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直
SKT依舊很強,Misfits也沒有那么強。但從某種意義上講,一度將SKT逼入絕境的Misfits讓大家看到了SKT這只隊伍的邊界在哪里。就像我們常說的,雖然沒打過Boss,但起碼看到了Boss的終極大招。
一度以來,SKT以其隊員世界頂尖的操作水平、軍人一般的執行力、鐘表運行般的團隊協作以及機器人般的心態和適應能力稱霸世界。SKT太強了,也強太久了,強到我們不知道這只隊伍的底限和上限分別在哪里,久到我們不相信有人能夠捍動SKT最強戰隊的位置。然而,在今年夏天,龍珠和Misfits分別讓我們再一次看到了SKT的邊界,龍珠出了1分力,Misfits則出了9分力。
之所以說龍珠只做了1分是因為龍珠做的事情,在S4的時候,三星同樣做到過。Khan以一局武器和一局杰斯向大家證明,強悍個人能力在恰好的團隊配合下足以讓SKT翻車。這和S4時期的劇情何其像!正值巔峰的Pawn完成了Faker自己也意想不到的單殺,Faker吃驚的表情即代表了他的認知盲區,“不知道自己能被單殺”即意味著對于這種操作Faker并沒有熟練掌握。
而Misfits做到的事情也許是史無前例的。我們第一次看到SKT連續兩次BAN掉了對手上局使用的英雄。這對于適應力很強的韓國人來說,無疑是一次打擊。但也向其他隊伍宣告,看吧,這不是一個真正意義上完美的隊伍,他們也有無從應對的時候。
在第一局雪崩式被擊敗后,第二局Ignar選出機器人時,我相信更多人抱著是看熱鬧的心態:一只黑馬隊伍,靠著運氣闖進8強,在世界最強的隊伍前,原形畢露。然而接下來Misfits下路的表現讓人窒息。小炮用閃現+W的“天梯操作”配合上機器人精準的鉤子,將SKT下路徹底擊潰。甚至二人憑借著同樣的操作模式滾起雪球,完成了對SKT絕對意義上的勝利。
也許有的讀者會提出這樣的反駁:明明選出莫甘娜就可以克制機器人。這種想法本身沒錯。但SKT不可能拿出最關鍵的位置讓輔助去Counter對面的輔助。因此可以說,這是建立在選手個人實力上的BP勝利。退一萬步講,SKT不是不知道莫甘娜對機器人的克制,但沒有這么做意味著在比賽中這個策略難以行得通。
于是,一個道理呼之欲出。
像很多武俠小說中提到的,最簡單的招式即是最厲害的招式。盡管Misfits下路略顯粗糙的操作被稱為天梯操作,但卻擊潰了這個世界上最強的下路組合。英雄克制么?筆者認為恰恰不是,Misfits做的只是利用最簡單的方式貼合英雄聯盟這款游戲最底層的規則,打空血量,即可擊殺。
或許我們對職業化的神話化太久了,久到提到職業化我們想的竟是些云里霧里的概念。在我們苦苦乞求著“高屋建瓴”的終極招式時,卻忘記了無論是什么樣的操作,只要能先于對面將血量打空,你就贏了。真的不用想太多。當然,這需要絕對的勇氣、絕對的默契以及起碼及格的操作水平。說白了,敢打、敢拼、不怕背鍋、勤奮訓練帶來的穩定的技戰術水平。
另一方面,Ignar的機器人和日女也告訴全世界所有的隊伍,可以偏愛版本強勢,但不要過分迷信。據傳機器人和日女都是Ignar平時天梯常用的英雄。對于這些英雄的使用,Ignar必然是付出了大量時間練習,同時勤于思考。
逆版本而行并不可怕,只是需要更大的勇氣、更多的思考與練習。后者我相信LPL的選手們同樣可以做到,然而前者卻不那么一定。
畢竟在所有的體育項目中,帶著腦袋比賽永遠是最難的。
說完了Misfits,再來看看SKT。SKT還是捍衛住了自己的地位。我們無法用SKT對機器人或日女的應對乏力來否定這只戰隊的實力,但我們也應看到,在決定在一位輔助選手身上使用兩到三個BAN位時,這意味著SKT有極大的勇氣面對對方拿出版本最強陣容。而SKT全員則心態平靜地面臨著這場也許是近兩年最艱難的比賽。
在SKT自己的節奏中,SKT依然是無敵的。Misfits只是“碰巧”打破了這種節奏而已。
就像筆者的一位同事提到,SKT一定會有或多或少的、關于選手心理的、類似傳統體育的訓練方法。而這恰恰是國內戰隊欠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