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一品
(南方科技大學 廣東深圳 518055)
慕課對現代高校體育教育的影響
趙一品
(南方科技大學 廣東深圳 518055)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互聯網、信息化、大數據等現代化概念開始深入人心,也在不斷影響著人們的學習和生活,人們開始關注互聯網在知識傳遞、技能獲取等方面的功能。近幾年,慕課的出現及快速的傳播,給傳統教育帶來了新的沖擊,也給高校教育帶來了新的思路。這種新的思路是否能夠順應民心,達到預期的效果,并完成高校教育的目的,值得我們進一步的理解和分析。本文將對慕課及高校體育教育進行淺薄的分析,旨在給慕課下的高校體育教育提供一個嶄新的視角。
慕課 高校 體育教育 影響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來臨,互聯網技術的深入人心,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互聯網在知識傳遞、技能獲取等方面的功能。人們對現代化教育有了新的概念,對學習途徑和學習方法有了新認識。慕課順應時代的要求,應運而生,并迅速的傳播開來。
“慕課”一詞起源與美國,是MOOC的諧音,其中“M”代表Mas sive(大規模),第二個字母“O”代表op en(開放),第三個字母“O”代表 Online(在線),“C”則代表Course(課程),即大規模開放在線課程[1]。2008年第一門慕課的產生,到2012年edX、Udacity和Coursera3大慕課平臺的出現,僅用了4年的時間。發展之快,速度之驚人,范圍之廣都是人們始料未及的。
近幾年,慕課之所以發展迅速、深得人心,完全得益于大規模、開放性的特點。慕課開創了一個在全球范圍內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出入的沒有圍墻的大學課堂,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封閉大學課堂向開放、共享的時代轉變[2]。慕課沒有任何限制,無論你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任何國家,受過何等教育,現處什么年齡,只要你想學習,就可以通過電腦、網絡聆聽到世界名師的一流課程;同時,“在線”是慕課主要傳播途徑和方法。現如今,生活中的任何事情,都已經離不開互聯網的幫助。介于人們對互聯網的依賴,慕課必然成為人們日常學習和獲取知識的不可或缺途徑,并改變人們的學習習慣,讓人們獲取知識更加時效,更加快捷,更加方便。
傳統高校對體育教育方面,出現了重運動技能,輕運動理論的現象,慕課的出現,彌補了這方面的不足。體育教師可以將體育人文等方面的知識,放入慕課當中,讓學生自主學習,不僅加寬了學生對體育教育的理解,也對運動技能的培養提供了輔助作用。例如,在慕課中加入運動活動中受傷的應急處理;體育運動中心肺功能運行機制;運動中有氧運動和無氧運動的區別等。學生會根據日常體育活動中遇到的具體情況,在慕課中找到合適的答案,并能在體育課中和體育教師進行合理的討論。慕課讓體育教育的內容更加豐富,讓體育精神的傳授更加豐滿,讓奧林匹克精神更加深入人心。
高校體育慕課內容展現應該是多樣的,其中包括足球運球的練習方法,籃球肩上投籃的技術要領,網球截擊錯誤糾正,游泳換氣的注意事項等。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針對自己的喜好,有重點的進行學習。畢竟體育老師在課堂上教授的時間和內容都是有限的。學生可以充分發揮自我的主觀能動性,自主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項目。
眾所周知,傳統體育項目是近些年高校體育建設的著重關注點,一直受到高度的重視。但是傳統體育項目有其地域性的特點,受到當地文化的制約,發展起來較為緩慢。例如中國的傳統項目武術。拳種、器械、門派多種多樣,底蘊深厚;又如中國南方的舞獅,有著濃厚的地域特點。大學生對這些傳統文化的神秘感和神圣感充滿了興趣,但是這些項目由于其地域性,不能在全國高校體育建設中大面積的體現,這必然會造成傳統體育文化的流失。慕課的出現,將傳統的體育項目更好地推上了互聯網平臺,也使大學生有了更多的途徑去了解、學習中國的傳統體育項目。
體育教育的最終目的,是把學生拉到運動場上,讓學生的體能有所提升,運動技能有所掌握。在運動中健全學生的性格,培養學生的品德、陶冶學生的情操。體育教師傳授知識技能時,更多應該是面面相授,讓學生能夠觀察到體育教師的肢體語言,能夠聆聽到體育教師的聲音,能夠觀看到體育教師的面部表情,更多的應該是一來一往的“實戰、交流”。針對體育這門實操性較強的課程,慕課顯的略微有點力不從心。
慕課的學習過程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但是,是否每個學生都能像老師所希望的那樣自覺、主動的對幕課內容進行學習。經過慕課這幾年的實施情況來看,大量學生參與了對慕課內容的學習,但學習較果不好。不能按照老師的設想,有序的完成對某門課程的學習。最終,不能通過課程考核。整個過程缺乏教師的監督,學生的惰性很快展現出來。
慕課固然好,但其制作過程太長,教師需針對同一個知識進行反復的錄制,以追求其信息和動作的完整性。制作時間的加長必然會增加制作的成本。一個好的慕課的出爐,背后不僅僅是一名體育教師的努力和付出,而是一個慕課制作團隊的精誠合作。作為一名高校體育教師,花大量的時間和財力,制作一個完整的慕課內容,其可行性,值得人們深思。
作為一名高校體育教師,要正確的看待慕課,合理利用慕課,充分發揮慕課給體育教育帶來的優勢,利用學校強大的體育教育資源,制定適合學生學習的慕課內容。要發揮體育教師的潛能,給體育教師施展才能的平臺,不能盲目的跟從,合理開展,引進慕課,并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
對高校體育教育的教學內容和結構進行重新的審視,借用慕課的大潮,制定更加合適的教學結構,使高校體育線下教學與慕課相結合,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慕課進行學習,豐富學生互聯網慕課的內容,增加線上、線下的交流和溝通。線上、線下考核“雙管齊下”。
培養學生在網上學習的習慣,要強化學生對慕課的正確認識,教會學生如何合理通過慕課進行學習,將慕課中學習到的知識運用到實踐中,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自主學習,不僅要培養學習的運動技能,更要加強體育團體意識的培養,增進學生之間的溝通合作,最終達成終身體育的教育思想。
[1]李曉東.“慕課”對高校教師教學能力的挑戰與對策[J].南京理工大學學報,2014(3):75-76.
[2]金佳.關于高職院校建設“慕課”的思考[J].會計教育,2017(1):102-103.
[3]金成平.基于SWOT視角下對我國體育慕課發展的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7(3):172-173.
[4]李旻晶.“慕課”對我國高等教育的影響研究[J].創業人才與教育,2017(1):155-156.
[5]周龍軍.關于慕課的理性思考[J].華夏教師,2017(1):96-98.
[6]紀常鯤,紀常虹,鄧云清,等.國外慕課發展對我國高等教育的影響對與策研究[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7(1):160-161.
G807.2
A
2095-2813(2017)09(a)-0229-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25.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