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寧夏彭陽縣圖書館 馬少萍
公共圖書館在全民閱讀推廣中的作用研究
文/寧夏彭陽縣圖書館 馬少萍
市縣級公共圖書館由于具有公益性,決定著其在全民閱讀中占主導作用。通過市縣級公共圖書館開展全民閱讀,不僅可以提高我國公民的閱讀水準,還可以凸顯公共圖書館的作用和價值,促進我國整個社會的道德水平。本文就市縣級公共圖書館在全民閱讀推廣中的作用和對策進行了研究。
公共圖書館;全民閱讀;作用;研究
(一)全民閱讀的背景。全民閱讀是我國組織實施的一項“知識工程”,在我國政府的大力提倡下,全民閱讀、終身學習以及閱讀型社會已經作為我國建設小康社會基本目標之一。目前,全民閱讀已在全社會掀起了一股熱潮,但是我國全民閱讀推廣工程起步相對較晚,公共圖書館基礎設施還不完善。隨著我國全民閱讀工程的推廣,各級公共圖書館都在積極地建設和開展全民閱讀活動,比如以“4·23世界讀書日”為主題的閱讀、圖書征文等相關活動,積極地營造全民閱讀的環境,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二)全民閱讀的現狀。就全民閱讀推廣的現狀分析,在我國全民閱讀推廣活動中還存在一定的問題:首先,推廣的范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在我國市縣級一些無業、失業以及農民工等群體,自身具有一定的閱讀能力,但是由于時間、條件的限制,沒有加入全民閱讀的活動中。其次,在農村,由于受到文化資源的限制,全民閱讀也受到了一定的阻礙。最后,在科技信息時代,大部分人采用手機、電腦以及各種科技信息設備進行閱讀,但是由于網絡的信息復雜性、娛樂性以及環境不良性,使人們在進行閱讀時候,不能進行優秀、健康的閱讀,部門讀者甚至是沉迷于網絡游戲不能自拔,不能正確地利用網絡進行閱讀。
(一)提供豐富的閱讀資料。在公共圖書館中,自身具備豐富的珍藏文獻,內容涉及期刊報紙、名著、典籍等等,可以為廣大讀者提供海量的閱讀資源。公共圖書館作為知識的寶庫、文化信息交流中心,在全民閱讀中,讀者可以憑借公共圖書館進行各種信息的閱讀,能夠促進全民閱讀的內容具有豐富性和多樣性。
(二)提供良好的閱讀環境。公共圖書館由于其自身的公益性,在全民閱讀推廣過程中可以作為人們進行閱讀的最佳場所,相比于其他閱讀組織,公共圖書館能夠為讀者提供一個閱讀的最佳環境,一方面公共圖書館的硬件設施可以為廣大讀者提供閱讀條件,比如公共圖書館的桌子、椅子。另一方面公共圖書館優越的軟件設施可以為廣大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提供閱讀信息的檢索和查詢服務,比如公共圖書館的電子閱覽室。同時公共圖書館可以開展多種閱讀活動,促進全民閱讀的形式多樣性。
(三)可以指導讀者進行科學閱讀。在信息時代和網絡科技時代,人們進行網絡閱讀時候,由于不能對于閱讀信息進行正確、科學的篩選,使得人們的閱讀質量得不到保證。在公共圖書館中,具有專業的圖書館官員以及科學、健康的閱讀環境,使得人們在閱讀的時候,可以為讀者提供專業的閱讀指導以及高質量的閱讀資料,能夠促進全民閱讀活動朝著健康、正確的方向發展。
(一)擴大公共圖書館服務半徑。隨著城市化的發展和進步,現在城市讀者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不能再像以前長途跋涉地到公共圖書館進行書籍的借閱活動,因此公共圖書館應該積極地拓寬自己的服務半徑。例如,在縣城各街道、各區建設公共圖書館便民服務點,利用自助借還書設備縮短讀者閱讀時所需要運行的距離,同時還有利于拓寬讀者群體,比如由于時間或者行動造成的無法到圖書館閱讀的潛在讀者。
(二)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在全民閱讀推廣進程中,圖書館要發揮自身優越的條件,多開展一些讀書活動,推動全民閱讀的閱讀氛圍。例如可以利用已有的讀者資源,進行知識競賽、專題講座、故事會等活動,給讀者帶來不一樣的閱讀形式,在活動中不僅可以豐富讀者的閱讀視野,還可以帶動更多的讀者參與到全民閱讀的活動中來。同時,還可以依據不同的閱讀群體開展不同的閱讀活動,比如公共圖書館可以和縣級幼兒園合作開展專屬幼兒園閱讀的活動、與社會企業進行合作開展職工閱讀活動等等,公共圖書館要積極地和社會各級、各行業加強聯系,促進全民閱讀的推廣。
(三)加強數字化資源建設。隨著信息科技和網絡技術的發展,公共圖書館的發展要與時俱進,比如加強對于數字化資源的建設,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建設具有時代氣息的閱讀資源。例如,公共圖書館可以借用主流的新媒體、手機軟件進行移動圖書館資源建設,例如開發彭陽縣圖書館APP軟件。讀者可以在線申請賬號進行隨時隨地的電子文獻閱讀。這需要公共圖書館加強在數字化資源的建設,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開發移動客戶軟軟件,同時還可以建立微信、微博公眾號,利用消息推送的方式將優質的閱讀書刊信息推送給讀者。這種方式可以幫助讀者進行科學的閱讀,還符合當代全民閱讀的特點。
[1]魏虹.公共圖書館推廣全民閱讀的服務模式研究[J].河南圖書館學刊,2015(1):34-35.
[2]于似玥.公共圖書館在全民閱讀推廣中的作用[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5,25(11):66-67.
[3]鄭琪.公共圖書館推廣全民閱讀之思考[J].新世紀圖書館,2015(9):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