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玉
發展慈善事業,創建和發展志愿者隊伍,是黨中央提出的明確要求。慈善志愿者是發展慈善事業的群眾基礎,延安市慈善志愿服務工作已歷經八年時間,特別是2016年以來,堅持三個強化,推進慈善志愿服務組織建設和服務活動蓬勃發展,成果豐碩。截至2017年9月底,全市慈善志愿服務隊達574支,志愿者50664人。2016年服務工時83.7萬小時,2017年1-9月服務工時70.6萬小時。近兩年籌集善款(物)356.8萬元,惠及貧困人口14.6萬人。
強化隊伍建設志愿服務管理規范完善
2016年2月,市慈善協會修訂印發了《延安市慈善志愿服務隊組建和管理辦法》,共18條,對慈善志愿者的定義、權利、服務精神、工作任務和組建方式、獎勵辦法等作了明確規定,同時制定了慈善志愿者服務守則、承諾詞和注冊登記表。對組建慈善志愿團隊進行規范化管理。4月,成立市慈善志愿者總隊,任命了總隊長。2016年2月到2017年7月,5次在志丹、吳起、富縣和寶塔采油廠對慈善志愿者進行了培訓和專題講座,提高志愿者的理論認識和服務水平。志丹縣召開志愿服務經驗交流會,5支志愿服務隊和10名志愿者通過親身經歷的服務感受,呼喚更多的人投入到慈善志愿服務的行列中,有力地推進該縣志愿者隊伍壯大,活動豐富,成效顯著。2016年3月,該縣獲“省志愿服務發展獎”。吳起縣委、縣政府重視慈善志愿服務工作,縣委辦轉發了縣慈善協會制定的《關于大力開展慈善志愿者隊伍建設和服務活動的安排意見》,縣慈善協會印發《慈善志愿服務隊伍管理細則》,建立了縣慈善協會有副會長分管、鄉鎮(街道辦)有專兼職專干、村與社區有慈善聯絡員的三級慈善志愿服務管理體系,確保慈善志愿服務工作有人管、有人抓、有人干。不到兩年,全縣組建了鄉鎮(街道)慈善工作站12個,組建慈善志愿者隊伍72支,發展各類慈善志愿者達7605人。安塞縣慈善協會亦新組建志愿者隊伍6支,270名隊員。市直亦有延安職業技術學院成立以大學生為主的慈善志愿者服務隊,隊員840名,治平商貿公司成立慈善志愿服務隊,隊員205人,川建集團服務隊發展隊員75人,尚赫集團延安張江分部組建慈善志愿服務隊,隊員達95人,還有星星家園、延職附小等新增隊員。2017年1-9月全市新組建和發展慈善志愿者隊伍49支,新增志愿者5758人,使全市慈善服務隊達574支,志愿者50664人。
把表彰獎勵納入規范管理,2016年,市慈善協會為李鳳英、閆璽、賈志敏、賀秋平、曹伯炎、楊國強等33名優秀志愿者頒發了圣地慈善獎章,為甘谷驛采油廠慈善志愿者服務隊等4支隊伍授予了隊旗。2017年4月市慈善協會對2017年慈善志愿服務活動周中涌現的8支優秀志愿者隊伍進行了表彰,即:新聞慈善志愿服務隊、延安螢火蟲愛心公益協會、延安醫療志愿者協會、驛愛心慈善志愿服務隊、耕牛文化傳媒公司志愿服務隊、延安電視臺987志愿服務隊、延安市果樹志愿服務團、延安慈善醫院。5月由延安螢火蟲愛心公益協會舉辦的以“愛心點亮希望”的聯誼會上,由慈善專員倡議、謝斌會長發起,籌備成立延安慈善志愿服務聯盟,現場有11家志愿者團隊簽名加入,聯盟規則已擬定,籌備工作正在抓緊進行,為眾多慈善志愿者團隊開展活動起到了積極的引導作用。市慈善協會亦積極協助各志愿服務隊在當地民政部門登記注冊,使管理進一步規范。
