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梅
內蒙古大學體育教學部,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1
24式簡化太極拳教學方法的改進
——基于武術成為“校園教育運動項目”
周 梅
內蒙古大學體育教學部,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1
武術作為體育的一種,其動作結構復雜,路線多變,教法不同于其它體育課教法,是武術教師傳授武術專業知識、技能和技巧所采用的特殊方法和措施。文章通過文獻資料法和專家訪談法及實踐教學經驗,對武術教學方法進行深入分析和研究。
武術 教學方法 武德 改進
武術被確定為“校園教育運動項目”,武術的傳承與發展已得到教育部高度重視,作為普通高校的專職武術老師,我們有責任也有義務潛下心來,靜心分析武術教學中的實際問題,有效解決問題。蘊含著中華民族幾千年生命脈動和生存智慧的中華武術逐漸演變為人們積極探索的一種生命動脈,成為中華民族的一種象征.武之精神更是鼓舞了民族和眾人士氣[1]。
2.1 研究對象
以24式太極拳教學方法為研究對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收集、整理有關武術教學方面的論文和書籍,并結合自身的實踐教學,探討出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有效武術教學方法,以供大家參考。
2.2.2 專家訪談法
針對相關難點及有爭議性的問題走訪武術界知名專家和學者,得以指點答疑。
“教學方法是為完成教學任務而采用的辦法,包括教師教的方法和學生學的方法,是教師引導學生掌握知識技能、獲得身心發展而共同活動的方法。”[2]“教學方法的本質主要取決于學生的學習認識活動(學習)和教師相應的活動(教學)的邏輯順序和心理方面,即由學習方式和教學方式二位一體運用協調一致的效果來決定的[3]。”武術作為體育的一種,教法又不同于其它體育課教法,是根據武術復雜的動作結構,多變的路線特點而采取的特殊教學方法。所謂的武術教學方法就是指教師傳授武術專業的知識、技能和技巧所采用的方法和措施。武術教學整體概括為四個步驟:路線、勁力、節奏和眼神。其中路線是基礎,勁力和節奏是提高,眼神是升華。具體的教學方法為:完整教學法、分解教學法、講解法、示范法、領做法、指揮練習法、糾正錯誤法、攻防結合法。
3.1 完整教學法
完整教學是把動作完整地演練一遍。優點在于保持動作的完整性,給學生整體的動作感觀和視覺刺激,其更能體現武術的精、氣、神。完整教學法在以下四種情況中使用:(1)教套路之前完整演示整個套路;(2)教單個動作之前完整演示單個動作;(3)單個動作分解教學后必須進行完整教學不至于上下肢的不協調;(4)對于簡單易學的動作和不能分解的動作采用完整教學法。例如:24式太極拳教動作之前必須完整演示套路,使學生對24式太極拳有整體的視覺刺激,感受到太極拳的松、靜意境和緩、柔、連、綿、協的動作特征。云手的動作比較復雜,分解教學后必須將手和腳的動作配合起來,使上下肢協調,里外合一。起勢動作和雙峰貫耳比較簡單、易學就需要采取完整教學法。
3.2 分解教學法
對于動作結構比較復雜,方向、路線變化也比較復雜的動作必須采用分解教學。上肢復雜先分解上肢,下肢復雜先分解下肢。例如二十四式太極拳的轉身搬、攬、捶、左右摟膝拗步,云手都必須進行分解教學,將上下肢分開教,待學生初步掌握分解動作的動作路線和要領后,必須進行完整練習,鞏固、熟練動作的整體本體感覺,不能破壞動作的完整性和連貫性。
3.3 講解法
武術教學中的講解要遠遠復雜于一般教學的講解,武術的講解順序為:講解動作名稱、動作方法、動作要領、完成動作的關鍵點、易犯錯誤以及糾正錯誤的方法,最后講解上肢與下肢及肢體與精、氣、神的整體協調配合。
3.4 示范法
示范法包括示范面和示范的方法。首先要明確示范面。原則是全班學生都能看到:(1)示范面包括正面、鏡面、背面、側面和斜面。正面(鏡面)示范,簡單動作采用正面示范或者鏡面示范。背面示范,復雜動作采用背面示范。側面或者斜面示范,凡是下肢動作采用側面或者斜面示范。示范一般是在隊伍前面的中間位置,人數多時可以讓學生站兩排,教師在隊伍中間。也可讓前排蹲下。(2)示范的方法有正規速度示范、慢速示范和正誤對比示范法。在新動作沒有教授之前,以及動作完全掌握之后采用正規速度示范。其目的是新動作沒有教之前讓學生對動作有一個完整的概念,動作完成之后是讓學生有個標準。新動作開始教學時,應用慢速示范。對于動作結構復雜、方向變化復雜時采用慢速分解的示范。上肢復雜,先分解上肢;下肢復雜先分解下肢。分解之后,千萬要注意完整示范,不要破壞動作的完整性。示范法的原則是,完整示范——分解示范——完整示范。
