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萌
(安徽師范大學體育學院,安徽 蕪湖 241002)
中考體育籃球項目之運球訓練探析
曹 萌
(安徽師范大學體育學院,安徽 蕪湖 241002)
籃球運球過障礙物是諸多地市中考體育考試自選項目之一。本文采用專家訪談法和文獻資料法等研究方法,并結合自身在中考體育培訓機構多年的籃球訓練經驗,對中考體育籃球項目訓練要點、運球的方法、移動步法、易犯錯誤進行了探析,并總結練習口訣,以期提高籃球運球過障礙物的訓練效率和成績。
中考體育;籃球;運球;訓練
1.1.1 原地運球節(jié)奏 原地運球是籃球項目的基本功,分為原地單手運球和原地體前變向運球。以右手運球為例,原地單手運球時左腳在前,右腳在后,開立成弓步,左手不運球,平舉屈肘向前頂,右手以手腕為軸壓撥運球,此過程中應注意:(1)球的按拍點應在籃球的正上方;(2)運球高度始終保持在腰部附近;(3)球的位置在身體的側前方。原地體前變向運球時,兩腳平行開立與肩同寬,屈膝微蹲,右手按拍籃球的右側上方,向兩腿間中間點推送,球反彈至左手,左手按拍籃球的左側上方,向兩腿間中間點推送,球反彈至右手,如此反復。運球過程中應注意:(1)球的按拍點在籃球的兩邊側上方;(2)運球高度在膝蓋上方;(3)球的位置在身體的正前方;(4)人的重心隨著球的移動而移動。原地運球節(jié)奏主要強調做基本功時手對球的下送和上迎,即壓腕和頂腕。
1.1.2 行進間運球節(jié)奏 行進間運球分為行進間直線運球和行進間變向運球。行進間直線運球時身體放松,自然向前跑動,以肘關節(jié)為軸,下壓撥球時主動送肩,跑動2步運1次球,此過程中應注意:(1)球的高度始終保持在腰部附近;(2)按拍點在籃球的后上方;(3)球保持在身體的側前方。行進間變向運球時跑動路線為折線,右腳主動蹬地變向,右手按拍籃球的右側上方向指定落點推送,蹬地時重心壓低,身體向左側偏移,快速跑動3步換左手按拍籃球的左側上方,左腳蹬地向右偏移,如此反復。運球過程中應注意:(1)球的按拍點在籃球兩邊的后側上方(2)運球高度在膝蓋上方;(3)腳步移動要迅速。行進間運球節(jié)奏主要強調運球與腳步的協(xié)調配合,跑動時2步或3步運1次球,先緩慢跑動,熟練后逐漸加快速度。
即腳步的快速移動。需先增強腳踝力量和腿部力量,可以進行原地蹲起、左右腳蹬地跨步、徒手繞桿跑和短距離直線往返跑等練習。由于中考籃球項目繞桿全程距離在40m左右,所以初學者可以發(fā)展40m快速跑能力。
此方法適用于零基礎或者接觸籃球時間較短的中學生。起點至第1根桿右手運球2次,后面每3根桿之間運4次球,節(jié)奏為右右左左或右右左右,即右手2次運球換左手2次運球或右手2次運球換左手1次運球再換回右手運球。過桿變向的第1球都要積極地往中心點壓,第2球往下一根桿子的側面壓,到達轉彎時右手運球2次,返程每3根桿之間節(jié)奏同上,最后1根桿至終點右手運球1次,見圖1。
此方法適用于籃球基礎較好的中學生。起點至第1根桿右手運球2次,后面每3根桿之間可再減少1次運球,節(jié)奏為右2左1,即右手2次運球換左手1次運球,同時每1球的落點要在原落點基礎上再向側前方延伸一些,到達轉彎時右手運球2次,返程每3根桿之間節(jié)奏同上,最后1根桿至終點右手運球1次,見圖2。
此方法適用于籃球基礎很好的中學生。起點至第1根桿右手運球2次,后面每3根桿之間運球2次,節(jié)奏為右1左1,即右手運球1次換左手運球1次,同時每球的落點都要靠近下1根桿,到達轉彎時運球2次,返程每3根桿之間節(jié)奏同上,最后1根桿至終點右手運球1次,見圖3。
在起點處要保證到達第1根桿時外側腳在前,即右腳在桿子側面。如果學生4步跑動到第1根桿,就右腳在前;如果5步跑動到第1根桿,就左腳在前。這樣在進入過桿時外側腳可快速蹬地,內側腳可積極向前跨步進行變向,從而加快過桿速度。
2桿間過桿時,外側腳到達桿子側面需主動內扣向內側蹬,如學生運球2次就跑動5步,5步為小步跑動,頻率稍快,如運球1次就跑動3步,3步強調速速快,步幅大,始終要保證到達下1根桿子時外側腳在前,這樣過桿時外側腳向內側蹬地變向的連貫性更好,速度更快。
進入轉彎時,右腳為外側腳,為克服離心率,重心要降得更低,轉彎運球2次跑動4步,每2步的節(jié)奏為左1大步右1小步跟上,轉彎結束仍然保持外側腳內扣在前,此時整個身體已經轉動過來,面對著返程方向。
到達最后1根桿時右手運球,外側腳在桿子的側面,此時右手按拍球的后上方全力向正前方推球,切記角度要大,同時外側腳快速蹬地向前跑動4/5步追球并沖過終點。

