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商大大公司與中方強強公司雙方因民事合同爭議,在中國大陸「A仲裁委員會」仲裁,仲裁程序中相關的「質證」如何進行?
中國大陸《仲裁法》對於「證據」的規定
首先筆者願針對大陸《仲裁法》關於「證據」予以簡介,現分述以下四點:
(一)證據的種類:「仲裁證據」是指能夠證明仲裁案件事實情況的依據;仲裁程序中的證據相似於民事訴訟程序中的證據,可分為:「書證」、「物證」、「視聽資料」、「證人證言」、「當事人陳述」、「鑑定結論」(註1),「勘驗筆錄」等七種(註2)。
(二)證據可由當事人提出或仲裁庭自行收集:仲裁程序當事人應對自己的主張提供「證據」;仲裁庭認為有必要收集的證據,也可以自行收集(大陸《仲裁法》第43條)。
(三)當事人可以申請「證據保全」:在證據可能減失或者以後難以取得的情況下,當事人可以依大陸《仲裁法》第46條的規定,申請「證據保全」。
(四)、證據的開示與「質證」:「證據」應當在開庭時出示,當事人可以「質證」(大陸《仲裁法》第45條)。
臺商對仲裁程序證據之「質證」的認識
了解大陸《仲裁法》中,對於「證據」的相關規定,而其中有一極為重要的是:證據應當在開庭時出示,當事人也可以「質證」。而何謂「質證」?如何「質證」?
所謂「仲裁中的質證」是仲裁當事人或其代理人,在「仲裁庭」的主持下,對所提供的證據進行宣讀、展示、辨認、質疑、說明、辯駁;具體而言:即指仲裁案件一方當事人在「仲裁庭」的主持下,以「口頭」或「書面」形式,對他方當事人所提供之證據的「真實性」、「關聯性」、「合法性」及證明目的,進行質疑、說明與辯駁(註3);因而仲裁的質證程序,可劃分下述三階段:
(1)出示證據;
(2)辨認證據;
(3)對證據諮詢和辯駁。
由上述說明,可知「質證」時,最重要的是在辨明證據的「真實性」(truthfulness)「關聯性」(relevancy)及「合法性」(legality)。
現分述之如下:
(1)真實性:證據的真實性是證據最本質的特徵,所以法律也要求一定證據資料必須經過查證屬實,才能作為定案的依據。
(2)關聯性:作為仲裁中的證據,必須是與案件有聯繫的事實,所以證據須與證明對象間要有形式性關係。
(3)合法性:作為仲裁中的證據必須符合法律規定並進入仲裁程序,所以,證據形式要符合法律要求,且其取得也要符合法律規定(註4)。
臺商除明白「質證」的意義及其重要性外,對於一般有經驗的仲裁員如何進行質證,也要了解;仲裁員應從以下五方面進行審查和判斷:
(1)審核證據的形式、來源是否符合法律規定;
(2)審查判斷證據是否具備法定形式,手續是否完備;
(3)審查判斷收集證據的程序是否合法;
(4)審核證據的內容是否真實;
(5)審核證據的關聯性(註5)。
結語
由上述說明,臺商務必明白「仲裁」及注重「證據」,而「質證」則是仲裁中面對當事人提出證據時,非常重要的問題,質證意見的內容,主要包含「真實性」、「關聯性」、「合法性」與「證明目的」;其中又以「真實性」為核心(註6)。大陸臺商於仲裁程序進行時,務必加以重視,了解並運用,俾保自身合法權益!
註1: 仲裁庭對於「專門性問題」認為需要鑑定的,可以交由當事人約定的「鑑定部門」鑑定,也可以由仲裁庭指定的「鑑定部門」鑑定(大陸《仲裁法》第44條第1款)。
註2: 孫巍編著:中國商事仲裁法律與實務,頁166~167,2011年9月第1版第1刷,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
註3: 章杰超撰:「仲裁中質證之初探」乙文,裁北京仲裁第99期,頁69,2017年6月第1版第1刷,中國法制出版社出版。
註4: 李廣輝、王瀚著:仲裁法,頁223~224,2011年8月第1版第1刷,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出版。
註5:李廣輝、王瀚著:前揭書,頁235~237。
註6:章杰超撰:「仲裁中質證之初探」乙文,載前揭書,頁8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