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東省濱州市圖書館 王新雨
試議公共圖書館與學習型社會建設
文/山東省濱州市圖書館 王新雨
本文分析了公共圖書館在學習型社會構建中的作用,并提出理念踐行、新型合作關系的構建、文獻信息中心的創建以及宣傳工作力度的提高等策略,以促進公共圖書館服務于學習型社會構建作用的發揮。
公共圖書館;學習型社會;關系分析;構建策略
學習型社會作為我國社會主義發展過程中的重要的建設方向之一,其是在綜合考慮我國國民素質、國家社會經濟發展以及未來發展目標等基礎上提出的社會建設和創新發展目標。那么,學習型社會在走進城市走進人民群眾生活的構建中,其主要是能夠從公共圖書館作為基本的出發點進行此項工作。公共圖書館的建立作為承載文化發展、文化傳承和文化創新的重要物質載體,不斷創新提高公共圖書館的建設職能,創新其為人民群眾、為城市發展、為社會發展的服務意識,以此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素質,在全社會掀起一股學習的熱潮,促進學習型社會的構建。
學習型社會的構建指的是創建一個能夠支持個體終身學習的社會,并且學習型社會有著便利性、快捷性和自由度大的特點。現今學習型社會所擁有的特點最為突出的是其終身學習、全員學習、主導式學習和團體學習。這四種特點的彰顯總體上顯示了學習型社會在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的重要意義所在。具體如下:
(一)構建學習型社會是時代社會進步的象征。現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信息化、智能化和機械化的發展,彰顯著在當下及未來的發展過程中需要大量的腦力勞動人才。而腦力勞動人才的培養從根本上依賴于能夠通過學習不斷培養人才的理論和實踐操作技能,以此提高社會成員的創新性能力。而且縱觀現今國際社會的發展,能夠看出高質量和高水平的市場經濟成為勢不可擋的發展趨勢,那么為了能夠為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提供充足的前進動力,構建學習型社會,通過學習型社會的構建促進人才的培養是時代社會進步的象征。
(二)構建學習型社會是和諧社會建設的需要。和諧社會的建設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和創新發展過程中重要的奮斗目標之一。面對現今勞動力市場與勞動力素質低下的矛盾,如果不能夠針對這一問題提出相對應的措施,那么必將影響到和諧社會的建設,尤其是物質資料生產和勞動力之間的和諧關系。而基于這一方面分析的基礎上,構建學習型社會,能夠從根本上在全社會創建一種學習的氛圍,提高社會成員的學習熱情和參與激情,以此通過有形的培訓、講座和無形的知識傳遞與交流分享等提高國民素質,促進和諧社會的建設。
(三)構建學習型社會是提高公民自身生存能力的必要條件。現今社會總體上朝著智能化和信息化的方向發展,而通過組織化、結構化的學校教育向人民群眾傳授科學技術的程度和范圍是比較狹窄的,而這就需要通過以社會發展為主要平臺,通過構建學習型社會,以此在學習型社會大環境的創建下,公共圖書館、網絡學習平臺、小型學習交流分享會等方式則能夠成為社會公民普遍提高自身對于智能化、信息化社會發展的了解程度,提高其適應社會的能力。
基于以上構建學習型社會建設重要性分析的基礎上,同樣能夠看出學習型社會的構建是一個循序漸進,需要從多方面進行協調貫徹的工作。那么,在當下學習型社會的構建過程中,主要的構建方式便是通過公共圖書館的創建和資源的引入作為主要的依托平臺。這一建設途徑現今已經被大部分城市紛紛采納,總體上而言,公共圖書館與學習型社會的構建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一方面,公共圖書館作為學習型社會構建的重要平臺和依托載體,其在政府和相關部門的極力支持下,在城市進行建設,并且積極地將圖書資源、學習資源以及各種形式的文化載體等引入公共圖書館中,并且公共圖書館的開放面向當地的所有居民,其開放的擴大性和圖書資源的多樣性為人民群眾創建了強有力的讀書環境和讀書氛圍,能夠給予人民群眾特定的學習平臺,激發了人民群眾學習的熱情,以此通過獨立的公民個體的學習,總體上提高城市公民素質,并且能夠通過有利的宣傳在社會上形成學習的風潮,促進學習型社會的構建。