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濤 唐旭
(湘南學院體育學院 湖南郴州 423000)
新時期高校籃球教學方法理論與實踐綜合探究
徐濤 唐旭
(湘南學院體育學院 湖南郴州 423000)
籃球,作為一項集訓練力量、靈敏度、彈跳力于一身的高效、便捷、現代化、競技、激烈、健身運動,受到了廣大青少年的喜愛,籃球也一直是我國體育事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2008年我國成功舉辦北京奧運會以來,體育發展的水平高低也越來越成為檢驗一個國家綜合國力強弱的重要因素。為了保證我國體育實力的穩步提升,必須要采取科學、合理、實用的體育教學方法。該文通過文獻法、資料分析法、數據統計法、專家訪談法以及邏輯分析等研究方法著重對我國體育的籃球教學進行了探究,以對我國的高校籃球教學方法改革、創新等提出意見和建議。
新時期 籃球教學 理論 實踐
眾所周知,當今社會是人才競爭、合作取勝的時代,也正因如此,教育事業一直是我國黨和政府最為關注的內容之一。籃球運動對于促進學生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對于強健學生體魄,完善學生心理,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能力等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高校,籃球運動也是體育教學必不可少的項目之一。然而,縱觀我國各階段的籃球教學及當前的籃球教學現狀,可以發現我國的籃球教學方法方面還存在著嚴重的不足。對于目前而言,我國籃球教學中存在的遺漏則是學生日益提高的籃球學習需求、時代對學生籃球技術提出的高要求與落后的教學內容、陳舊的教學方法之間的矛盾。研究表明,當前我國高校籃球教學現狀中存在以下不足。
1.1 教學目標不明確,教學思想存在偏差
由于全球政治、經濟、文化都在飛速發展,各種教學理論、教學內容、教學標準等也在不斷更新之中,然而,許多高校設置的教學目標仍然遵循傳統、墨守陳規,不能很好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不能按照學校學生的實際情況設定教學目標。這就導致,學生對籃球運動失去興趣;老師過分看重考試成績也影響了學生樹立正確的籃球學習態度等。
1.2 教學內容陳舊,教學方法單一
教學內容陳舊表現在,學校不能結合國際、國內最新局勢變化對籃球教學提出要求,不能及時借鑒優秀學校的籃球教學經驗等。教學方法單一多表現為,師生之間教學互動少,老師不能很好地起到示范、引領作用;體育課堂上的理論教學與體育場上的實踐教學相互脫節,導致學到的籃球理論不能及時地運用到實踐中。此外,對于個性明顯的學生不能因材施教也是阻礙學生籃球技能提高的重要因素。
1.3 教學人文關懷不夠,教學體系失調
由于每個學生在籃球方面的基礎、運動天賦、先天條件等是截然不同的,男生、女生對于學習籃球的態度、優勢等也不同,因此,為了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切實提高籃球技能,有必要有針對性地關懷每一個學生,老師根據學生的年齡、性格、身體素質等條件提出適合學生鍛煉的教學計劃,以保證學生的體育訓練成績得到有效提升。值得一提的是,在籃球教學過程中,建立健全學校的教學評價體系是十分必要的,將教學評價體系運用到籃球教學中,可以及時地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明確學生對老師的看法,這對于增進師生之間的關系,提高老師的教學水平以及學校制定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案等都有極大幫助。
2.1 籃球課堂情景教學法
情景教學法主要是針對課堂上的籃球理論教育而言的,老師通過制作教學PPT,通過計算機、多媒體等新型的教學技術為學生講解實際的籃球技術和戰術。這種教學方法營造了良好的籃球學習氛圍,大型籃球賽事的講解仿佛將學生領入激烈的比賽現場,利于提高學生對籃球的學習興趣。而且,教學方式更直觀,使學生對學到的知識印象更加深刻,利于學生在實際訓練中流暢自如地應用。
2.2 籃球運動游戲教學法
新時期,我國的課程改革指出,教學要以“快樂”為主,包括老師教學的愉快、學生快樂地學習以及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學氛圍的良好、輕松、愉快等。基于此,許多學校提出了“游戲教學”的方法,實踐證明這一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籃球游戲教學是指在課堂上設計各種“傳球接力、閉目行走、曲線運球、運球抓人”等游戲,使學生通過參與游戲培養“球感”,提升運球技能。
