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帆
摘 要:近年來,舞蹈在我國眾多藝術當中脫穎而出,在國際上也有一定的地位,特別是隨著各類大型舞蹈相繼比賽和展演之后,我國舞蹈藝術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使得這種肢體語言藝術在的產生更被為廣大群眾接納的同時,也豐富了人們的日常生活,推動了社會發展。然而舞蹈藝術更多的是停留在舞蹈實踐上,缺乏理論研究和文化性的理性分析,因此,有必要深入舞蹈,近而分析舞蹈的藝術的特性等一系列問題,進一步的從美學、社會學、心理學和、邏輯學等的角度來剖析舞蹈,成為能夠推動我國舞蹈藝術發展的動力。
關鍵詞:創新;傳承;非遺
一、引言
“創新”一直以來都是社會發展中的主流話語。追求創新,尋找可持續成長的力量,對于舞蹈藝術來說,也是同樣重要的,而新近上演由四川省綿陽市藝術學校創作排練的男子群舞《滾燈》,是以傳統的川劇滾燈藝術為元素,融合舞蹈藝術手段講述師徒言傳身教,三代人苦練川劇絕活的感人故事。在短短7七分鐘的表演時間里,13名平均年齡只有14歲的男孩用精湛的舞技、生動的表情、詼諧的表演獲得在場專業評委的一致好評,該節目通過創新形式弘揚和傳承了川劇藝術,給現場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滾燈是集舞蹈、雜技、體育為一身的漢族古老民間舞蹈,具有多樣性、,綜合性、,競技性的鮮明特點,有獨特的藝術構思和典型的地域特色,展示了中華民間舞蹈杰出的創造力,對探索古代民間舞蹈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
二、滾燈,讓非遺動起來
以民俗文化為題材的舞蹈創作,關鍵是要真正深入生活,是要有民俗民風的原形,捕捉民族民間文化的精魂,在其中進行提煉,并結合時代背景進行提煉加工,適合群眾審美,并能為當下社會發展提供一定的借鑒存在一定意義。川劇絕技皮筋滾燈是川劇中久負盛名的小丑戲,說到滾燈,就不得不說說四川的趴耳朵((怕老婆)),在四川,老婆一生氣就揪耳朵,久而久之就把耳根子揪軟了,所以叫趴耳朵。皮筋滾燈講述了紈绔子弟皮筋因賭博成性受到妻子責罰的故事。其妻讓他頭頂油燈在板凳上翻上翻下,做出種種高難度的動作,整個表演幽默詼諧,其中頭上走燈、頭上吹燈、頂燈搬腿等高難度動作展現了川劇藝術獨特的魅力。編導李微、鐘宏宇的《滾燈》也來自于這個民俗故事,作品的成功之處也在于編導在其中突顯了自己的立場,并能在為當下產生一定的影響。同樣體現傳承的作品不少,但李微、鐘宏宇所選角度與眾不同,提升了作品的主題立意。另外題材不怕舊,然而要區別于他人,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長,呈現出新穎、,獨特之處。《滾燈》是由夫妻之間的嬉鬧轉變為以傳承立意的題材,用不一樣的形式來表達,同時也是它的延伸與發展,這也僅是《滾燈》特有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由人類以口頭或動作方式相傳,具有民族歷史積淀和廣泛、突出代表性的民間文化遺產,它曾被譽為歷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記憶的背影”。其最大的特點就是不脫離民族特殊的生活、生產方式,是人類生命意識最直接、,自然、,原始的藝術展現,所以這種舞蹈形式是最接地氣,最符合廣大群眾的、喜聞樂見的。
