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南京理工大學紫金學院 陳新新 濮俊偉 楊琳
論領導者處理與下級關系的藝術
文/南京理工大學紫金學院 陳新新 濮俊偉 楊琳
領導者與下級的關系,包括直接領導關系和間接領導關系,是領導者人際關系的一個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現實生活中,有的領導者對上從容不迫,但由于未能正確處理與下級的關系,從而導致了工作受挫。這種情況并不鮮見。因此可見,要想成為一個成功的領導者,不能不重視研究領導者處理與下級關系的方法與藝術。
領導者;處理;下級關系;藝術
在領導者的人際關系中,經常而大量的是處理與下級的關系。領導者的領導行為主要面向下級;領導者的領導目標主要依靠下級去實現。因此,從領導關系角度透視領導方法與藝術,應把主要視角放在研究領導者處理與下級關系的方法與藝術上。藝術是對方法的超越,一般地說,藝術具有“不可言說”的特征。藝術一旦被說破,不可避免帶有方法的痕跡。現代領導者處理與下級關系的藝術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服務”一詞在《現代漢語詞典》中的解釋是:“為集體(或別人)的利益或為某種事業而工作。”從管理學角度來看“領導”的涵義,“領導”既是指工作中的率領引導,也是指的具體人——領導者。從事領導工作的同志,多多少少都會有一種這樣的感悟:領導工作的復雜性在于需要協調溝通的事物關系特別多,但無論領導工作的職責怎樣劃分,都是緊緊圍繞“服務”進行的。
(一)服務的內涵體現領導本質。鄧小平同志曾指出:“什么叫領導?領導就是服務。”這是對社會主義領導觀的高度概括,是領導者處理與下級關系必須遵循的根本原則,也是新形勢下我黨性質和宗旨在領導活動中的具體體現。所謂“領導就是服務”,其本質內涵就是要求領導者在領導活動中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把所有領導行為最終指向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而不是要求領導者去做具體的服務性工作。鄧小平同志之所以強調“領導就是服務”,是因為即使是在社會主義條件下,“官本位”還是占有很大的市場,有的領導依然存在嚴重的“做官當老爺”的思想和行為。因此,“領導就是服務”這一思想既深刻地揭示了社會主義領導的本質,同時又具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
(二)服務的意義在于得到支持。正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新中國的成立,是我黨始終堅持“為人民服務”宗旨的必然結果。在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新時期,保持黨的先進性,保持和鞏固黨的執政地位,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就是要繼續堅持“為人民服務”這一根本宗旨,堅持“領導就是服務”這一社會主義領導觀。當前,一些單位的領導背離“領導就是服務”的原則,置單位的基礎建設、長遠建設于不顧,當官做老爺,當官撈好處,不是為自己撈好處,就是為自己的小團體撈好處,還自我感覺良好。同理所得:“失民心者失天下”。領導者只知道為自己或自己的小團體謀利益,最終也必然會失去下級和群眾的支持。
(三)服務的作用是增強凝聚力。凝聚力是一個單位綜合實力的重要體現,也是衡量一個領導者領導水平的重要方面。領導者“服務”理念牢固,“服務”指向明確,領導工作就會眾望所歸,部屬就會緊緊團結在領導的周圍,形成核心,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團體的凝聚力就會增強。相反,領導者違背“服務”原則,高高在上,官氣十足,對部屬頤指氣使,即使其才華橫溢,也不可能服眾,得不到群眾和部屬的愛戴。實踐證明,增強單位的凝聚力,必須首先從領導自身做起,要端正領導觀念,時時、事事、處處把群眾的利益放在首位,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這樣的領導即使本事不大,也能把群眾緊緊團結起來,形成強大的凝聚力和戰斗力。
領導者處理與下級的關系,一定要考慮自己如何能贏得權威。領導者在下級心目中沒有權威,處理與下級關系也就無法談起。正如恩格斯所講:“沒有權威,就不可能有任何一致的行動。”那么,權威究竟從何而來?權威中有“權”的成分,但權威主要來源于領導者的人格魅力。魅力是一種很吸引人的力量,主要體現在領導者的“德”“識”“情”上。
(一)提升官德,做到以“德”服人。“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以德服人,心悅而誠服也”。“德”是領導者個人魅力的重要來源,這里的“德”不只是指領導者個人的德性修養,而更重點強調領導者的“官德”。所謂“官德”,其基本要求是:領導者對上應堅持對上負責與對下負責相一致,不能眼睛只盯上而不顧下級和群眾的利益;對下,領導者應體恤下情,時刻把下級和群眾的利益掛在心上。同時,領導者在處理和協調利益關系時,一定要公正處事。公正是對領導者“官德”的最起碼要求。
