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友娣
(四川護理職業學院 四川成都 610100)
“健康中國”背景下護職院校體育課程改革的必要性①
楊友娣
(四川護理職業學院 四川成都 610100)
中職教育是我國職業教育必不可缺的一部分,為我國提供高技能應用型人才。護職院校是為社會培養醫藥衛生人員,相對于其他職業技術學校,有著非常深刻的從業特點。它的從業特點也決定了護職院校特殊的體育教學需求。其特有的體育需求和教學特點自然對護職院校的體育教學內容提出了特殊要求。在“健康中國”背景下,針對護職院校的從業需求,對護職院校的體育教學課程改革勢在必行。隨著廣大研究者對護職院校體育教學這一塊內容的研究越發全面,涉及的內容深入,發現我國大部分護職院校對體育教學課程其從業需求的觀念非常片面淺薄。應根據教育、體育、職業的原理對護職院校的體育教學課程深入改革。
護職院校 健康中國 體育課程 改革 必要性
我國護職院校起步相較于國際上許多國家都較晚,經過多年的發展和改革,護職院校在我國已經占領了職業院校的半壁江山,為我國培養了一大批醫藥衛生人才。然而由于社會多重因素,護理職業學院得不到社會足夠的重視,所以護理職業學院體育教學課程有著基礎薄弱、辦學定位不清、對人才培養的特色不足、學生畢業質量不高的困境。職業院校的體育教學應區別于其他教育的體育教學,有著其特殊性。在體育教學中充分利用護職院校的從業特殊性,突出其職業的針對性,充分利用體育教學的優勢,針對專業實踐工作的特點進行體育課程教學,培養學生畢業后在社會上的各種應對能力。然而現行的護職院校在體育教學課程內容上存在通用化,對體育教學的教材選材一般化,沒有針對性。如何利用好體育課程,有針對性地設計護職院校的體育教學內容,是本文的關鍵問題。
全面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和職業能力,秉承健康第一和終身體育的理念,有改革、有創新地設計護職院校體育課程教學。有針對性地初步構建護職院校體育教學內容體育,深化護職院校體育課程的改革,加強護職院校畢業生的質量,為社會提供高質量的護理型人才。
(1)護職院校體育教學目標不明確,教學形式陳舊,教學效果不理想。
比較多的護職院校的體育教學依然是籠統化的,沒有自己的體系,沿用中等學校的體育課組織形式,照搬體育教學內容,教學效果自然不夠理想。
專家學者指出,護職院校體育課程存在的主要問題是體育教學目的和中小學體育教學目的區別不明顯,教學內容也相差不大,教學形式和教學組織雖有所突破,單整體上還是沿用之前的教學模式。
(2)護職院校體育基礎設施標準較低,師資力量薄弱,體育教學資源匱乏。
當前雖然大部分職業學校都在抓基礎建設,但是由于社會上對護職院校重視不足,對體育設施經費投入有限,按體育教學要求來建設的體育場館設施設備并不多見。在師資力量的投入上也是非常薄弱的。經費短缺,硬件設施滯后,所以護職院校的體育資源仍處于一個教學匱乏的狀態。
(3)護職院校體育教材落后,教學方法手段單一,教學內容過于陳舊,學校體育指導思想長期處于增強學生體質的單一功能,體育課構成單一,體育教學觀念狹隘,教學內容重復多余,對學生的體育鍛煉成果缺乏真實性和有效性。對于護職院校的職業特點結合的體育教學內容更為缺乏。
(1)護職院校學生有著區別于其他職業學校的從業特殊性,護職院校學生畢業需要通過專業必須的基本理論和專業技能。從業的主要方向是醫院衛生方面的護理工作。主要服務于我國廣大衛生事業,對從業人員的要求較為嚴格。
(2)護職院校畢業生多在醫療場所工作,流動人口多,空氣質量差,工作有一定的危險性,需要從業人員有較強的抗干擾能力。由于工作環境原因,也需要護理從業人員有著一定的防感染的工作能力。
(3)醫療服務是沒有間斷性的,基本上所有醫療服務都采取“三班倒”作息制度,以保證醫療服務的不間斷。工作時間不規律,不確定,這需要對護理從業人員有著較高的體能要求。
