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春,陳 馨
(福建省寧德第一中學,福建 寧德 352100)
基于高中生體育需求的選項教學實施方案研究與實踐
——以寧德第一中學為例
陳 春,陳 馨
(福建省寧德第一中學,福建 寧德 352100)
本文運用文獻資料法、實驗法、問卷調查法和數理統計法等研究方法,對福建省寧德第一中學高中體育與健康課選項教學實施方案進行研究與實踐,旨在總結出更為實用與完善的高中體育與健康課選項教學實施方案,為更好實施高中體育課選項教學提供參考。
體育需求;選項教學;實施方案
高中新課程標準的實施,提出了新的體育教學模式——體育課選項教學,旨在更好地為終身體育服務。選項教學作為體育課程改革的一個亮點,它不僅是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對普通高中的教學要求,也代表著未來的發展趨勢。選項教學從終身體育的發展需要出發,從興趣教學入手,是對學生進行健全的人格教育、身體教育為目標的一種體育教學理念。
福建省于2006年開始實施高中《體育與健康》新課程標準。福建省寧德第一中學作為省級高中新課程實驗樣本校,體育課率先開展了高中體育新課程改革實驗,經過多年的課改實踐,取得了較好成效,總結出了福建省寧德第一中學實施高中體育選項教學的方案。本文通過對福建省寧德第一中學已總結的實施選項教學方案進行實踐,并調查分析福建省寧德第一中學模塊選項教學中顯示出的優越性和存在的一些問題,探討解決問題的對策,以期為更好地完善和實施體育課程模塊選項教學,為普通高中更好實施高中體育課選項教學提供參考與借鑒。
基于高中生體育需求的選項教學實施方案。
1.2.1 文獻資料法 查閱和學習高中體育課程改革的相關文獻與資料,提高對高中體育課程改革的認識,轉變教育教學觀念。
1.2.2 實驗法 采取單組實驗前后(方案實施前后)比較,實驗時間:2013年9月至2016年5月。實施已總結制定的《高中體育與健康課選項教學實施方案》,并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研磨與完善。
1.2.3 問卷調查法 以福建省寧德第一中學2011級高中新生13個班727人為調查對象,其中男生294人,女生433人。高一年發放問卷727份,回收有效問卷701份,回收率96.4%;高三年發放問卷723份,回收有效問卷699份,回收率96.7%。通過教學觀察記錄及與學校的體育教師進行教學交流,對部分學生進行訪談交流,了解相關情況。
1.2.4 數理統計法 采用Excel 2012對問卷調查數據進行統計處理。
高一年級(共13個班)作為實驗的對象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對學生興趣愛好、師資、場地、器材分析后,高一年第一學期設置了田徑必修項目和籃球、排球、足球、健身操及羽毛球等5個項目(6個模塊)作為選修項目。采用學生報名結合學校統籌安排的形式進行選項編班,4~5個行政班分為一組,學生按選項報名后模塊分班上課,由教務處協調排課,根據教師特長合理安排相應項目實施模塊選項教學,同一項目實行集體備課,單元設置方案設計在水平五,目標以教學模塊為單位實現,學習中實行分層遞進的組織形式。(表1)
表2調查表明,高一年只有61.1%的學生是按照自己的特長愛好選擇項目,到高三年則提高了19.1%;高一年有70.5%的學生是隨大流,到高三年則下降了22%,余下選擇的是器材場地、學習的難易等。因此,經過3年的高中模塊選項學習,學生逐漸形成一定的體育愛好或具備一定的體育基礎技能。
高三學生的調查問卷表明,對“選項教學能否激發對體育活動的興趣”這一問題的反饋情況看出,只有16.2%的學生明確認為不能激發對體育運動的興趣。而“選項教學是否能滿足你對感興趣的運動項目的需要”這一問題的統計看出,有72.1%的學生做出了肯定的回答。從以上兩點可以看出,模塊選項教學在培養和激發學生對體育活動的興趣這一點上是起著肯定作用的。從對學生進行與初中的體育教學模式比較后上課滿意度的調查看,有89.2%的學生回答滿意。可以看出,學生認為模塊選項教學比初中的教學形式要好,7.7%的學生認為各有所長,只有2.1%的學生回答不滿意。
從表3可以看出,在回收的699份調查問卷中,有453人認為自己在運動技能和身體素質方面的提高幅度較大,占總調查人數的64.8%;有167人認為自己在運動技能和身體素質方面的提高幅度一般,占總調查人數的23.9%;有78人自己在運動技能和身體素質方面的提高幅度不大,占總調查人數的11.2%。
從學生的課堂表現與學生交談和調查問卷等方面的結果顯示,大多數學生都在體育課選項教學運動中獲得了比傳統上課形式更多的成功體驗。其中,高三年級學生問卷調查數據表明,有593人認為在體育課選項教學運動中,獲得更多的成功體驗,占總調查人數的84.8%;只有57人不認為獲得更多的成功體驗,占總調查人數的8.2%;還有49人持不知道態度,占總調查人數的7.0%。在問卷調查的同時進行了學生交談訪問,結果發現,學生對在學習和運動中的成功體驗多是來自于在自己愛好和成績突出的運動項目上。