(二)增長學識,做到以“識”聚人。領導者要懂得以“識”聚人。這里的“識”不僅僅指知識、見識,而更為重要的是領導者觀察認識事物以及把握發展戰略的敏銳眼光。在當今社會,領導魅力來自盲目迷信的成份越來越少,理性因素不斷增加。人們越來越青睞溫文爾雅、質樸可親、思維縝密、學識教養深厚的學者型領導者,對以家庭血緣、金錢權力、個人稟賦的先天豐裕而傲視平民的“貴族”型領導者往往避而遠之。在當前社會保持相對穩定的改革期間,人們對各自前景預期強烈,在這種情況下,領導者吸引人的一個重要方面,就在于能否把握時代或事物發展的基本走向,把單位或每個人的力量匯聚起來,從而把單位或個人引領到成功的彼岸。
(三)培養感情,做到以“情”動人。說到“情”字,很多人都會想到交情、感情。但這里的“情”不僅指一般的交情、感情,而更重要的是要求領導者在不違背原則的前提下,利用手中的權力為下級部屬辦實事。“人非草木,孰能無情。”只要動之以情,真情實意地為下級指明努力的方向,真情實意地幫助下級部屬成就事業,下級必然會報以工作的熱情。當然,領導者一定要注意,情必須出自真誠,虛情假意定會適得其反。
領導者處理與下級的關系,其基本指向是要讓下級充分發揮其聰明才智。領導者的作用就是把所屬團隊捏合成一個整體,并最大限度地發揮整體中每個人的聰明才智,以實現預期目標。領導者除了要提高自己的決策能力、管理能力外,為下級提供充分發揮才智的條件,是領導者處理好與下級關系,創造性地開展領導活動的必要前提。
(一)領導者要容忍部屬的個性差異。俗話說:“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領導一個團體,成員之間必然存在著個性差異,有的脾氣暴躁,一碰就跳,有的“一悶棍打不出個屁”來;有的說話如竹筒倒豆,辦事雷厲風行,有的說話吞吞吐吐,做事拖拖拉拉;有的人遲鈍、憨厚,不溫不火;有的人敏捷果斷,干脆利落。在實際工作中,領導者往往信任和自己觀念、興趣一致的“聽話”的部屬,但面對個性較強,特別是興致不一、能力又高于自己的部屬,領導者往往就不是那么自然了,甚至出現嫉賢妒能、故意打擊壓制的現象。領導者要有“比天空更寬闊的心靈”,正確認識和容忍部屬的個性差異,用人所長,使得下級部屬各得其所。只有這樣,領導者才能讓下級充分發揮聰明才智。
(二)領導者要對部屬具有深刻了解。馬克思主義強調要尊重、信任下級和群眾,同時也強調要實事求是,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這是馬克思主義“活的靈魂”。因此,領導者讓下級充分發揮聰明才智不能盲目,而應基于對下級部屬的深刻了解。對德才兼備、思想過硬、素質全面的業務中堅,領導者要充分相信其工作能力,大膽放權,敢于委托式指揮,為其提供最大的創造空間,以發揮其積極性和創造力。對優點突出、毛病也不少的部屬,要充分信任其長處,力求用其所長。對缺點較多的部屬,也要從“一無是處”中尋找優點,肯定其好的方面,促使其揚長避短。
(三)領導者要對部屬抱以良好期待。心理學家經過心理研究和實驗表明,人們相互間關系與人們相互間的心理期待關系密切。對人抱一個正面的良好期待,對方往往給你一個正面的良好的回報。“給人一個微笑,會得到一個同樣的微笑。”“給人一副難看的臉,自己也會得到同樣的尷尬。”領導者要想與下級保持良好關系,自己必須對部屬抱有良好的正面的心理期待。在現實生活中,有的領導由于受長期以來形成的“上智下愚”思維定勢和自己處于領導地位盲目優越感的影響,總是自覺不自覺地把部屬放在自己的對立面,最后導致上下級關系緊張,以至破裂。由此可見,領導者處理與下級的關系,調整好自己對下級的心理態度是一個重要的前提。
領導者處理與下級的關系在很大程度上是處理授權與控制的關系,授權是領導者成就事業的“分身術”。美國的成功學家拿破侖·希爾在研究了幾百位成功人士的經歷后說:“領導才能指的不是揮舞手中的權力,而是授權別人去干。”因此,我們可以發現領導者用人的要訣是分工授權,即大權集中,小權分散,把職務、權力、責任、目標四位一體授給合適的各級負責人,做到明其職,授其權。
(一)把握權力與責任適度收放的合理性。對于領導者來說,授權的藝術主要表現在權力與責任收放的合理性上。領導者既要給下屬以足夠的權力空間,使其能自主地、創造性地完成任務,又要對下屬有一定的約束,使下屬的工作在總體的規劃內運行。因此,授權要做到輕重有致,權責明確,適度合理。授權通常應按隸屬關系逐級進行,不能越權授權。否則,會混淆領導層次,打亂權力的縱向隸屬關系,影響上下級、左右鄰的團結,嚴重的會導致全局的失調和混亂。同時,授權還應量力而授。領導者應根據所授事項的性質、特點和難易程度,來確定最合適的人選,力求所選的人和所授之事能夠專長對口,能力相應。
(二)確保權力與責任相互對應的可控性。要確保權力與責任的匹配,領導者在授權時要把握好彈性原則。領導者在明確下級的權責時,應指明下級必須遵循的原則和目標方向,但對實現目標的具體方法和途徑則不宜作過多的要求,保持一定的彈性。也就是說,授權不是撒手不管,不是放任失控。領導者在授權的同時,應制定明確的工作準則和考核辦法,完善監督措施,保留指導、檢查、監督和修正權,一旦發現下級嚴重偏離目標,就應及時加以糾正,必要時可收回所授的權力,確保權力的彈性可控。
(三)防止權力與責任偏差帶來的危害性。授權和控制,是權力運作的兩個相輔相成的過程。沒有授權,就不能充分發揮下級的主動性;沒有控制,則不能保證下級始終在全局范圍內行動,就會出現失控的危險。因此,領導者要正確掌握權力與責任的幅度和力度,注重培養下級的自我控制能力。領導者如果整天想著如何控制下級,那實際上就意味著領導功能的失調。
①本文系江蘇省教育廳2016年度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項目“新時期高校輔導員工作定位與內涵研究”(編號為:2016S J D 710210)的研究成果。②本文系南京理工大學紫金學院2016年度教育教學改革與研究課題重點資助項目,課題名稱為“輔導員工作室建設與探索”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