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燕
河北省高陽縣晉莊總校葦元屯小學
如何利用多媒體實施語文教學
張春燕
河北省高陽縣晉莊總校葦元屯小學
興趣,是人們積極認識事物或關心某種活動的心理傾向。讓學生對語文發自內心的產生興趣,讓學生愿意學、樂意學,在輕松、愉快的氛圍里提高學習效率。
小學生天性好玩、好動,自制力差,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對新事物有強烈的好奇心。教師在上課時要抓住兒童的這種心理特點,從他們的自身需要出發,不能一味地指責或批評,不能寄希望于老師“高高在上”的權威。壓制式的課堂管理方式只能從表面上將學生“生拉硬拽”地搬回課堂,把學生剛剛點燃的興趣火花熄滅,學生們的內心其實并不能完全投入到教師的授課之中。要想使學生保持學習語文的興趣,教學就不能只以單一形式呈現,而是要將多種教學形式充分結合,不斷變換激趣方式,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滿足學生的好奇心,促進學生學習。多媒體是現在應用較廣泛的一種教學方式,圖文并茂、聲像俱佳的展示效果能夠從視聽等多方面激發學生的興趣,同時調動學生眼、口、手、耳、腦多種器官,讓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有利于多方位參與,全身心投入。譬如,運用多媒體教學,把學生喜歡的動畫片的片段加入幻燈片中,結合所學的內容加入一些,相關的圖片這樣可以極大激發學生的興趣,同事也是學生記憶知識的一個有效地辦法。通過直觀形象教學展示,學生們更易發揮自己的主動性,激起學習的興趣。
“素質教育”作為一種體現開發性、具有時代精神的教育思想,得到教育界人士的普遍認同。用國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的話說,“素質教育的提法比較符合我們多年來對中國中小學教育改革的愿望和要求”。
(一)轉變傳統的教育觀念,樹立素質教育意識
創新型教育相比較于傳統教育觀念而言,重在“新”字,要想轉“舊”為新,首先必須從轉變觀念入手。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模式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從入學開始每天便上演著教師“一字一句”的教,學生“一板一眼”的學,甚至是教師念一遍,學生跟著念一遍這種“機械”式的課堂教學模式。應試教育把考試的成功等同于教育的成功,尤其是小學語文考試,只要把書本教材中的知識背得“滾瓜爛熟”,便可胸有成竹地坐享高分。素質教育的目的就是使教育回歸本質,力爭通過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他們的基本素質,教師要從學生成長發展的長遠角度考慮,不要為了追求一時的高分而舍本逐末,忽視學生潛在的創新探索潛能。
(二)將素質教育滲透到課堂之中
小學素質教育的內涵十分豐富,包括思想、情趣、交際應用等方面,具體地說,素質有五個方面:基礎素質即扎實的基礎知識;智能素質如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思維力;技能素質即聽、說、讀、寫能力;道德素質與審美能力,也就是語文的情趣魅力。當前小學教學中傳授的知識技能只是素質教育這座冰山的一角,只是素質教育的外在表現形式,因此,僅僅將這些表面知識“灌輸”到學生的腦海中還遠遠不夠。教師要不斷地學習,其中在課堂上運用多媒體教學可以一方面彌補教師的知識缺陷,另一方面也可以讓學生更多的涉獵新的知識,譬如,可以將課堂上的多媒體系統,與圖書館,教學網站聯網,使更多知識更加直觀,更加方便的進入課堂,這樣就使得教師有的教,學生有的學,不至于只拘泥與課本中從而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素質。
以前“填鴨式”的滿堂灌教育模式把學生當作了一個“容器”,教師在講臺上講,學生在下面聽,久而久之,學生思想僵化,思維定勢,提到語文就自然過渡到死記硬背,毫無創新可言。眾所周知,小學生的思維是很活躍的,如果訓練得當,創新思維的培養將事半功倍。尤其是小學生的想象力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只要教師善于引導,有意識地讓他們自由想象自主發揮,多給予他們一些展示空間,少一些責罵遏制,就能很好地激活學生的創新思維。
小學教育過程可以將教育分成兩部分即認知教育和情感教育,然而認知教育與情感教育二者既互相影響又相互促進使學生得到全面的發展。尤其是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不僅是新課標一項具體的要求而且也是使學生全面發展所必須具備的。
(一)小學教育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小學教學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更好地服務于語言邏輯以及文化知識等教師在努力完成這個目的的過程中始終和學生進行著情感交流事實上教師是將知情意傳遞給學生,因此教師必須做到以情傳意情景相融,只有這樣才能創造出更多的審美情景教師也可以和學生通過情感進行交流達到思想上的共鳴。利用多種形式來完成情感教學素質教育的核心內容是情感教育,然而素質的關鍵就在于內化而內化最主要的就是情感的形成以及習慣的養成。所以在小學語文教育的過程中教師要從根本上提高素質教育而素質教育中情感教育是關鍵,因此要非常重視小學生的情感教育。
(二)小學教育中情感教育的主要內容
1.親情教育,親情本質就是無私的愛。實際上,親情教育也就是進行愛的教育。其主要的教育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懂得珍惜愛。更重要的是要教會他們如何去愛別人,小學生的情感教育與社會的安定有著緊密的聯系。然而在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時不能以降低社會情感質量作為培養人才的條件。而是要將親情教育和人的思想品德緊密結合在一起。讓學生明白親情的含義以及要珍惜親情,從而平等地對待每一個人。
2.友情教育,友情可以給人奮發向上的無窮力量。所以,教師必須要讓小學生分清什么樣的友情才值得珍惜。實際上,友情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讓學生善待他人。在朋友遇到困難的時候可以真誠地付出。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向學生滲透一些關于友情的東西。讓學生珍惜和他們的每一次情感交流,如果學生長期處于一個積極的狀態下那么對其他學科的學習也會起到較好的促進作用。
綜上所述,在小學教學中,多媒體教學是一個非常有效地手段只要教師高度重視起來,在教學中不斷探索和創新,通過一系列措施的實施,小學教學一定如同一顆璀璨的明珠,培養出優秀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