由此可見,公共圖書館的構建是學習型社會建設的前提和基礎。另一方面公共圖書館職能的發揮和價值意義的彰顯離不開學習型社會的支撐,如果沒有國家政府構建學習型社會的號召和鼓勵支持,那么公共圖書館的存在將會形同虛設,其職能和作用得不到發揮,長而久之,其必將在城市中消失。
(一)深化服務原則,堅持讀者至的上理念。公共圖書館作為構建學習型社會建設過程中重要的載體,其在實際建設的過程中為了能夠更好地服務于學習型社會的構建,其首先應該認清服務對象的地位、角色,能夠堅持讀者至上的理念,不斷深化公共圖書館的服務意識和服務精神,總體提高其服務質量。具體而言,一方面通過對讀者的需求進行細致的分析研究,通過掌握讀者的借閱心理,以此能夠在提高服務質量為核心的工作建設中,提高圖書館的參考查詢、文獻流通以及網上信息導航等方面的工作。另一方面,不斷強化讀者的導讀工作,通過詳細的文獻查閱工作的開展,通過遠程教育模式的建設,以此拓寬圖書館的公共服務空間。此外,圖書館在不斷提高其服務質量的過程中,要不斷強化對基層農民群眾,尤其是來自農村的、學歷水平較低的城市流動人群的關注,通過構建人工咨詢服務站等豐富此人群的精神文化生活,為其提供給便利的公共圖書館服務。
(二)構建以公共圖書館為代表的社區與學校的新型合作關系,為學習型社會的構建提供輔助作用。通過公共圖書館的構建促進學習型社會建設的過程中,應該在社會與學校兩種社會組織之間建立一種多元共生、共享協調的新型合作關系,以此能夠充分借助社會和學校雙方協調作用發揮的基礎上,進一步發揮公共圖書館的作用。具體而言,一方面社區作為城市人民和城市流動人群的居住地,其作為城市人民聚集的重要地方,有著號召全員參與的隱形功能。另一方面,學校作為傳播知識的組織性強的、有計劃的、有目的的教學系統,是培養社會性人才的專業機構。所以,在社區和學校之間實現合作,創新合作關系,能夠在圖書館所創建的文獻借閱、參考咨詢和閱讀輔導等模式存在的基礎上,積極借鑒學校的辦學模式,通過圖書館的人才優勢創建培訓班和學歷班等多元化的學習形式,以此通過開放學習系統的構建在社區的號召之下,抽出公共圖書館和學校的部分力量在社區中構建“學習型社會”的縮影,總體上為學習型社會的構建發揮輔助作用。
(三)積極強化文獻信息中心的創建與執行。文獻信息中心的創建和執行對于公共圖書館服務與學習型社會作用的發揮有著關鍵性的作用。具體而言,高校文獻信息中心的創建,一方面通過信息傳輸、網絡服務、紙質形式的服務等向讀者傳遞信息。另一方面通過強化盲文資料的配備、手語交流活動的舉辦等提高為特殊群體服務的職能。此外,通過網上資源庫的建立,通過建立電子圖書、關機互借等方式提高文獻信息中心的建設,通過一體化的查詢借閱服務功能的發掘,提高公共圖書館資源服務職能的發揮。
(四)不斷強化宣傳力度,提高全民學習的熱情和信心。
公共圖書館在構建學習型社會的過程中,不斷強化其宣傳力度,通過新聞媒介的方式走進學校、走進社區、走向公共生活場所,以此能夠面向全社會的民眾積極宣傳圖書館的職能、優勢和人民群眾可利用的地方。通過強有力的宣傳工作,提高人民群眾改變自身知識力量結構的期望,以此提高全民學習的熱情和信心。
綜上所述,學習型社會在現今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在基于公共圖書館作為學習型社會建設中重要的依托平臺和建設機構,能夠從服務對象至上理念的踐行、在社區和學校之間創建新型合作關系、強化文化借閱中心的建設以及強化宣傳力度等方面整體上促進公共圖書館職能和作用的發揮,從而為學習型社會的構建作出貢獻。
[1]王偉.打造第三文化空間——加快學習型社會公共圖書館建設[J].科技創新導報,2014(28):199.
[2]許英.試論圖書館與學習型社會建設[J].管理學家,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