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一
2017年9月7日-10日,第四屆影像上海博覽會在短短四天內便迎來了超過30000名觀眾,來自16個國家、28個地區的50家國際參展畫廊銷售成績頗為可觀。《攝影之友》雜志作為特邀媒體也參與到了本屆的博覽會中,在此,我們一同回顧本屆博覽會上最值得關注的亮點。

全場最貴的《鴉》,售價200萬
日本攝影師深瀨昌久的《鴉》曾被《英國攝影期刊》評選為“25年來最好的攝影集”。而這幅售價高達200萬元的《鴉》系列作品之一,在北京see+畫廊的展位上一經展出,便成為了全場的焦點。這幅作品是深瀨昌久專門為1985年在美國展出的“黑太陽聯展”親手制作的,并附有親筆簽名。參展攝影師除深瀨以外,還有細江英公、森山大道和荒木經惟,均為日本重量級攝影師。為制作這些參展作品,深瀨在暗房里待了整整半年,不跟任何人說話。而這幅在影像上海博覽會上展出的作品,尺寸為 178×110厘米,是深瀨尺寸最大的作品。

13本精致手工攝影書
此次博覽會除了各大國際畫廊的展位以外,還有不少合作機構的展出。其中,由德國哈內姆勒藝術紙帶來的13位青年攝影藝術家的手工書展顯得頗為亮眼。這些攝影書均應用哈內姆勒紙張以及藝術微噴制作,每本書的封皮、內頁的材料都經過精心設計挑選,通過創新的手法呈現。

《攝影之友》總編與瀨戶正人對談
每年的影像上海博覽會都會為觀眾和參展畫廊提供參與系列講座的機會,包括豐富的對談和活動項目,以此來更深入地探尋和發展當地與國際的藝術影像市場并推廣亞太地區的藝術家及其作品。而今年的博覽會則特別邀請了《攝影之友》和《影像視覺》總編張莉華與日本著名攝影師瀨戶正人進行了一場深度對談。在這場對談中,瀨戶正人為我們介紹了自己多組作品的創作經歷,包括他回到受核輻射影響的故鄉福島拍攝的最新作品《銫:福島》。不僅如此,作為深瀨昌久的學生,瀨戶正人還為我們介紹了深瀨在創作《鴉》系列時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