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夢琦
全民健康與全面小康的思考
陶夢琦
為進一步加強全民健康,促進全面小康社會建設,針對我國居民健康發展現狀及出現的問題,結合全面小康社會建設中,全民健康與全民健身之間的關系,并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要求,提出增強全民健康,促進全面小康社會建設的實現路徑:加強健康教育,普及健康生活;提高社會管理能力,優化健康服務;加強法制建設,完善健康保障;強化政府領導,發展健康產業;鼓勵,推動人民群眾健康消費,發展健康產業。 關鍵詞:全面小康;全民健身;實現路徑 Abstract: In order to further strengthen nation-wide health and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a well-off society in an all-round way, this paper fac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residents in our country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ational health and the nationwide fitness program, and offers the following path: to strengthen health education, popularize healthy life; to improve social management capacity, optimize health services; to strengthen the legal system, improve health security; to strengthen government leadership and develop health industry; to encourage and promote people's health consumption and develop health industry. Key words: national health; comprehensive well-off; national fitness; path
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健康是人全面發展的基礎,關系千家萬戶”,十八大報告進一步指出,“健康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必然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
小康一詞,出于中國古代的《詩經》“民亦勞止,汔可小康”之中,指的是儒家思想所向往的一種政教清明,人民安居樂業的社會局面。隨后,在《禮記·禮運》:“如有不由此者,……是謂小康”之中得到系統闡述,指的是家庭略有資財不愁溫飽。小康一詞被眾所周知,是鄧小平同志在改革開放規劃中國經濟社會時,提出“四個全面”的戰略構想,其中第一個全面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健康一詞,源自日本,是生命體的一種動態平衡,是生物生存、發展的整體狀態。健康取決于多種因素:遺傳,自然環境和工作環境,生活方式,運動,醫療服務水平等。聯合國衛生組織將促進健康的主要因素分為四大類:遺傳因素,環境因素,醫療因素,個人生活方式因素。其中,個人生活方式因素對健康影響最大,約占比50%。遺傳和環境因素次之,分別約占比20%,醫療因素對健康的影響最小,約占比10%。
健康是人生存發展的基礎,是全面小康社會建設的前提,是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保障。只有實現全民健康,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愿望才能變成現實。
近年來,隨著改革的深入,城市化,工業化進程的加快,人與自然,社會的和諧關系出現了破缺,很多的健康問題開始浮現,現階段來講,我國居民健康水平總體良好,但健康形勢依然嚴峻。
2.1 我國居民健康水平逐步提高
居民健康水平的衡量有三個重要指標:人均預期壽命、孕產婦死亡率和嬰兒死亡率。2010-2014年期間,孕產婦死亡率由30.00/10萬降至21.70/10萬,嬰兒死亡率由13.10‰降至8.90‰, 產婦死亡率和嬰兒死亡率孕均大幅度下降,2015年,我國人平均壽命已達到76.34歲,居民健康水平逐步提高。
2.2 我國居民健康形勢依然嚴峻
2010-2014年期間,我國入院人數由14173.55萬人增至20441.18萬人,醫療衛生機構診療人次由58.38億次增至76.02億次,醫院病床使用率由86.70%增至88.00%,城市傳染病(不含呼吸道結核)死亡人數占總死亡人數的比重由0.72%增至1.08%,城市心臟病死亡人數占總死亡人數比重由20.88%增至22.10%;農村傳染病(不含呼吸道結核)死亡人數占總死亡人數的比重由0.66%增至1.19%,農村心臟病死亡人數占總死亡人數的比重由17.86%增至21.68%,居民健康形勢非常嚴峻。此外,影響居民健康的環境污染問題,食品安全問題,貧困人口實現脫貧問題以及人口老齡化問題也亟待解決。
一是醫療衛生服務供給不足。2004-2013年,入院人數由0.67億人增長到1.92億人,增長了187%,年診療人次由39.91億人增長到73.14億人,增長了83.26%。另一方面,2014年,民營床位數占比不足1/5,診療人次占比僅為10.9%,入院人數占比僅為12.7%,醫療服務與群眾需求之間還存在很大的差距。
