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一夫
以犯罪為業是一件冒險的事情,一旦你選擇犯罪,等著你的不是監獄和刑罰,就是東躲西藏逃避法律制裁的悲慘余生。不過對于某些特殊的人來講,還有第三條路——這些人曾是名聲大噪的罪犯,因犯罪生涯的一些特殊經歷幫助這些人最終成為真正的成功者。
——筆者
毋庸置疑,他有“前科”,早就聽坊間巷議,唐山這個“古惑仔”式的人物。13歲輟學混跡社會,打架斗毆、盜竊滋事,先后兩次鋃鐺入獄,其間還有一次長達三年的逃亡經歷。出獄后洗心革面,痛改前非,傾盡所有做公益慈善事業,彌補過錯,回報社會。七月流火的溽暑,借唐山大地震四十一周年之際我走進唐山走近了他……
櫛次鱗比的新華西道位于唐山市的商業中心,平日車水馬龍,一到假期更是人頭攢動,比肩接踵。在銀泰大廈二樓有一處安靜的港灣,與外面的熙攘形成巨大的反差。這是一個無聲的世界,聽到的只是“唰唰”的翻書聲。“名人”李小強創辦的慈善事業總部就在這里。接過這位四十多歲高大漢子遞上的名片,我似乎看見了眼前一身深藍色漢服,一雙老布鞋,說話總帶著憨厚的笑容,清瘦儒雅幽默詼諧的他的內心的世界。
“李小強: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誠印慈善基金秘書長,唐山市小強百姓書屋創辦人,唐山德育善行文化交流有限公司總經理”。名片印證著他的責任與擔當。
到他旗下所有的書屋讀書都是免費的,因為他的事業本身就是無私的。總部上千平方米的讀書大廳展示著幾萬冊書籍,幾位年輕的讀者靜坐一隅神情貫注。我從書架上抽出一本《白話四書五經》翻了幾頁,對身邊的他笑侃:“你沒學幾年的文化,咋干起這么個高端大氣有內涵,賠本兒賺吆喝的事兒。”
“我現在思想上的傷疤,就是當初不學習的結果。回想起曾經,沒文化真可怕。后來在監獄我喜歡上了讀書,書中自有黃金屋嘛。”李小強開門見山。
兩次深陷囹圄讓他逐漸醒悟,心靈復蘇。特別是女兒的降生更讓他徹底覺醒。他終于意識到肩上的責任,意識到沒有文化是多么的愚蠢。
有過犯罪經歷的李小強“讓所有服刑人員不再犯罪,不再回到監獄”這是他早有的夢想。他對我說:“在獄中,管教干警給了我很大的幫助,他們知道我愛看書,就給我提供了很多讀書的機會。”獄警的幫助給李小強心里種下了一顆行善的種子,他決心重塑自我幫助他人。始終告誡自己守法律,做良民。怎樣感恩社會,怎樣幫助獄友改惡從善,自食其力,成了李小強心中久久不能忘懷的事情。
兩年前,在社會好心人的幫助下,李小強籌款購書,先在社區里成立了書屋,吸引來了不少讀者。很多人來到這里志愿幫忙,讓他覺得自己有了幫助別人的能力。遠在河南的一個調皮搗蛋不愿上學的孩子輟學后混入社會,被媽媽帶著慕名前來,李小強留下了他。先安排孩子在書屋讀書又送他學習修車技術,一個多月和孩子吃住在一起,多次和他談沒有文化的利害,講做人的例子。一個月后孩子改變了想法回到老家繼續上學。他說:“我上學少,不懂什么大道理,只是把自己的故事掰開揉碎給他講,讓他以此為戒,走上正路。”像這樣面對面幫扶青少年、調節不和家庭、制止群毆事件、幫助跌倒老人、弱勢群體的事舉不勝舉,凡是他所能看到的困難和事情,他一定會伸出援助之手。
一年下來,李小強建立了信心,開始著手準備把自己的故事講給社會,讓更多的人知道生活的美好。當年5月,他受邀到天津漢沽一所中學去演講,三個小時的演講打動了師生們的心。結束后,許多同學將他圍住,紛紛留下聯系方式。李小強說:自己愿意到學校里把自己的故事講給孩子們,這是因為我就是上學的年紀走上了犯罪的道路,我希望在他們成長的階段不要像我一樣誤入歧途。
2017年5月,李小強又走進唐山勞動技師學院,舉辦了一次“成人成才成功”感恩勵志的教育活動。在會上,他的傾訴感染了在場的人:“今天,我對各位唐山勞動技師學院的同學稱呼學長,是因為你們比我的學問高,我的學只上到‘初一的第七天,最多也就算小學學歷,你們比我幸運。”“我能分享給大家的是我的人生痛苦經歷”“你們有沒有恨過自己的父母,有沒有恨過自己的老師,有沒有和自己的兄弟、同學打過架”“我曾經恨過我的父母”“我曾經恨過甚至報復我的老師”“我曾經打過我的哥哥,欺負過我的同學”“有沒有和我一樣的同學,請勇敢地舉手示意一下”……一系列的真誠話語,令現場的同學們由心不在焉升華到聚精會神地傾聽,紛紛舉手和這位回頭浪子提問互動。
