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紅軍
(江陰職業技術學院體育部,江蘇 江陰 214400)
江陰市農村3~6歲幼兒體質狀況研究
錢紅軍
(江陰職業技術學院體育部,江蘇 江陰 214400)
本文運用文獻資料法、數理統計法和比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對江陰市3~6歲農村幼兒體質指標進行分析研究,找出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建議,以期為幼兒體質健康發展提供參考。
農村幼兒;身體形態;身體機能;身體素質;體質評級
目前對于幼兒體質研究大都集中于城鎮幼兒,而事實上農村幼兒的數量遠遠大于城鎮,因此對農村幼兒體質狀況的研究具有現實意義。本文以社會經濟發達的蘇南地區江陰市2015年3~6歲農村幼兒體質監測數據指標為依據,通過對其體質現狀分析研究,及時掌握農村幼兒體質發展狀況及變化趨勢,以期為幼兒體質研究和促進幼兒健康成長提供理論數據和參考。
以江陰市2015年3~6歲農村幼兒體質指標(身高、體重、安靜心率、立定跳遠、網球擲遠、坐位體前屈、10m往返跑、雙腳連續跳、走平衡木)為研究對象。
1.1.2 文獻資料法 通過查閱圖書館、檔案館、知網、萬方等相關文章及資料,為本研究提供研究依據。
1.1.2 數理統計法 利用樣本的各測試項目平均數以及體質綜合評級取得的數據,進行相關研究。
1.1.3 比較分析法 通過各年齡段,男女幼兒的身體形態、身體機能、身體素質、體質綜合等方面的數據進行對比分析
身高是反映人體骨骼生長發育和人體縱向高度的形態指標。從表1中可看出,農村幼兒身高平均值總體隨年齡增長而增加,男幼兒變化范圍為101.2~120.9cm,增幅為19.cm;女幼兒變化范圍為101.9~116.7cm,增幅為14.8cm。各年齡段男女幼兒身高平均值明顯增長。
體重反映人體橫向生長的狀況,其中包括圍、寬、重量的指標。從表1可知,江陰市2015年3~6歲農村幼兒體重平均值都隨著年齡增長而增加,男幼兒變化范圍為17.4~27.8 kg,增幅 10.4kg;女幼兒變化范圍為 15.2~20.4kg,增幅 為5.2 kg。男女幼兒各年齡段有明顯差異,男幼兒在5~6歲年齡段間增幅較大,女幼兒在3~4歲年齡段增幅較大。

表1 江陰市2015年3~6歲農村幼兒各體質指標平均數
對各指標結果分析,在身高、體重的生長發育過程中較為正常,隨著年齡增長而增加。同齡段男幼兒身高普遍低于女幼兒,而同齡段男幼兒體重則普遍高于女幼兒。
安靜心率通常是代表幼兒心臟和血液循環系統發育水平的重要指標。由表 2可知,幼兒安靜心率隨年齡增長而逐漸減少,男幼變化范圍為是96.9 ~92.4b/min,變化幅度4.5 b/min;女幼變化范圍為是98.0~93.6 b/min,變化幅度 4.4 b/min。男幼兒各年齡段、女幼兒各年齡段,都有較明顯差異。總體來看,幼兒心血管系統發育隨年齡增長而心率下降,同年齡組男幼兒心血管系統發育狀況優于女幼兒。
立定跳遠是測試幼兒下肢爆發力、彈跳力及全身協調用力的綜合指標。由表 2可知,幼兒立定跳遠平均值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男幼兒變化范圍為45.8~89.4cm,增幅為43.6cm,女幼兒變化范圍為43.1~76.0cm,增幅為32.9cm。男幼兒各年齡段、女幼兒各年齡段,有明顯差異,其中男女幼兒3~4歲年齡段間增幅較大。
網球擲遠是反映幼兒上肢爆發力、腰腹力量及身體協調用力的綜合素質指標。從表 2看出,幼兒網球擲遠平均值隨年齡增長而增加,說明年齡越大上肢爆發力及協調能力越強。男幼兒變化范圍為4.0~6.6m,增幅2.6m;女幼兒變化范圍為2.9~5.9m,增幅為3.0m。男女幼兒都在4~5歲年齡段間網球擲遠平均值增幅最大。性別差異比較方面,除5歲年齡組外,3、4、6歲年齡組同齡男女幼兒有較大差異,男幼在3歲年齡組優勢更為明顯,表明男幼兒在上肢爆發力與身體協調用力素質發展得更好。
坐位體前屈主要測試安靜狀態下軀干、腰、髖等關節的活動幅度,通過這個幅度來反映肌肉和關節韌帶的彈性和伸展性。表 2 數值表明,幼兒坐位體前屈隨年齡增長而呈下降趨勢,這說明隨年齡增長柔韌性越差。男幼兒變化范圍為7.5~5.2cm,降幅為2.3cm;女幼兒變化范圍為10.6~6.7cm,降幅為3.9cm。男幼兒在5~6歲年齡段間降幅最大,女幼兒在3~4歲年齡段間降幅最大。性別差異比較,同齡男幼兒平均值均明顯差于女幼兒,其中在3歲年齡組差異尤其明顯。
10m往返跑主要反映幼兒的反應、靈敏素質和最大的移動速度能力。從表 2 數值發現,幼兒10m往返跑平均值隨年齡增長而用時減少,說明年齡越大反應、靈敏及奔跑能力越強。男幼兒變化范圍為10.7~8.2s,減幅為2.5s,女幼兒變化范圍為10.0~8.0s,減幅為2.0s。男女幼兒均在3~4歲年齡段間減幅最明顯,但男幼兒在5~6歲年齡段間卻出現平均值倒掛現象,應值得重視。
雙腳連續跳主要是反映幼兒下肢爆發力和身體協調性的指標。表 2說明,幼兒出現雙腳連續跳素質隨年齡增長而減少趨勢,說明幼兒的下肢爆發力和全身協調用力是隨年齡增長而加強。男幼兒變化范圍為11.7~5.5s,減幅為6.2s,女幼兒變化范圍為8.7~5.6s,減幅為3.1s。男女幼兒都在3~4歲年齡段間變化幅度最明顯。性別差異比較來看,男女幼兒除了3歲年齡組差異較大外,其余年齡組差異不明顯。
走平衡木指標主要是反映幼兒平衡能力。從表2中發現,幼兒走平衡木測試完成時間是隨年齡增大而減少,說明幼兒年齡越大平衡能力越好。男幼兒變化范圍為26.8~6.3s,減幅為20.5s;女幼兒24.6~6.2s,減幅為 18.4s。男幼兒在 3~4歲年齡段間變化最明顯,女幼兒在3~5歲年齡段間變化較明顯,但男幼兒在5~6歲年齡段間出現指標均值倒掛現象,分析原因有可能是5~6歲男幼體重增幅過大有關系。性別差異比較來看,表明男幼兒平衡能力生長發育情況好于女幼兒。
總體來看,江陰市2015年3~6歲農村幼兒身體素質指標是上下肢爆發力、速度能力、靈敏協調素質和平衡能力均隨年齡增長而增加,柔韌素質能力則隨年齡增長而下降。男女幼兒分別在各年齡組間下肢爆發力、身體協調及平衡能力素質發展較好較快,體現上肢爆發力、速度及靈敏素質發展情況一般,而柔韌素質發展情況則不太理想。