強化活動指導志愿服務內容豐富多彩
從認識上改變以往單純的救濟貧困、捐款捐物的看法和做法,充分發揮各自專長或優勢,拓展志愿服務的形式和內容,使志愿服務活動呈現出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景象。市果樹志愿者服務隊2010年成立以來,隊員已發展到1620人,以開展技術培訓和指導為抓手,舉辦各種技術培訓會5802場(次),受訓技術骨干4.6萬人次,服務果農61.8萬人次,僅2017年3月到4月,培訓果農5.8萬人次,指導修剪果樹21萬畝,帶動了全市果園管理水平整體提升。市醫療慈善志愿者50多人參與延安2017年農村老人醫養結合示范項目實施,為1125位農村老年人進行身體健康檢查和心理健康評估服務,達到早發現與早治療。延大愛心社的300名慈善志愿者的兩項活動既發揮了自身特點和優勢,又拓展了志愿服務的內容,一項是舉行了3次廢舊衣物募集,在校園師生和家屬區住戶募集廢舊衣物9600件;一項是250余名大學生志愿者利用假期和周日,到鄉村學校支教或家教,志愿服務工時達7700小時。吳起縣理想印刷廠經理張莉,發揮業務專長,很早就作為一名慈善志愿者,無償為縣慈善協會免費打印、裝訂資料,10年時間累計無償服務費用超過20萬元。身兼社區“八員”,被群眾戲稱“不管部長”的慈善志愿者、該縣退休老干部王耀平,熱心為協助社區處理民事糾紛30余件,促進社區、鄰里和諧。吳起領秀城理發店小老板張江作為慈善志愿者,從2015年以來,每月為縣敬老院60位老人義務理發,服務2000余人次。同時將每周三店里的理發營業收入集中起來,到年底捐給縣慈善協會,救助貧困兒童,兩年已捐款1.6萬元,為27名貧困兒童發放助學金。洛川延剛果業經理郝延剛自主創業,經十余年拼搏,注冊洛川民豐合作社,每年安排160多人就業,接納5000人(次)打工,果品也遠銷歐亞,而他熱心慈善志愿服務,設立精準扶貧基金,率領合作社的志愿者幫扶鄉村26戶貧困戶,精準扶貧兩年投入資金70萬元。郝延剛還為一戶特困戶蓋3間房,讓其成年的孩子到合作社打工,不到兩年全家就脫貧致富。治平鳳凰城為了落實企業家張平每年捐助36萬元為環衛工人免費提供愛心早餐的慈善項目,由商場志愿者通過逐戶落實,訂制飯盒,每天早上發放豐富的早餐,節假日亦送禮品,春節初一送水餃,中秋送月餅、水果等貼心活動,讓環衛工人感受到社會的關愛。65歲的賀文章高興地說,愛心早餐讓我們吃在口里,暖在心里,我們清掃衛生的勁頭更足了。
強化項目創新志愿服務成效顯著實在
貼近民生,貼近實際是近兩年市慈善志愿服務的鮮明特點和創新亮點,延安螢火蟲愛心公益協會一直把關注弱勢群體作為志愿服務的主題,2016年140名志愿者已為一些困難群眾捐款捐物10余萬元,當他們看到寶塔區官莊村一戶特困戶7口人中就有3人殘疾,一家居住不足20平方米的簡易房中,即為這個困難家庭三次捐款捐物,并專門到鄉政府向有關領導反映,引起鄉政府重視,很快為這家人辦理了低保待遇享受的有關手續,并為他們解決了一套安置房,這戶人家拉著志愿者的手激動地說:“你們真是發光發熱的螢火蟲,讓我們全家溫暖得很。” 慈善志愿者的作用就顯示出來了。