圖1 基礎法示意圖

圖2 加強法示意圖

圖3 沖刺法示意圖
學生剛開始練習籃球運球時都會出現(xiàn)手腕緊張,手指僵硬,找不到運球節(jié)奏,最明顯的就是可以聽到掌心拍擊球時發(fā)出的擊打聲。掌心拍球時,球的方向和落點很難掌控,加大了運球難度。糾正方法:運球時五指要放松,自然張開包住球,掌心空出,用指根以上部位觸球,中間3根手指主要發(fā)力,其他2根手指控制球的方向,配合頂腕和壓腕的節(jié)奏去按拍球。初學者可先做徒手練習,壓腕頂腕配合手的下送上迎,熟練后再進行有球練習。
低頭運球是大部分學生的通病,主要是練習太少,球性不夠熟悉和最初練習基本功時沒有得到正確引導。低頭運球不僅容易撞桿犯規(guī),而且速度大打折扣。糾正方法:練習運球時先讓學生看球運一段時間,培養(yǎng)球性。熟練后,在其身前放置不同顏色的標志盤或不同的數(shù)字,要求學生在運球時回答出標志盤顏色或數(shù)字,并在之后的練習中逐步拉開標志盤或數(shù)字與學生的距離。
部分學生在行進間運球時總會出現(xiàn)球在身體正前方,讓著球跑的情況,導致在運球過桿時球總是打到膝蓋或者腳踢到球。球落點錯誤既會造成籃球滿場跑,還會延長運球時間。糾正方法:行進間運球時先練習直線跑動,可沿著籃球場邊線運球,人在邊線內要保證球在邊線外側且球始終在身體的側前方向,先走動運球,再慢跑運球,最后快跑運球,層層遞進,逐漸加速。熟練后再進行折線跑動,速度同樣由慢至快,不論運球路線如何改變,球依然在身體的側前方向。
學生做原地單手運球時要求按拍籃球的正上方,轉換成行進間運球時很多學生還是按照之前的思路按拍,導致運球向前性不足。拍球位置錯誤會增加運球數(shù),從而延長運球時間。糾正方法:在練習時給學生同樣一段距離,規(guī)定運球數(shù),右手運過去換左手運回來,每個輪次減少1個運球數(shù),如距離10m,最開始運球8次,每輪減少1次,直至運球數(shù)為3個,隨著運球數(shù)的減少學生會發(fā)現(xiàn)運球次數(shù)越少球的角度越大,按拍球的位置不在正上方,而在球的后上方。
學生在行進間運球時由于手對球的力量控制不夠準確,所以球的高度忽高忽低,身體重心也隨之忽起忽落,球離地面的高度越高,落地所需的時間就越長,球的可控性就越差,身體重心的高起低落影響了學生速度的向前。運球高度錯誤會降低運球速度,影響運球節(jié)奏。糾正方法:在行進間運球前,進行基本功練習時,可練習高運球銜接低運球,高運球運到胸口附近,低運球運到膝蓋附近,逐漸掌握不同高度需要的不同力量,如此反復練習,待球性熟練再進行行進間運球。
適用于起點線,在正式進入運球狀態(tài)前,目光平視前方,雙手抱球收于胸前,雙腳前后開立,微蹲屈膝,重心下降,后腳腳后跟離地,為起跑蹬地加速做準備。
適用于起跑后迅速擺脫靜止狀態(tài)和過桿時快速進行變向。起跑后通過腳和小腿不斷地蹬伸獲取加速度,從而提高全程的初速度;過桿時主動降重心,外側腳蹬地,身體向內傾斜,可加快過桿時的速度,節(jié)約時間,從而提高考試成績。
適用于2桿間過桿時,手持球按拍球的后側上方將球往指定落點推送,人快速跑動去追球,手主動去夠球,加快過桿速度。
適用于最后5m至終點線,經過最后1根桿時,先按拍球的后上方把球大角度向終點方向按拍,然后快速跑動追球沖過終點。
籃球運球的快速性和穩(wěn)定性在動作正確及基本功扎實的基礎上,通過不斷地練習獲得。練習時應遵循循序漸進原則,根據中學生不同的籃球水平依次采用基礎法、加強法和沖刺法,切不可急功近利。練習全程時可采用先分段練習,再全程練習,發(fā)現(xiàn)不足之處再分段練習,糾正后再全程練習的方法,這樣運球效率大大提高,運球成績會越來越好。
[1]劉杰,王正芳.“12-34”教學法在初中女生籃球障礙運球教學中的實踐與研究[J].青少年體育,2012(1):76-78.
[2]祁鋒.籃球運球中常見錯誤動作分析及其糾正方法[J].運動,2014(2):116-116.
[3]張成,高云鵬,寧龍.對初二女生中考籃球運球實施推、追、夠訓練實驗性的研究[J].青少年體育,2013(4):77-79.
G841
A
1674-151X(2017)18-081-03
投稿日期:2017-07-17
曹萌(1993—),碩士。研究方向:籃球教學理論與實踐。
10.3969/j.issn.1674-151x.2017.18.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