二是健康服務體系不夠完善。我國健康服務業尚處于起步階段,規模小,服務體系不完善,監管體制不夠健全,沒有完善的標準和體系。隨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推進,群眾多層次多樣化的健康需求將進一步釋放,資源短缺,結構布局不合理問題將進一步凸顯,各健康事業之間未形成有效合力,缺乏溝通與銜接,以健康教育、健康促進和健康管理為主要手段的預防控制模式尚未完全建立。
三是運動健身設施的匱乏。以廣場舞為例,自2008年北京奧運會以來。運動增強體質,增進健康的觀念深入人心,公園里,廣場上,街道邊,社區活動點,都能目睹中老年人的運動健身的身影,健身需求之廣,甚至一度出現堵塞交通,占用商業場地,擾民等事件,這不禁讓我們反思群眾運動健身的保障措施上是否到位,場地設施,體制建設,需求供給等是否滿足。1992年世界衛生組織就提出健康的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平衡。把適量運動作為工作的重點之一,運動場地設施建設同時成了保障群眾健康生活的任務之一。
4.1 加強健康教育,普及健康生活
開展健康教育活動,進行健康知識的宣傳推廣,深入學校、社區、基層組織開展文化教育、康復保健,醫療衛生,全民健身等相關工作,讓健康理念深入每個人的心中,提升人民群眾的健康意識。廣泛開展全民健身運動,引導人們積極參與強身健體的活動,做好學校體育,群眾體育,社區體育的工作,提高人們群眾對全民健身工作的重視程度,培養人們的體育鍛煉的興趣和習慣,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人人健身,人人參與,人人健康,人人幸福的健康環境,提升全民健康素養,推動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
4.2 提高社會管理能力,優化健康服務
強化公共衛生服務水平,加強慢性病防御工作,完善傳染病檢測工作,完善健康宣傳,管理,服務的工作機制,認真落實以人為本、健康為先的理念,構建與居民健康需求相匹配的健康服務體系。加強基層健康服務工作,健全基層組織,加強體醫結合,大力培育基層全民健身組織,重視人才隊伍建設,完善用人機制,優化健康服務。
4.3 加強體制建設,完善健康保障
健全醫療保障體系,整合城鄉居民醫療保障服務工作,完善醫保政策,嚴格落實醫療保障制度,促進健康管理服務的發展,大力發展健康服務業,不斷提升服務供給水平,落實與人們需求相匹配的健康服務體系。加強群眾體育工作、體育社團、場地設施等管理工作,建立科學嚴謹的健康服務體系,強化各部門的協調配合,保證各項規章制度的貫徹落實,構建有利于健康生活的自然環境,社會環境。
4.4 強化政府領導,建設健康環境
開展城鄉環境衛生的整治行動,統籌治理城鄉環境衛生問題,開展健康學校建設,健康社區建設,健康城市建設,把健康融入社會發展中來,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開展保護環境的防治工作,加強食品安全的監督工作,強化全民健康意識。加強政府對健康產業的資金投,完善環境醫療衛生,文化教育,體育等領域發展。
4.5 鼓勵,推動人民群眾健康消費,發展健康產業
隨著全面小康社會建設的不斷深入,居民生活水平在不斷提高,健康意識也不斷增強,居民消費需求和能力大幅度提高,追求高品質健康生活已成為一種新的生活方式,發展健康產業,尤其是健身休閑運動產業,已迫在眉睫。鼓勵發展健身俱樂部,健身活動組織,引導全民健身,積極推進旅游、文化、體育、養老等領域融合,利于推進全民健身事業蓬勃開展,全民健康國家戰略更好的實施,是順應社會發展趨勢,提高全民健康,推進全面小康社會建設重要舉措。
[1] 李滔,王秀峰.健康中國的內涵和實現路徑[J].衛生經濟研究,2016,345(1).
[2] 安宏,文曉晉,譚翊.全民健康與全面小康的沉思[J].法制與社會,2008.
[3] 胡鞍鋼,方旭東.全民健身國家戰略:內涵與發展思路[J].體育科學,2016,36(3).
[4] 任學峰.“健康中國2020戰略研究報告”對我國健康教育事業發展的幾點啟示[J].chinese journal of health educcation,2014.
[5] 國務院.國務院關于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13]40號)[Z].2013-9-28.
[6] 國務院.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國發[2014]46號)[Z].2014-10-20.
[7] 韓丹,楊士寶.關于“全民健身”納入“全民健康生活方式”的思考[J]體育與科學,2008,29(1).
Consideration on National Health and All - round Well - off Society
Tao Mengqi
陶夢琦 (1993-),女, 在讀碩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 體育教育訓練學 。
廣州大學體育學院,廣東 廣州 510006 Physical Education Department of Guangzhou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006, Guangdong, China.
G812
A
1005-0256(2017)02-0108-2
10.3969/ j.issn.1005-0256.2017.02.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