表1 寧德一中高中3年開設選項模塊計劃 n=136
3.1.1 高中體育課程實施模塊選項教學滿足學生運動需求的優勢明顯。根據學生實際需要和興趣愛好,對某一教材進行較長時間的系統學練,使學生的運動技能不斷提升,并在學習和比賽過程中獲得成功體驗,可有效地促進學生體育興趣的鞏固和發展,為終身體育奠定良好的技術基礎。
3.1.2 對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模塊選項教學充分體現興趣是最好的教師,技能是興趣的基礎,自主式學習得以充分發揮,學生對技術和專項素質的學習更加積極主動,讓學生在學練中鍛煉了身體。
3.1.3 實施選項教學的授課方式,有利于充分發揮體育教師的專業技能特長。同一興趣愛好的學生一起學習,有利于體育教師組織教學和對學生進行有效指導;同時模塊選項教學增加了不同班級同學間接觸和交流的機會,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協作能力和增強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

表2 學生選項報名的動機 %

表3 運動技能和身體素質提高幅度的調查 %
3.2.1 加強對學生的選項指導,避免選項的盲目性。高一學生確定個人選項的方法要靈活,一定時間內允許重新選項,要保護學生積極選項的體育熱情。對此,福建省寧德第一中學規定,在高一年每位同學應該進行必修必學模塊(田徑)和3個不同項目的必修選學的學習,使學生對各運動項目的特點和體育學習的目的性都有較為客觀和明確的認識,逐步讓學生的選項更加合理化。
3.2.2 加大對體育場地和器材設施的投入,盡力滿足新課程改革的需要。對此,福建省寧德第一中學新建了4塊羽毛球場地,添置了花樣跳繩、軟式壘球等新興項目的器材。
3.2.3 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認真貫徹區別對待的原則,使教和學更有針對性。對技術基礎弱的學生教一些比較基本的技術,對基礎好的學生則要把握細節問題,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式的不同小組合作學習,使學生能夠在同一項目中根據自身技術掌握情況來選擇不同層次的學習模塊。對此,福建省寧德第一中學采取在項目相同的2個選項班中實行分層教學,或相同項目不同模塊的輪流式教學,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學生“吃不飽”和“吃不了”的問題。
3.2.4 模塊選項教學對教師的專業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應不斷地學習提高專項技術水平以適應學生發展的需要。對此,福建省寧德第一中學鼓勵教師通過網絡自學和培訓,掌握新興項目,以開設有花樣跳繩、軟式壘球、校園定向等學生感興趣的運動項目,滿足學生選擇。
[1]鄭旭敏,俞軍,陳雪峰,等.高二體育課分項教學的實踐與研究[EB/OL].校本教研網,2006 .
[2]陳春.高中體育課選項教學學生報名程序與調控[J].體育教學,2008(1):25.
[3]王智杰.如何做好高中體育選項課的前期準備工作[J].體育教學,2008(3):19.
[4]余立峰.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選項教學組織形式實踐探索[J].體育教學,2008(10):21-22.
[5]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訂《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實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G807.3
A
1674-151X(2017)18-073-03
投稿日期:2017-07-15
陳春(1967—),高級教師,福建省特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學校體育教學。
10.3969/j.issn.1674-151x.2017.18.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