3.5 領做法
領做法是教師帶領學生進行練習的方法。領做的位置很重要,原則是必須使所有學生都能清楚看到教師的示范動作。結構和路線簡單的武術動作可以用正面(或者鏡面)領做,便于觀察學生動作,例如武術操的動作簡單就可以用正面(或者鏡面)領做。結構復雜,方向、路線變化多端的武術動作,采用背面領做(或者同向)領做,且領做的位置最好隨著動作方向的變化而變化,始終站在動作路線的左前面,使學生都能清晰地看到教師的示范動作,其方法是一邊糾正學生的錯誤動作,一邊改變領做的位置。
3.6 指揮練習法
指揮練習就是口令的應用,主要有武術動作術語加口令指揮、常規速度口令指揮法、慢速口令指揮法、分解口令指揮法和提示法五種方法。武術動作術語加口令,例如:拗弓步沖拳1,用于新授內容,用于動作技能形成的泛化階段。常規速度口令指揮法即1、2、3、4。常規速度口令指揮法用于熟悉動作路線和要領,用于動作技能形成的分化階段。慢速口令指揮法,常用于太極拳的教學,例如: “野馬分鬃”——2。分解口令指揮法就是把復雜的動作分解成幾個簡單部分進行指揮練習,便于學生學習,例如轉身搬、攬、錘,轉身1、搬2、攬3、捶4。提示法是要進行歸納,歸納成幾個容易記的字,在容易錯的地方進行特殊提示,用于動作技能形成的鞏固、自動化階段。
3.7 糾正錯誤法
采用不同的練習方法,相應地,也采取不同的糾正方法。集體練習時,只糾正共性錯誤,分散練習和個別教學時,糾正個性錯誤。在輔導全班練習的時候,采用“抓兩頭帶中間”的練習法。
3.8 攻防結合法
武術不同于其它體育運動項目的本質是技擊,其具有明顯的攻防含義[4]。武術教師應充分認識到這一點,并切實把攻防含義的講解和練習灌輸到武術教學當中。攻防含義的講解可用于新授內容,也可用于復習內容。用于新授內容便于幫助學生明確武術動作要領,規范肢體動作。用于復習內容,幫助學生熟練掌握武術動作要領。更為關鍵的是,攻防含義的講解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但是在攻防練習時,我們必須突出強調武德教育,強調當前武術的功能是強身健體,是傳播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而不是格斗。
[1]周 梅,田錫祥,李 陸. 中哲緯度下中華武術精神之探究[J].武夷學院學報,2015(6):58-60.
[2]王道俊,王漢瀾,主編.教育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244-245.
[3]朱作仁,主編.教育辭典[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78:655.
[4]曾于久.武術本質論[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9(11):5-12.
The Improvement of 24 Styles Taijiquan' Teaching Methods——Martial Arts was Established as Campus' Educational Movement
Zhou Mei
( P.E.Department of Inner Mongolian University, Hohhot Inner Mongolian,010021,China)
The Martial Arts is a sport. But it has complex structure and Changeable route, so its teaching methods are different from other sports .It has special methods and measures for which teacher teaches Martial Arts' professional knowledge, techniques and skills. In the paper, I will carry on the thorough analysis and research to Wushu' teaching method through the literature study, the expert interview and own practice teaching experience.
Martial Arts Teaching Method Morality of Martial Arts Improvement
G85
A
2096—1839(2017)3—0068—02
周 梅(1983~),女,碩士,講師。研究方向:民族傳統體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