三、傳承,讓中國傳統文化免于消亡
將民俗文化、民間生活藝術化之后搬上舞臺,依舊保留著民間生活氣息和人物的性格個性也是極其難得的。舞蹈的開始映入眼簾的是師傅為一徒弟做示范口傳身授的場面,由川劇中雜耍藝術的道具長板凳圍繞舞臺呈半圓狀,師傅頭頂一碗,站上凳子展示高難技巧,眾弟子躲在凳子后觀望,瞧見師傅頂碗搬腿時,4個弟子不由得蜂擁而上,眾弟子不禁拍手稱贊,然后進入開始學習傳統技藝的場面。當大家刻苦訓練的時候,師傅不時糾正演示,其中一個調皮的徒弟,卻趁機搗亂,那幽默詼諧的舞姿,讓觀眾不由大笑,當另一個弟子告知師傅時,氣急敗壞的師傅一腳將他踹下凳子,狠狠教訓,弟子躲閃的向前跑,師傅接連踹伴,在后面吃力的追趕動作中體現出師傅對傳承傳統文化的認真嚴謹和弟子天真稚嫩的孩子氣,更好地渲染了舞臺效果,感染了觀眾,使舞蹈得到升華。師傅生氣了坐在舞蹈中央的凳子上,眾弟子跑下場,這時出現搗蛋的弟子躡手躡腳上場受罰的場景,呈現出一個做錯事情,面有愧色卻又怕挨打的人物形象,當然形象塑造也是極其重要的,鮮明的形象能使觀眾更好地接受舞蹈作品中的人物刻畫。在他再三的扭捏下師傅罰他雙手端碗在板凳上站立,眾弟子繼續練習,師傅繼續教授。還出現頂碗從凳子下鉆進鉆出的高難技巧,也體現出演員是經過刻苦訓練的。第三段預示著徒弟們的技藝嫻熟,在師傅帶領下全部人一起展示的壯觀場面,也是舞蹈的高潮,有宏大的音樂和舞蹈語言與之襯托。都說舞蹈是不用言語,只需一個眼神、一個動作就能讓觀眾明白其用意的藝術,所以《滾燈》中師傅一彎腰、一頓挫就省省略好多文字語言,讓觀眾一下就看出他“容顏彈指老,秋去霜幾絲”。師傅欣慰地看著弟子們操練,好似感嘆這一生沒有失去自身價值,后繼有人,要將中國傳統文化傳承進行到底。最后,師傅往后走著一回頭,進入了時空感的場面,回到最開始的畫面,看到自己教出來的徒弟在教他的徒弟,首尾呼應,更好地讓觀眾看到三代人的傳承,突出舞蹈所要表達的主題立意。
四、形象語言,專屬《滾燈》特有
舞蹈創作是一種以塑造鮮明的、活生生的舞蹈形象為核心,通過選材、立意、結構、到舞蹈編排和最終的合成多種手段,發揮編舞者的創造性想象力的審美創造活動。舞蹈形象是舞蹈家運用人體動作,,塑造出一種能夠反映對象本質特征、飽含主體情思、富有美感的動態形象。鮮明生動的舞蹈形象應當具有典型性、直觀動態性、情感性和審美感染等特征。它可以是一個特征鮮明的動作和姿態,,也可以是一個以主題動作為核心的動作系統,,甚至也可以指以肢體語匯所塑造出的人物形象。因此,舞蹈形象是構成一部舞蹈作品的核心,,是作品中最具有藝術個性,、最具有代表性的動態特征。隨著現代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于精神層面的追求需求越來越高,舞蹈已經成為廣大人民喜愛的藝術形式。在舞蹈創作的過程中,塑造的表演者的人物形象直接關系到觀眾對于舞蹈的認同程度,所以舞蹈創編工作應該注重形象的塑造,并且認真分析形象對于觀眾的影響,創編出能夠與觀眾產生共鳴的作品。然而,在舞蹈界屆重視技術技巧、,素材堆積的作品卻是屢見不鮮,許多舞蹈編導忽視對形象的思考和創造的現象卻普遍存在,以至于導致作品的不成熟。由此可見,舞蹈形象的核心地位不容忽視,編創者要從在觀賞者的角度進行一定反思,爭取利用鮮明形象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endprint