護理從業人員的工作內容特殊,需要應對許多突發狀況,這就意味著護理從業人員需要較強的心理承受能力,對體能也有著一定的需求。
(1)護職院校的體育課程需要職業與通用結合。
在設計護職院校體育教學課程時,需要根據未來學生的職業,綜合學生在未來職業工作活動中的從業特點,綜合地分析職業發展的體育鍛煉需求和缺失,從而設計發展職業身體素質,預防學生未來職業病,指導患者開展康復訓練等,提高職業能力的體育教學內容。與此同時,體育課程不能偏離新體育的課程標準,有機地結合護職院校的從業特點,有效地實現護職院校體育課程價值。
(2)護職院校體育課程設計職業和通用結合的目標。
護職院校體育課程需結合專業,廣泛適合護職院校學生。護職院校有著許多教學專業,對于教學專業的不同,體育課程設計也應不相雷同。比如當設計臨床護理、臨床醫學、藥學專業的體育課程時,需要根據三者專業的不同,設計適用于本專業學生的體育教學內容,又需要有三者均可適用的教學內容,既有針對性,又有普遍性。護職院校體育課程需有趣,又需實用。
(3)護職院校體育改革過程中,需要全面地了解學生在未來職業中所存在的身體素質問題,有針對性地改革教學內容。
但是,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學生不免對枯燥的體育內容會產生抵觸心理,使得體育教學無法有效開展。為了避免學生對諸如身體素質訓練等項目產生乏味和疲憊心理,在改革體育課程時需要注意體育課程內容的趣味性,設計巧妙的體育游戲,開展有趣的體育活動。
例如在護理專業的學生中,需要較為健康強健的體質,對力量也有著一定的要求,對于護理專業,就需要在力量和體質方面針對性地改革,開展短途負重比賽,激起學生的好勝心態,提高學生對體育課程的興趣。
(4)護職院校的體育教學改革需尊重科學性原則。
護職院校體育改革指導思想需要科學有序,構建程序需要科學化,構建方法需要科學化。遵循科學的原則,有效地改革護職院校體育課程。
(5)護職院校體育改革定然需要創新。
不管是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上,護理院校體育教學方面必然是需要創新的,只有打破原有單一的體育教學課程,才能優化護職院校的體育課程,做到真正的改革深入。
綜上所述,在“健康中國”背景下,我國護職院校體育課程改革是不能一蹴而就的,需根據教育、職業、體育的原理,基于護職院校學生從業的特點,從職業身體素質、職業素養、職業心理等多方面入手,堅持科學原則,行之有效地改革護職院校的體育課程。
[1]許正杰.基于職業準備的醫衛類高職院校體育教學內容的改革探析[D].湖南大學,2011.
[2]李冬梅.成都市中職衛校“訂單”培養模式下體育課針對性教學探索[D].成都體育學院,2015.
[3]鄭淞,王宗平,姜國樂.健康中國建設背景下學校體育改革的必要性與實施策略[J].中國學校體育(高等教育),2017(3):6-9,14.
[4]陸偉.高中體育新課程改革教學內容問題分析及應對策略[D].浙江師范大學,2010.
[5]彭千,李瀟.關于高職體育教學改革及對學生終生體育意識的培養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3(25):93-94.
[6]王艷珍.基于職業能力為導向的高職體育教學課程改革研究[J].現代交際,2015(7):197.
[7]關朝陽,陳玉佳.河南省中職衛校職業實用性體育教學改革初探[J].河南科技學院學報,2014(6):91-94.
G807
A
2095-2813(2017)09(a)-0115-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25.115
楊友娣(1982,3—),女,漢族,重慶人,本科,助講,研究方向:體醫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