學校的演講大獲成功后,他又想再回監獄演講,用自己成功的例子給仍在服刑的人帶去希望。經過接洽聯系,終于有一天,他帶領著十幾位愛心企業家前往河北省監獄管理局冀東分局第四監獄作“愛國勵志,明理尚德”的講演。看著曾經和自己一樣身穿囚服的服刑人員,李小強心情難以抑制。他含著淚水,聲情并茂地向所有在押人員講述自己的故事。結束后他又深入監房和服刑人員談心,交流,互動。一位服刑人員聽了他的演講感動得一直在哭,握著他的手說:“我再也不會重新犯罪了,和你一樣,回家多陪陪父母,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除了進行演講,李小強還通過慈善企業的幫助,給服刑人員帶去了價值40余萬元的書籍,并聯系愛心企業家與監獄簽訂勞動意向書。對于表現良好的服刑人員出獄后就業問題予以一定的幫助。李小強說:“這次在監獄他遇到了一位已經服刑十幾年的年輕人,我給他留了自己的微信和電話。他說只聽說過‘微信兩個字,但不知道是什么東西。社會發展變化太快,很多服刑人員很容易與社會脫節。我把書籍送到監獄中,也是希望幫助他們了解社會,學習到真才實學,將來能真正融入社會。”
為即將出獄的服刑人員,解決后顧之憂也在他的幫扶范疇。他帶領著愛心團隊多次走訪服刑人員特困家庭,得知遇到服刑人員各種困難時及時通過當地政府與家屬聯系。李小強的付出得到了監獄領導的大力支持和服刑人員的認可,一位服刑人員通過反復聽李小強的報告幡然悔悟,將自己的多項發明創造,捐獻給李小強以及家鄉唐山市古冶區,用于造福社會,造福人民。還有一位將自己服刑30年的經歷編輯成書,用自己痛苦的人生經歷,來警示他人。endprint
兩年來,他先后為冀東地區六所監獄及十余所學校、機關,社會團體作感恩勵志演講數十場,受益聽眾數萬人次。特別是一些即將出獄的服刑人員和一些被家長、老師定為叛逆的孩子們紛紛加他微信,訴說心里話,大家親切地稱呼他為我的“強哥”。
兩年來,“名人”李小強不但用講演的方式告誡仍在犯罪的人改惡從善,金盆洗手,用講演的方式向社會證明自己浪子回頭,重塑自我,更是身體力行慷慨解囊,傾盡所有支持慈善事業,投入到公益服務中。先后為豐潤火石營學校捐贈校服,組織為唐山市漢沽管理區第一中學、第二小學、榛子鎮中學、上尤各莊小學、灤縣六中灤縣茨榆坨鎮中學、小馬莊鎮順祥幼兒園及內蒙古寧城革命老區等單位捐贈圖書近5萬冊。為唐山兒童福利院孩子圓夢、向福利院、敬老院捐贈各種物資多次。
2016年5月16日李小強又組織媒體等一行20人前往內蒙古寧城革命老區慰問,幫助革命烈士后代王福睿老人完成充滿心愿的嘔心力作——《血路》一書的新聞發布會,祭奠冀東抗日英烈。
2017年6月,聞聽素有“書香之村”的定州李親顧鎮油味村,曾經在抗戰期間,走出了一百多人的英雄連,而且村民的讀書意愿強烈,又急需農業生產和文化生活的圖書。李小強肅然起敬,連夜組織書籍,兼程數百里捐贈圖書三萬余冊,并在此地建立百姓書屋。
2017年7月,李小強又與各界愛心人士、企業家一起再次走進冀東監獄,帶去了食品、家電、生活用品、圖書等慰問品。為所有的監獄干警、武警和432名所有“曾經當過兵的獄內服刑人員”,送去了建軍節的慰問。以此感召那些“曾經當過兵的獄內服刑人員”回歸社會、重新做人的決心,感恩監獄干警、武警辛勤付出。
他積極組織為石家莊井陘縣水災災區捐款捐物,與唐山市紅十字會一起為災區組織募捐。組織策劃抗震40周年義賣義演,看望抗戰老兵和截癱療養院的親人。組織紀念毛澤東同志逝世40周年暨長征勝利80周年活動,弘揚愛國主義教育。
四年來,李小強在河北境內,共開設7家免費書屋,共投入圖書十萬余冊,圖書加設施和租金累計投入八十余萬元。
向河北省冀東監獄,唐山市戒毒所,和多所學校,敬老院,綜合福利院,災區,捐贈圖書近八萬冊,藥品,物資,善款累計資金大約八十余萬元。
李小強愛心團隊的善舉得到了河北電視臺“誠信河北”欄目、唐山電視臺新聞五十分、《唐山勞動日報》《唐山晚報》《燕趙都市報》等各媒體的多次報道,網絡媒體多次轉載,社會反響強烈、好評如潮。特別是得到了唐山市領導以及唐山市委宣傳部、唐山市慈善總會、唐山紅十字會等相關部門的認可和幫助。在榜樣的帶動下,眾多愛心人士、愛心企業不斷加入。他們的認可支持、幫助鼓勵,托起了李小強創造更大社會價值的夢想。
2017年年初,李小強和他的愛心伙伴又投資近百萬元,在唐山最繁華地帶開設“素了素食”自助餐廳,為唐山百姓提供美味的素食和健康的飲食理念。餐廳店內懸掛著傳統文化警世名言,向就餐者免費發放《弟子規》等書籍,將文化植入到素食理念。他要求餐廳在零利潤的基礎上,關注困難群體,定期免費發放盒飯,特殊困難人群、流浪者免費用餐。由于定位準確,價格低廉,服務周到,環境整潔,開業以來,生意火爆,特別是節假日門庭若市,人滿為患。
在感恩的路上積極踐行著自己的承諾,李小強已成為華北明珠唐山市改惡從善浪子回頭的一個典型人物。他的故事告訴了我們:人是可以改變的,因為,這個世界上唯一不會變的,就是這個世界隨時都會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