談到舞蹈創作,自然要提到形象和語言。好的舞蹈不一定能夠清晰地的述說出事件,卻一定能夠體現出所蘊含的時代文化。也就是說,形象本身帶著時代、,文化和社會。而《滾燈》確實體現時代潮流,在傳統文化瀕臨消失的現在,編導意識到危機的存在,創作出特屬于《滾燈》自己的形象語言,是其他作品所不能替代的,在矛盾與沖突中突出了人物的性格與情感。師傅和徒弟的形象除了服飾的不同,主要就是動作語言的運用,同一組動作,師傅做出來加上神態和情感體現的是動作的嫻熟和對眾弟子的管教,突出師傅的嚴謹認真,而弟子便是對于枯燥訓練的厭煩貪玩和孩提時代的童真,以及后來師徒同心將這種傳統文化技能傳承下來的博大精深。其中頭頂碗抱腿,頭頂碗鉆板凳,筆者在我看的時候憋著一口氣,害怕深怕哪個的碗一不小心會掉下來,考驗了演員的高素質、,精技藝。說到與川劇結合,大量的扭屁股、,縮頭動作映入我的眼簾,不時發現將川劇的幽默詼諧也表達的十分到位,讓我們重新體會到了傳統藝術文化的魅力,而編導對人物形象的塑造也拔高了舞蹈品質,使作品的主題得到了更高的升華。
五、結語
編創者要有一定的生活積累,也需要他有別人看不到的眼,尋找事物的與眾不同與自身的靈感碰撞。為前之所不為關鍵取決于舞蹈藝術創作者是不是有勇于打破陳規的勇氣和敢于創新的思想。編創者要善于挖掘活題材,根據舞蹈的特性來反映反應生活,不僅能更好地吸引觀眾觀賞,更能較為全面地體現當前社會生活,使得舞蹈藝術更加生動和形象。作為職業創作者,舞蹈編導的工作是十分艱苦的,它要身兼編劇、導演二者于一身,獨立承擔作品創作的全過程。從作品創作的動意開始,直到作品完成搬上舞臺,舞蹈編導要事必躬親。在前期的選材、構思、結構和、編舞等整個過程中,編導都要獨立地的甚至是孤獨地在創作道路上探索;在后期的排演與合成編導也承擔著領導的責任。盡管創作的過程是無比艱辛而成功的結果也無比榮耀;盡管一切艱辛都是為了成功,但是,編導最大的幸福也許在于創作的過程,而不在于那個結果。當你踏入舞蹈創作的未知領域,動作、形象、語言的奧秘就會不停地苦苦纏繞著你,一旦有所發現,你就會感到無比的驚喜和欣慰。這是作為一個創作者的孜孜以求、為舞蹈癡迷和奉獻的精神回報。編導的世界是豐富新鮮的,需要我們去開拓,今后隨著舞蹈事業的蓬勃發展,編導還是要善于觀察生活、,發現生活,在生活中汲取素材,創造出新時代有價值、有意義的舞蹈作品來。總的來說,舞蹈藝術創作過程就是一種創造性的活動,舞蹈作品的成敗,離不開舞蹈演員的高超技藝,離不開各個部門的協調合作,更離不開編舞者的奇思妙想。,所以編舞者家應該努力培養自身的創造能力,有助于提升作品呈現的整體水平,有助于推陳出新,推動舞蹈藝術事業的發展和壯大。
參考文獻:
[1]張黎靜.舞蹈理論研究及評論的發展探索[J].大眾文藝,2015(5).
[2]于楠楠.淺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知識產權保護[J].魅力中國,2011(10).
[4]孫天路.中國舞蹈編導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隆蔭培,徐爾充,歐建平.舞蹈知識手冊[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1999.
[6]楊忠華,溫立偉.舞蹈藝術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