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上海市普陀區圖書館 葉靜
社區圖書館建設與協調發展
——上海普陀區街道(鎮)圖書館事業建設綜合性報告
文/上海市普陀區圖書館 葉靜
本文對上海市普陀區街道(鎮)圖書館的建設情況、發展特色進行了總結,指出存在的問題,并對社區圖書館的建設發展提出了對策建議。
社區(街鎮)圖書館;建設與發展;綜合性報告
十二五期間,普陀區街道(鎮)圖書館抓住發展機遇,改善辦館條件、提高服務水平、堅持改革創新,社區圖書館事業迅猛發展。2016年,在第六屆上海市街道(鄉鎮)圖書館評估考核中,普陀區10家街道鎮圖書館中4家獲優秀館,其余6家均達標通過。其中宜川路街道圖書館獲評十大最佳示范圖書館,石泉路街道圖書館獲評十大最具影響力圖書館,甘泉路街道圖書館、長征鎮圖書館被評為上海市優秀圖書館。
普陀區地處上海市西北部,與靜安、長寧、嘉定等區接壤,常住人口128余萬人,轄區內共建有10個街道(鎮)圖書館,占街鎮級行政建制總數的100%。截至2016年底,街鎮館舍總面積達6168.55平方米,館均618.69平方。藏書總量達40.1367萬冊,館均藏量4.014萬冊。期刊1601種,年購書經費144.7余萬元,館均14.47萬元。年新書入藏量46502冊,館均4650.2冊。年辦證數14885人,外借圖書年流通量157.0068萬冊,館均冊次15.7萬冊次,每館日均流通431冊次。年流通外借36.664萬人次(不含閱覽),館均3.664萬人次,每館日均外借101人次。為讀者舉辦各類講座、展覽、培訓、閱讀推廣活動年均440余場次。
與2012年相比,普陀區街鎮圖書館藏書總量增長了98.4%,購書經費增長了54.8%,流通人數增長了47.1%,流通冊次增長94.6了%,總辦證量從2012年的4135張上升到2016年的15114張,增長率265.51%,公眾對圖書館的滿意率超過85%,基層圖書館的發展呈現了飛速增長的態勢。
(一)圖書館基礎建設,主要是設施、資源、隊伍和經費。全區10家街鎮圖書館總面積超過6000平方米,各館配置了圖書室、閱覽室、報紙雜志、少兒閱覽室、電子閱覽室、活動室,硬件設施趨于完善,同時兼具個性化與多樣化。宜川街道圖書館建成全市首家戲曲綜合閱覽室,真如鎮街道圖書館建成全國首家社區尼山書屋等。各街道(鎮)圖書館購書經費投入不斷增加,年購書經費總和達到144.7余萬元,藏書總量達21萬冊,期刊1182種。圖書館管理人員配置合理,文化程度較高。全區10個街道(鎮)圖書館工作的人員72人,其中大專、本科學歷59人,研究生學歷1人,共占83.3%,高中及以下學歷12人。各街道(鎮)的領導對人員的配備還是非常重視的。
(二)區域公共文化服務網絡形成規模。普陀區現有1個區級公共圖書館、10個街鎮圖書館、238個居委圖書室、82個圖書漂流屋,實現了區、街鎮、居委、漂流點的四級服務網絡全覆蓋。2015年,在區文化局的主導下,普陀區公共文化配送中心成立。形成了市、區、街鎮三級文化資源配送體系,以需求為導向,為街鎮圖書館無償提供圖書、講座、演出等文化產品。同時,“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東方宣教”等工程也進一步豐富街鎮圖書館的資源,逐漸擴大了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覆蓋。 在區館的統領、協調推進下,公共圖書館的服務延伸到基層,街鎮圖書館、居委圖書室服務水平大大提高。以圖書漂流屋為服務載體,基本實現了由點到面的輻射型服務網絡,成為我區公共圖書館延伸服務的一支重要力量。
普陀區下轄10個街道鎮,各具地域特色,如宜川的戲曲文化,真如的廟會文化,長征的民俗文化等等。街鎮圖書館依托本區域文化特色,積極打造特色圖書館,以加深民眾對本地文化的認同。
宜川街道社區居民以戲曲為樂,街道圖書館打造了全市首家戲曲視聽綜合閱覽室。收集購買了我國傳統劇種圖書逾千冊,音像制品逾百種。定期開展老戲票、戲曲連環畫、戲曲手稿、戲曲知識圖片、服飾展覽等,邀請戲曲名家與戲迷們現場交流。開創了社區圖書館閱讀與戲曲相結合的閱讀新時尚,促進了中國傳統戲曲文化在社區的普及。圖書館依托專業院(團)資源,開展戲曲閱讀進校園試點工程。如:“淮劇話歷史”走進光新學校、話劇《先驅祭》進校園、越劇經典進校園活動等等。
