動回復,也可在開發模式下獲得較多數量的接口權限,進行個性化設置;平臺可以根據自身需要隨時查看關注微信用戶的數量、增長趨勢、用戶的地理分布、性別比例、圖文消息的閱讀人數、送達及轉發人數等等。
微信公眾平臺具有三大特點:豐富的推送內容、便捷的操作方式和高效的人際交流。一般的微信可以與好友直接互發文字、圖片和語音,也可以多人組群有選擇性地互遞消息,還可以分享朋友圈讓消息傳播給所有好友或者部分好友。而認證后的賬號將會擁有更高級權限,編輯更漂亮、更生動、功能更強大的消息或者是專題;微信公眾平臺是無門檻的,任何人都可以創建,通過認證后的后臺操作平臺頁面簡潔,分類清晰,易于操作;平臺發出的消息具有同步性,信息傳遞幾乎是百分百抵達用戶端,大大提高了人際交流的時效性。
(三)微信公眾平臺在高校中的應用。擁有如此強大功能和特點的微信公眾平臺早已在高校教育領域中得到應用。微信公眾平臺可以幫助學校推送資訊,打造學校品牌形象,增加自己在學生、家長、社會乃至國際上的關注度,節約宣傳成本;推進學生工作和共青團工作的信息化進程,讓乏味的說教變成生動的圖文,讓學生產生現實感和互動感;幫助學生方便快捷地利用圖書館資源,讓學生第一時間掌握圖書館資源,將推薦閱讀、新書速遞、通知講座等消息及時送到學生身邊;革新教務管理工作,不僅能體現對師生的人文關懷,而且能實現精細化管理,提高教務管理水平;還可以應用于大學生就業指導領域,將優秀的企業資源快遞到學生中間,及時收取師生、企業的反饋意見,為畢業生搭建一個全方位、多層次的服務窗口等等。
(一)創建背景。在生活中,我們遇到不知道的問題時,通常會打開搜索引擎查一查。可是作為沈陽大學的師生,大家在學習和工作中遇到了問題又應該去哪咨詢呢?正是基于這樣的考慮,沈陽大學教務微信公眾平臺應運而生,這也是順應時代發展,迎合當代大學生用戶需求的一個必然產物。該平臺的運行管理全部由學生參與,這樣做不但能夠為學生提供創新實踐的機會,而且還能為學校節約購置軟件和升級維護的成本。
近年來,我國諸多高校都在建設數字化校園、智慧校園的進程中大步向前邁進,但是作為其重要組成部分的教務信息管理系統發展尚趨落后。多數教務信息管理系統還是一副傳統的高大上臉孔,讓師生難于接近,信息傳遞不及時,不細致,甚至是否傳遞到位都無從考證,反饋意見就更是無從談起。教務微信公眾平臺的建立正是變被動為主動,讓高校教務管理者(如二級單位教學)、高校教師、學生在高校教務管理過程中主動去完成相應的工作,成為高校師生信息來源和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
(二)平臺建立。2016年5月5日,該平臺正式通過了騰訊公司的審核認證,5月24日,第一次對外發布消息。此后,陸續上傳過視頻,策劃過專題,進行過投票,經過近一年的運行,該平臺實現了教務信息發布、師生意見反饋等基本功能,還實現了教務系統綁定、教務通知查詢、課表信息查詢、成績信息查詢、考試安排查詢、相關活動投票等等功能。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該平臺在2016年5至7月間為沈陽大學首屆“我最喜愛的教師”評選活動進行過程宣傳和微信投票。期間運行良好,收效顯著,在師生中間快速傳播,為學校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搭建了一個全新的平臺。該平臺建設的重點在于“服務師生”,而不是簡單的“信息發布”。
(一)微信公眾平臺用于高校教務管理具有可行性。從目前情況看,微信是即時通信軟件中普及最廣、影響最大的應用之一,它已經從單一的即時通信軟件轉化為具有網絡營銷、推廣、信息傳播功能的公眾信息平臺,再加之智能手機的普及,使得微信成為一款適合學生管理的通信軟件。只需使用管理界面就可以實現信息的快速編輯和發布,且內容形式豐富多樣,傳播速度快,影響面非常廣,反饋及時,互動性強,建設成本和用戶使用成本幾乎為零。
(二)微信公眾平臺可實現信息發布的共享性。當代大學生,特別是90后一代高校學生群體樂于追求新鮮事物,高校微信公眾平臺的開通正好迎合了他們的獵奇心理。新媒體能夠提供一些公共的服務,比如群、朋友圈、個人空間等,這些可以應用到教學上,改變傳統的學習方式,組織學習小組,共同討論。新媒體的支持移動功能在智能手機和終端上有廣泛的應用,從而使得移動學習和泛在學習成為可能,更顯人性化、隨身化。大多數社會媒體都提供開放平臺和A P I接口,可以擴展開發所需要的教育應用服務。
(三)微信公眾平臺可植入教務系統數據庫。如果要使微信公眾平臺與學校教務管理進行更高層次的互聯,可以將教務系統數據庫植入微信公眾號,通過將學生的學號與網站綁定,學生就可以通過移動終端查看自己的考試成績、課程信息等等內容。教務管理信息更新快,容量大,只有將新型的信息處理方式與之結合,才能極大地提高教務管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