表2 江陰市2015年3~6歲農村幼兒各項體質指標平均數

表3 江陰市2015年3~6歲農村幼兒體質綜合評級統計結果
據《國民體質測定標準手冊》(幼兒部分)標準,等級分別為不合格(<20分)、合格(20~27分)、良好(28~31分)和優秀(>31分)。從表3來看,各年齡組總體呈現出合格率占比很高,不合格率占比偏高,良好率占比偏低,優秀率占比很低的現狀。從男幼兒各年齡組來看,在3歲年齡組、6歲年齡組情況最不容樂觀,不合格率都很高,分別為35.00%和25.00%,良好率也很低,分別為5.00%和3.00%,優秀率則各自為0。在4、5歲年齡組來看,男幼兒體質綜合評級所占比率還相對較為均衡合理。從女幼兒各年齡組來看,體質綜合評級占比除了4歲年齡組比例較均衡外,其余各年齡組都不太理想。女幼兒3歲年齡組優秀率為0;5歲年齡組合格率占比太高,為90.09%,良好率占比偏低,為9.9%,優秀率則為0;6歲年齡組不合格率太高,為25.00%,良好率偏低,為1.66%,優秀率也為0。從男女幼兒同齡比較來看,3歲年齡組男女幼兒合格率較為接近,分別占比為60%和75%,但在不合格率上男幼兒明顯比女幼兒高,為35%和12.5%,男幼兒良好率亦比女幼兒低,為5%和12.5%;4歲年齡組男女幼兒占比差別不大,但男幼兒不合格率比女幼兒低些,為8.33%和14.28%;5歲年齡組來看,男幼兒綜合評級占比較合理,女幼兒合格率占比太多,為90.09%,不合格率和優秀率則為零;6歲年齡組男女幼兒在優秀率上都為零,不合格率都較高,都是25%,而良好率也都偏低,分別為3%和1.66%。
總體來看,江陰市2015年3~6歲農村幼兒綜合評級結果是不合格率偏高、良好率偏低、優秀率很低,合格率占最大比例的狀況,說明農村幼兒的身體形態、身體機能和身體素質情況不容樂觀。
江陰市農村物資生活條件優越,在幼兒飲食結構方面偏高脂高熱量,缺乏均衡合理的營養結構。相關衛生部門應加強幼兒家長科學育兒觀的學習和引導,改變這種不良的育兒習慣。
各個幼兒園硬件設施及師資水平參差不齊,缺乏指導幼兒進行科學體育鍛煉的知識和能力,此外幼兒園在體育課程設置方面也不太科學合理。相關政府部門應重視幼兒體育教育,改善幼兒園軟硬件條件,讓幼兒的體質鍛煉得到有效保障,從而提高幼兒的健康體質水平。
幼兒家長、幼兒園、小學及教育主管部門等應改變“重智輕體”的教育觀念,多增加些體育鍛煉課程及時間,讓幼兒有更多的時間享受體育活動帶給他們的快樂,促進體質健康成長。
[1]陳明達,于道中.實用體質學[M].北京:北京醫科大學,中國協和醫科大學聯合出版社,1993:87,157.
[2]劉建偉.保定市3-6歲城鎮幼兒體質現狀的研究[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12.
[3]汪海兵.浙江省3-6歲幼兒體質現狀及影響因素研究[D].浙江:浙江師范大學,2011.
G804.49
A
1674-151X(2017)18-049-03
投稿日期:2017-07-02
錢紅軍(1974—),講師,碩士。研究方向:體育人文社會學。
10.3969/j.issn.1674-151x.2017.18.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