就是這個協會的志愿者看到華商報2016年12月8日刊出《一所九年制基層學校35名老師和68個學生的教育夢》的長篇通訊報道后,對這里師生的困境深感同情,協會立即行動,迅速募集3.6萬元,購置了2臺熱水器、80套校服和文體用品,還有給特困學生的13套羽絨服等。50位會員于12月25日冒著紛飛的大雪,專程到石門學校給孩子們送去了他們迫切需要的物品,把志愿服務變成了關注困難群眾的現場會,在社會獲得反響和贊譽。也拓展了志愿服務的內涵。6月19日,又再次為該校贈送了價值1.5萬元的80余套夏裝校服,7月28日螢火蟲公益協會的志愿者又短期內募集價值12.6萬元的救災物資,有方便面、礦泉水、衛生紙、蔬菜、荮品、發電機、熱水器等, 裝滿兩大車連夜奔赴綏德、子洲兩縣救災。運到綏德的救災物品交民政部門統一接收, 到子洲的救災物品在當地街頭發放. 一位受災群眾領取了蓮花白、蘿卜等蔬菜后表示, 延安的愛心志愿者送來這么多菜解了燃眉之急, 讓我們增強了重建家園的信心.子洲縣縣長助理王虎代表受災群眾表示感謝。2017年3月6日,以“放飛圣地新區夢”為主題的延安新區第四屆風箏節在新區舉行,延安電視臺987音樂廣播慈善志愿服務隊、耕牛文化傳媒、延安大學自強社、延職附小等20支志愿服務隊的2000名志愿者參加了多項服務活動,現場募集3萬元,捐給了經市、區慈善協會提前摸底調查的6戶貧困家庭的小學生,每人6000元,達到精準扶貧效果。3月15日,延安螢火蟲愛心公益協會30多名志愿者到八一敬老院,為這里的老紅軍、老八路表演陜北民歌和革命歌曲,陪他們聊天、講故事,讓他們興奮激動之余也加入扭起陜北大秧歌的熱鬧場面中。同年4月15日,市慈善協會舉辦“慈善助老、志愿服務”為主題的走進富縣敬老中心開展助老活動,醫療志愿者協會、延安慈善醫院、驛愛心慈善隊、耕牛文化傳媒隊、螢火蟲愛心公益協會等6支隊伍的60多名志愿者參加活動。為富縣敬老院的134位老人和50位工作人員進行了抽血化驗和義診;向老人們贈送了棉馬夾、面米油、糕點、藥品等價值9.3萬元的物品,表演了安塞腰鼓、歌舞、民歌、朗誦等精彩節目,讓老人們很開心。以項目助推慈善服務,收到效果都很顯著,川建集團慈善志愿者75人為公司突發大病的職工救治捐款22.75萬元,通過市慈善協會交到患者家人手中,幫助他們渡過難關。延安石油工貿延煉服務公司發動千余名志愿者捐衣服1600件,送給四川阿壩藏族自治州的貧困家庭。市慈善協會通過慈善志愿者范躍寧牽線,與中國革命基金會聯合開展“孤老救助大行動”公益項目,惠及五縣1.5萬人,為每人交保險金50元,共75萬元,保期一年,每人保險額3萬元,總保額達4.5億元。
在2017年“迎九五慈善一日捐”活動中,慈善志愿者服務隊組織志愿者積極參與,延安慈善醫院和醫療慈善志愿服務隊捐款5萬元,延安螢火蟲公益協會捐17.6萬元,延安果業志愿服務隊捐5000元,“驛愛心”志愿服務隊捐3000元,天津志愿者李鳳英捐款1600元, 無錫志愿者殷堅毅捐款2000元,市慈善協會志愿者捐4200元,寶塔區愛鑫口腔門診部志愿者服務隊捐款10萬元,延剛果業服務隊5000元,9個慈善志愿服務隊捐款34.78萬元,激發全社會的參與熱情,慈善志愿服務任重道遠,延安在努力前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