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一
在中國,城市和鄉村的基本教育、基本醫療衛生等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差距,邊遠貧困鄉村以及城市打工者的隨遷子女都需要人們的格外支持、關心和幫助。中國滋根鄉村教育與發展促進會和廣州市燈塔計劃青少年發展促進會,十幾年如一日,為中國鄉村教育發展而不斷努力。
中國滋根鄉村教育與發展促進會
中國滋根鄉村教育與發展促進會(簡稱:中國滋根),成立于1995年,是在中國民政部正式登記注冊的全國性、非營利性社會團體。其宗旨是促進以人為中心的可持續發展,直接支持一些貧困鄉村的基本教育、基本醫療衛生,推廣不破壞環境的適當技術,鄉土文化傳承,以及小型的經濟項目,并開展與此有關的調查研究,支持這些鄉村的民眾憑借自己的力量和智慧,擺脫貧困、提高生活質量。
滋根愿景
中國滋根的愿景是推進以人為中心、可持續的、人人都能公平參與的發展進程。使命是支持中國最貧困人群的發展。支持對象是中國偏遠貧困農村的人民以及在城市中艱難謀生的農民工。支持的內容為滿足人的基本需要,涉及學校教育、成人教育、醫療衛生及環境等領域。中國滋根特別注重支持女童、婦女平等受教育和發展。
中國滋根的工作重點始終圍繞最貧困農村地區人們的基本需求,尤其是在普及教育和提高文化知識水平方面的需求,從最初向農村貧困家庭的女童提供助學 金開始,逐漸擴展到資助農村校舍建設、添加教學設備、豐富課程內容等,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這些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的基本辦學條件。他們還努力推動鄉土文化教育和環境保護教育,支持建設綠色生態文明學校,并在倡導和推廣適用技術、支持農民增收等方面做了一定的工作。隨著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隨著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中國滋根的項目也不斷有所調整。最近幾年,有關鄉村教師培訓項目開始提上議程,為此,在尋求合作伙伴、編寫和完善教材、建立培訓模式等方面做了大量準備工作。
山村學校有了太陽能路燈
2017年9月,中國滋根為河北青龍、河北豐寧、湖北新洲、貴州榕江、云南玉龍共采購57盞太陽能燈。目前,河北青龍山神廟和頭道溝小學6盞太陽能燈已安裝使用;貴州榕江5所項目學校22盞太陽能路燈已全部運到校。在河北省青龍縣,中國滋根綠色生態文明學校的統一規劃下,為好幾所農村寄宿制學校都安裝了太陽能路燈,既為學校增添了環保設施,又讓夜晚中的校園遍布光明。這些路燈不僅為孩子們的夜晚帶去了明亮,在孩子們入睡后更是發揮了關鍵作用。安全、便利,太陽能路燈讓學生喜愛無比。太陽能路燈不僅得到了學生的歡迎,作為節能環保產品,也得到了很多教師的肯定和贊揚,尤其是一些科學課教師更是對其情有獨鐘。一盞盞太陽能路燈為學校帶來的是光明,更照亮了一個個山里娃不斷成長的希望之路!
自1995年成立以來,中國滋根鄉村教育與發展促進會一直秉承其宗旨,在貴州、云南、廣西、河南、河北、山東、山西、湖北、四川、寧夏、內蒙古、安徽等十二個省、自治區的貧困農村以及北京流動打工者社區支持了許多效果顯著的項目,例如:幫助女童和孤兒入學、掃除文盲、設立鄉村及學校圖書室、鄉村衛生室及婦女生育培訓等。據不完全統計,2016 年中國滋根直接支持 244 所中小學、17個村寨、45 家公益組織、社會團體及高校組織。36 所農村中小學的老師參加貧困農村青春期女童健康教育培訓,20余所鄉村學校的老師參加共創可持續發展的鄉村教師·培訓(一級、 二級),直接受益學生超過 5000 人。
廣州燈塔計劃青少年發展促進會
“燈塔計劃青少年發展促進會”成立于2001年3月,是一個立足廣州面向農村教育的非營利性民間義工組織。燈塔計劃通過組織城市良好教育背景的義工到偏遠地區學校義教和師資交流,分享城鄉兩地教育資源,進行教育創新實踐,引導并喚起當地學生的學習動力和對生活的追求,并幫助他們樹立健康、積極的人生觀,從而促進當地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促進鄉村教育事業的改善和發展。
燈塔理念
“方向引領一生”是燈塔計劃的核心思想,非補課非物資捐助式的“精神扶助”是燈塔計劃與其他扶貧或教育公益組織的最大區別。
方向引領一生、有意識地生活。關注當下,從更寬闊的視角去理解我們的生活,讓生活更有意識;進而慢慢了解自己想成為一個怎樣的人,知道自己的“方向”,并為之而努力。
燈塔計劃秉承“一切為了孩子”的服務理念,多年實踐摸索了:“鄉土認同”“朋輩陪伴”“參與式學習”三大服務理念。開展了高校義工、在職義工、鄉村義工、城市社區項目。致力于關懷鄉村青少年精神成長的需要,力求成為影響鄉村青少年精神成長的最活躍力量。
“重見社區重見你”:城市流動兒童社區教育公益行動
“重見社區重見你”扎根在廣州的一線社區,為外來工子弟(流動兒童)提供以社區攝影興趣課為基礎的個人及團隊發展能力建設培訓,旨在培養流動兒童溝通表達和團隊協作的能力,激發他們與家庭、朋輩和社區溝通的興趣,幫助他們建立與社區的聯結。義工項目點遍布廣州各大城中村和流動人口社區。
2017年9月,“重見社區重見你”第五期活動開始,33位協助義工和8位傳播義工將為社區活動火力全開。從教室到社區,準義工們將分四次培訓,在彼此的相處、活動的組織與執行,技能學習等方面進一步磨合和改進,從而更好地促進社區工作的開展。
燈塔專注于農村青少年(包括流動兒童、留守及其他農村青少年)的能力培養和人格發展,利用服務自治——學習的手法,通過鄉村教育和朋輩陪伴等內容,幫助青少年解決成長過程中的一系列問題,喚起農村青少年的學習動力和對生活的追求。2001年到2017年間,“燈塔計劃”先后培訓和組織了19批在校大學生及10批在職人士到肇慶、清遠和廣西、湖南、江西的鄉村地區開展至少為期一個月的下鄉義教,前后服務超過802,000小時,受益學員逾12500人次。從2014年開始燈塔開始在廣州市的流動人口社區為流動兒童提供課程服務。2014年到2017年間燈塔計劃先后為11個社區提供了累計12000小時的參與式課程服務。
我們深知要改變農村地區的貧困面貌,改變基礎教育、醫療衛生等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中國滋根鄉村教育與發展促進會和廣州市燈塔計劃青少年發展促進會,他們堅持宗旨,不忘初心,堅定促進中國教育和發展的決心。他們如明星,如燈塔,為更多的鄉村指引前行的道路。希望有更多的人將目光投向更加需要關愛的鄉村,為推動中國農村的人文社會發展繼續貢獻綿薄之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