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上海國際自然保護周期間,世界自然基金會(WWF)中國辦公室發起設立“國際熊貓日”,倡議國內外社會各界像關愛大熊貓一樣,關注和支持其他物種及自然保護工作。
“國際熊貓日”是WWF首次以大熊貓為主角倡議發起的“國際節日”。但是,這個節日并不僅僅屬于大熊貓,而是屬于所有的野生動物和我們共同賴以生存的地球。
大熊貓作為孑遺至今的古老物種和“中國國寶”,是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旗艦物種,也因此受到了國內外社會的共同關注與保護。經過中國政府和WWF等組織的共同努力,野外大熊貓種群數量已由1980年的不足1000只,恢復到2015年的1864只。棲息地面積達258萬公頃,自然保護區增至67個。多年的保護工作在促進大熊貓種群數量增長的同時,也改善了棲息地質量,使大熊貓分布區整體的生態系統健康得到有效維護。
“這是一個非常成功的案例,大熊貓保護給予我們希望,尤其在全球環境急劇惡化的今天。”WWF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盧思騁說。 (閔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