石泉路街道圖書館建立起“三級”社區書香網絡,即閱讀中心—小區書吧—樓組書架,居民不用出家門,就能借閱書籍,不定期開展讀書交流會,交流讀書心得。此外,街道圖書館先后建立了“夕陽紅”“紅領巾”“科普”“影評”“自強”等多個讀書沙龍,讓不同人群在圖書館找到歸屬感。
長征鎮圖書館依托社區文化資源,舉辦了如“說家事,贊家人”家庭故事寫作大賽、“美麗漢字”漢字聽寫大賽、快樂的蒲公英圖書漂流活動、文明先鋒交通安全實踐活動、“雀躍吧,少年”軍營夏令營拓展活動、“童心隨手動”剪紙體驗活動龍等,吸引了近2萬人次讀者參與圖書館活動。
甘泉圖書館每年舉辦甘泉社區讀書節,至今歷經20年,在社區中形成了全民閱讀、以學習為樂的新風尚,得到了廣大讀書愛好者和居民群眾的喜歡和好評。
長風新村圖書館創立的長風新視角文化沙龍、綠色沙龍為社區閱讀推廣和兩個文明建設提供智力支持。文化沙龍形成的閱讀氛圍帶動了社區百姓積極參與到社區圖書館的活動中來。
真如鎮街道圖書館大力弘揚士習詩書的歷史文化傳統,積極引入尼山書屋,努力辦好群眾滿意的社區圖書館,先后舉辦了攝影、書畫展、真如古鎮展新貌等有地方特色的閱讀推廣活動,吸引社區群眾積極參與其中。
長壽路街道地處商業區,轄區白領云集。街鎮圖書館打造了“白領文化節”,推出白領閱讀活動,走進商務樓宇,吸引了廣大年輕白領的關注。
桃浦鎮位于普陀區西北部,外來人口較為集中,鎮圖書館每年推出針對外來人員的培訓、閱讀推廣服務等,并對外來務工家庭的子女給予閱讀指導。同時該館聯合桃浦鎮肢協成立了桃浦肢殘人士讀書會,提高肢殘人士的內在素養與修養,豐富肢殘人士的精神世界。
(一)街鎮圖書館建設經費仍顯不足。盡管街道(鎮)對圖書館的經費投入較往年有大幅度的增長,但是購書經費卻跟不上書價的增長。圖書購置費的短缺,直接導致圖書館為廣大讀者提供的圖書文獻資源得不到持續更新,在品種和數量上維系在較低的水平。同時,個別館沒有專項的閱讀推廣活動經費,圖書館開展閱讀活動限制較大,想把閱讀推廣活動做大做強顯得力不從心。
(二)街鎮圖書館工作人員流動性大。長期以來,一級政府管理一級圖書館。街鎮圖書館人員的配置屬于街鎮辦事處的管理范疇,工作人員多屬于外聘性質,工資待遇偏低,造成很難留住人,人員流動性大。同時新員工對工作的專業性不夠,工作的延續性低。造成街鎮圖書館工作人員整體素質難以滿足發展需求。
(一)加快圖書館立法,確?;鶎訄D書館可持續發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出:“為了提供永久性和不斷發展的國家圖書館事業,全面管理和協調只有靠立法才能獲得?!彪m然街鎮辦事處承擔著社區圖書館的建設責任,但由于這種行為沒有被法制化和制度化,因此往往具有臨時性。導致的直接后果就是街鎮圖書館由于缺少經費而難以提供更好的服務。因此,為了保障圖書館事業的發展,建議盡快出臺《圖書館法》,規范和管理圖書館的各項活動,協調圖書館與其他社會外部的關系,使其得以全面、健康地發展。
(二)加大經費投入力度,創造基層圖書館發展的良好環境。各級政府應把圖書館建設當成民生工程來抓,納入到政府年度規劃中實施。建立一個制度化的、有法律保障的公共圖書館投入機制,使經費增加幅度與財政收入增長幅度相適應,確保購書等經費按時足額到位,為圖書館現代化建設奠定堅實的基礎。同時,建議街道鎮出一定資金,政府相關部門也給予一定資金,用于街鎮圖書館激勵扶持。
(三)拓展多種培訓機制,加強基層圖書館人才隊伍建設。建議進一步加強對基層圖書館業務培訓工作,采取培訓班、實崗培訓、專家下基層輔導等形式提高基層圖書館的人員專業素質,并不定期檢查培訓效果。加強圖書館間的交流平臺建設,可采取互相交流、輪崗等形式進行人才培養。街鎮圖書館是圖書館事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多年來,街鎮圖書館在促進社區和諧發展、提升社區居民文化素養、豐富社區居民文化生活上起著重要的作用。今后,我們將不斷探索街鎮圖書館協調建設與發展之路,實現均等化、標準化的公共文化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