2.3 籃球理論競賽教學法
籃球競賽教學法分為兩個方面:(1)學生們在課堂上對籃球的各種專業知識進行比賽,通過搶答、筆試、在線考試等方法進行; (2)在籃球訓練中,可以根據學生的特點、根據學校的實際教學情況等將學生分為兩隊或多隊,隊與隊之間進行籃球技能的PK,然后查看錄像回放等,發現學生運球、傳球、投球、防守等的不足,進而進行有針對性的彌補。這種教學方法符合廣大高校學生朝氣蓬勃、好勝心強等心理特點,利于拉近學生間的關系,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等。
3.1 “合作型”籃球學習理論在實踐中的應用
合作型籃球教學理論體現在實踐中表現為學生之間相互協作、互相幫助,師生之間互動增強,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教學計劃、參加籃球比賽等。“合作型”教學實踐符合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能夠使教學環境最優化,能夠充分利用學校的教學條件,調節、調動課堂氣氛和學生積極性,具有明顯優于傳統籃球實踐教學方法的特點。
另外,“合作型”籃球實踐教學還體現在國內外各大高校之間的教學交流,包括舉辦“籃球友誼賽”等。體育教學貴在靈活,籃球的合作模式實踐教學更應該根據具體學校的具體特點進行有策略的合作教學計劃,不能一味模仿、千篇一律。
3.2 “素質教育”在籃球訓練中的實踐
如前所述,為了保證學生的全面發展,為了使學生真正成長為祖國未來的合格接班人,有必要進行相關的素質教育。籃球運動的教學也不例外,籃球運動中的勝敗、得失等都需要學生能夠正確面對;籃球比賽的壓力、競爭等需要學生有良好的心理素質,這些都屬于“素質教育”的范疇,如果忽視了這方面的教育,學校培養的人才只能是“高分低能”。
在實際的籃球訓練中提高學生的“素質教育”需要在學生掌握籃球相關的物理學、數學、心理學、生物學、運動生理學等各學科知識的基礎上,在籃球訓練中團結協作、相互友愛、堅韌不拔、頑強拼搏、吃苦耐勞、正當競爭。這是提高學生籃球技能所必須的,也是學生成長、成才、完善性格所必須的。
3.3 籃球教學方法在訓練中的實踐創新
為了實現新時期我國高校體育教學的目標,學校要在科學教育發展觀的指導下,結合學校自身的教學實力、教學現狀等積極進行創新,包括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體系、教學模式等各環節的創新,努力達到“師生共創”,使教學創新能力、科研能力、比賽指導能力、團隊協作能力等穩步提高。
[1]劉元國.多元視域下高校籃球專修課教學創新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4.
[2]尤洪林.合作學習理論在普通高校籃球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6.
[3]徐琳.對我國高校體育教育專業籃球課教學內容整體性構建的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7.
[4]張偉東.我國高校體育教育專業籃球普修課程現狀與改革的研究[D].山西師范大學,2005.
[5]祝嘉一.在籃球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的理論研究與實踐[J].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005(1):73-74.
[6]邢尊明,宋振鎮.運動技術教學與訓練中的“技術環境”理論探索——華僑大學籃球教學訓練實踐與理論創新[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0(11):125-127.
[7]盧文超,祝麗麗.趣味教學法在新時期高校籃球教學中的運用探析[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4(20):53,57.
[8]李華.對新時期高校籃球課教學改革的理性思考[J].當代體育科技,2015(13):167.
G841
:A
:2095-2813(2017)03(c)-0125-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09.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