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兵
用表格法解一元一次方程應用題
劉玉兵
列一元一次方程解應用題,是列其他多元方程或方程組解應用題的基礎.要正確地列出方程,關鍵在于分析應用題中的已知量、未知量,并能找出數量之間的等量關系.對于有些應用題,畫表格的方法可以幫助我們迅速找出等量關系、列出方程,下面舉例說明.
例1 一隊學生從學校步行去博物館,他們以5km/h的速度行進24min后,一名教師騎自行車以15km/h的速度按原路追趕學生隊伍,這名教師從出發到途中與學生會合用了多少時間?
【分析】(1)分析各量:
①設出未知量:設這名教師從出發到途中與學生會合共用了xh.
②填入已知量:學生隊伍和這名教師的速度和時間.
③表示第三個量:學生隊伍和這名教師分別行進的路程.
(2)畫出表格:

速度(km/h)時間(h)路程(km)學生隊伍這名教師5 x+24 60 5(x+15 24 60)15x x
(3)分析表格,找等量關系式:
這是追及問題,學生隊伍和這名教師的速度不一樣,沒有同時出發,則所用時間不同,但他們都是從學校到會合處,各自行進的路程是一樣的,所以等量關系式為:學生隊伍行進的路程=這名教師行駛的路程.
解:設這名教師從出發到途中與學生會合共用了xh.根據題意,得:
答:略.
【點評】本題是直線型追及問題,一般根據“兩人所走路程相等”列方程,但不同類型的行程問題題目還需具體分析解決.
【變式練習1】甲、乙兩人在長為400m的圓形跑道上跑步,已知甲每秒跑9m,乙每秒跑7m.若兩人同時同地同向而行時,經過多少秒兩人首次相遇?
例2 一項工程由甲單獨做需12天完成,由乙單獨做需8天完成,若兩人合做3天后,剩下部分由乙單獨完成,乙還需做多少天?
【分析】(1)分析各量:
①設出未知量:設乙還需做x天.
②填入已知量:甲、乙合做的工作效率和乙的工作效率,甲、乙合做的工作時間和乙后做的工作時間.
③表示第三量:甲、乙合做的工作量和乙后做的工作量.
(2)畫出表格:

工作效率甲乙合做乙后做12+1 8工作時間1(1 12+1 8)×3工作量1 8 3 x 1 8x
(3)分析表格,找等量關系式:
這道題需要把全部工作量看作1,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先由甲、乙合做,剩下的再由乙完成,所以不難找出本題的等量關系為“甲、乙合做的工作量+乙后做的工作量=全部工作量1”.
解:設乙還需做x天.根據題意,得:

答:略.
【點評】本題其實也可畫出如下的表格:

工作時間工作效率工作量甲12×3 1做的乙前后共做的12 1 8 3 3+x 1 1 8(3+x)
可得到的等量關系式是:甲做的工作量+乙前后共做的工作量=全部工作量1,列出的方程為:,答案同樣正確.
【變式練習2】一件工作,甲單獨做15h完成,乙單獨做12h完成,若甲先做1h,乙接著單獨做3h,最后甲、乙兩人合做,再做多長時間完成?
例3 某班學生分兩組參加植樹活動,甲組有17人,乙組有25人,后來由于需要,從甲組抽調了部分學生去乙組,結果乙組的人數是甲組的2倍,則從甲組抽調了多少學生去乙組?
【分析】(1)分析各量:
①設出未知量:設從甲組抽調了x名學生去乙組.
②填入已知量:甲、乙兩組調配前人數及兩組增加或減少的人數.
③表示第三個量:甲、乙兩組調配后人數.
(2)畫出表格:

調配后的人數17-x 25+x甲 乙調配前的人數17 25調配中變化的人數減少x人增加x人
(3)分析表格,找等量關系式:
根據題意,表格清晰地表示出了調配前、調配中增加或減少、調配后的人數,再根據題中關鍵句“調配后乙組的人數是甲組的2倍”得到等量關系式“調配后甲組的人數×2=調配后乙組的人數”.
解:設從甲組抽調了x名學生去乙組.
根據題意,得:2(17-x)=25+x,解得x=3.
答:略.
【點評】用表格法解決調配問題,直觀性、針對性很強,通過畫表格進行分析已知量、未知量,幫助大家理解題意,抓住關鍵數量變化,找到等量關系,列出方程.
【變式練習3】甲、乙兩個工程隊分別有80人和60人,為了支援乙隊,需要從甲隊調出一部分人進乙隊,使乙隊的人數比甲隊人數的2倍多5人,則從甲隊調出多少人?
(作者單位:南京師范大學第二附屬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