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璇
河北省高邑縣富村學區王家村學校
用興趣激活小學數學課堂教學
張璇
河北省高邑縣富村學區王家村學校
愛因斯坦認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我們傳授的知識,能使學生產生興趣,他們就會主動地、興趣盎然地去領會,從而達到有效教學。我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學家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為此,我在數學教學嘗試采用快樂教學法。
我們常常發現,即使你覺得平時再“笨”的學生,只要一到玩游戲,或聽好聽的故事時,他也會玩得十分高興。這說明每個人的骨子里多多少少都有快樂的因子,只不過有些人比較顯性,有些人比較隱性而已。教學中教師如能精心設計教學過程,激活學生的快樂因子,對培養學生健康活潑的個性,創建和諧活躍的課堂氣氛,從而實施有效教學。我在低年級數學課教學中是這樣做的:
1.創設問題情境,實施啟發式教學,激發學生的認知興趣。
新課程倡導啟發式教學。啟發式教學與傳統的教學方式相比具有極大的優越性。要想實施啟發式教學,關鍵在于創設問題情景。那么如何更好的創設問題情境呢?這就要求教師要認真鉆研教材,深入挖掘知識的內在規律和新舊知識之間的相互聯系,充分了解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把數學特有的嚴謹、抽象、簡潔、概括等屬性,通過巧妙的形式引發學生的興趣,誘發學生的積極思維活動,這樣才能創設一個良好的問題情境。
例如在教學《第幾》一課時,我采用了講故事方法創設問題情境。我先在黑板上畫了美麗的森林,然后依次貼上了小白兔、小熊貓、獅子、松鼠、小馬。變貼邊講故事:美麗的森林里新來了一群可愛的小動物。他們今天都搬到新家了。現在我們一起去看看他們都住在什么地方……這節課老師創設了一個生動而有趣的問題情境,我們一起編故事,一起講故事,讓學生猶如進入了一個美麗的大家園。通過更巧妙新穎的形式,引發學生的興趣,誘發學生進一步的積極思維活動。
2.改變例題和練習的呈現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一般要先找出一兩名學生解答,用已有的知識又無法解答的問題,創設認識上的“沖突”,激發求知欲望。如教學“商不變的性質”先通過口算得到如下等式:6÷3=2;60÷30=2;600÷300=2;6000÷3000=2然后提問:這4道題的被除數和除數都不同,為什么除得的商都是2?這時,學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思維處于積極狀態。在這種情況下進入新課學習,就會事半功倍。
又比如在教學《10的認識》一課時,我把0~9十個數字設計成擬人化的“數字小朋友”,讓這十個“小朋友”一一在黑板上呈現。看到抽象的數字長上了手腳,成了會哭會笑的小精靈,學生的熱情異常高漲。
1.給學生創造動手操作、親身參與的機會,讓他們在參與中體驗成功。
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組織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學生借助教材親自去探究,主動地發現和認識新的知識。如教學“質數和合數”時,可先讓學生分別寫出1-12各個數的因數:1的因數有{1}2的因數有{1、2}12的因數有{1、2、3、4、6、12}讓學生根據上述各個數的因數的個數,把它們分成三部分:①有一個因數的數:1;②有兩個因數的數:2、3、5、7、11;③有三個或三個以上的因數的數:4、6、8、9、10、11、12.接著引導學生研究各部分數的因數的特征:①2、3、5、7、11這幾個數只有兩個因數,其中的一個因數都是1,另一個就是那個數的本身,從而概括出質數的概念;②4、6、8、9、10、12,這幾個數有三個或三個以上的因數,除了1和它們本身兩個因數外,還有別的因數,從而概括合數的意義;③1只有一個因數。告訴學生,人們規定1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然后啟發學生從自然數有無限個,推導出質數和合數也有無限個,得到:自然數:自然數的單位1質數合數最后出示一組數,讓學生判別哪些是質數并說明其理由。
由于學生參加了獲取知識的過程,對所學知識就理解得深,記得牢,會運用,甚至可以終生不忘。
2.利用學生好動及好勝的心理特點,組織一些數學游戲、競賽搶答等活動,讓每個學生都有參與的機會。
學習競賽以競賽中的名次或勝負為誘因,可以刺激學生自我提高的需要,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影響學習效果。一般的學習競賽對于中等的學生影響最大,因此大部分孩子會在競賽中通過努力不斷進步。若采用競賽與自我競賽相結合的形式就會使先進的學生更先進,后進的學生也變先進。這樣還有利于防止學生的驕傲情緒和自卑心理。
例如:在教學10以內加減法、連加連減、加減混合的復習整理課時,我采用了小組競賽的方式,讓每個學生都有參與的機會。競賽分為三部分:口算、我當小考官和搶答思考題。每一項均為全班參與,并從各組選出不同人次進行評判記入該組成績。由于同學們的集體榮譽感都很強,以比賽的形式上復習課大大提高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課堂安排層次性強,同學自己出題考自己進一步提高了他們的數學思維能力和理解能力,語言的表達能力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新課程倡導對學生的評價不要只看結果,應該是重過程,輕結果的。我在教學中對學生的激勵措施是這樣的:
1.善于發現學生優點,經常表揚。
不論誰在學習上有優點,哪怕只是很細微的一點點,我都不吝表揚。比如一個學生的字進步了,口算速度快了,多舉手了,或解題的方法新穎,我都會及時進行表揚,這樣學生才有更大的信心迎接后面的挑戰。
2.口頭獎勵和物質獎勵相結合。
低年級學生由于年齡尚幼,往往對物質獎勵更喜愛。我就常常畫些小圖片,制作些頭飾胸飾,以表對他們學習的肯定。
3.把個人榮譽和集體掛鉤,培養學生的團體協作精神。
每個小組都有一架模擬的“梯子”,“梯子”的頂端是一面小紅旗,哪個小組的成員有進步,他們小組的梯子上就會多一個腳印。哪組最先攀上梯子他們就獲得勝利。學生很喜歡這種獎勵措施,誰都想讓自己的小組快快爬到最高處,摘得小紅旗。
平淡的課堂教學索然無味,如果多舉措打造美麗數學課堂,教學效果不但有效,甚至會更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