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晨
[摘要]2015年以來,面對世界經濟增長速度緩慢、國內經濟下行、財政金融風險加大的復雜形勢,國家先后出臺一系列穩增長、調結構、防風險的政策,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但經濟結構性問題依然突出,產能過剩矛盾不斷積累、金融風險開始顯性化、市場預期有所惡化、宏觀調控政策邊際效應下降,經濟下行壓力較大。應以經濟結構調整為主線,兼顧穩定經濟增長和防范經濟風險,加大改革力度,激活市場活力,實現增加有效供給和刺激有效需求雙輪驅動。
[關鍵詞]宏觀經濟政策:宏觀經濟形勢:政策取向:國民經濟總體
一、宏觀經濟政策基本定義
宏觀經濟政策(Macro-economic Policy),是指國家或政府有意識有計劃地運用一定的政策工具,調節控制宏觀經濟的運行,以達到一定的政策目標。宏觀調控是公共財政的基本職責所謂公共財政,指的是為彌補市場失效、向社會提供公共服務的政府分配行為或其它形式的經濟行為。
(一)宏觀經濟政策是指政府有意識有計劃地運用一定的政策工具,調節控制宏觀經濟運行,以達到一定的政策目標。從西方國家戰后的實踐來看,國家宏觀調控的政策目標,一般包括充分就業、經濟增長、物價穩定和國際收支平衡等。
(二)宏觀經濟政策是指國家對整個國民經濟進行宏觀調控的政策它對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具有如下作用。
(三)宏觀經濟政策是指國家或政府運用其能夠掌握和控制的各種宏觀經濟變量而制定的指導原則和措施。
(四)嚴格地說,宏觀經濟政策是指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以及收入分配政策和對外經濟政策。除此以外,政府對經濟的干預都屬于微觀調控,所采取的政策都是微觀經濟政策。
(五)宏觀經濟政策是指政府為了達到宏觀經濟目標所采取的手段和措施。根據馬克思主義原理,社會總產品在物質形式上分為生產資料(機器、原料、材料和燃料等)和消費資料(食物、衣服、住房、日用品等)。
二、當前宏觀經濟政策的著力點
(一)積極財政政策要加大力度,要著力構建新型央地財稅關系
未來一段時期,為了穩增長、增效益、防風險,要進一步加強積極財政政策在擴大需求方面的直接作用,防止經濟增速下滑過快。為了加強積極財政政策在擴大需求方面的作用,重點可放在加強積極財政政策對投資、生產、收入、消費等四個領域的作用,以引導、啟動和擴大相關的市場需求。要處理好央地財政關系,適度擴大地方財政來源,更好調動地方積極性。
(二)實施結構寬松的貨幣政策,防止陷入債務與通縮壓力的惡性循環,加強金融監管
由于我國消費占GDP比率顯著低于發達國家平均水平,工業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顯著高于主要發達國家,因此我國貨幣政策不僅要考慮CPI的變化,也要考慮PPI的變化,短期內應更多地參考GDP平減指數的變化,以防止實體經濟面臨的通貨緊縮壓力加大,陷入債務與通縮的惡性循環。
(三)加快競爭性國企改革,推進僵尸企業處置,加大自貿區的改革力度
在市場經濟比較發達的經濟體中,在面臨通貨緊縮的時候,企業需要去杠桿,需要去產能。受到體制機制的制約,我國去產能一直進展比較緩慢。我國需要通過“供給側”的結構性改革,對僵尸企業進行清理,清理僵尸企業才能減少對市場資源的占用,市場出清以后,通貨緊縮和產能過剩才能得到緩解。
三、我國宏觀經濟形勢
改革開放步伐加快,微觀主體活力有所釋放。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繼續推進,取消、下放了部分行政審批事項,商事制度不斷完善。財政金融體制改革深化,加大結構性減稅力度,降低社會保險繳費費率,減輕企業的稅收負擔。利率、匯率市場化改革取得進展,市場決定資金價格的機制初步形成。價格改革邁出重大步伐,政府定價目錄大幅度減少。服務業和制造業開放進一步擴大,這些改革舉措,有利于促進生產要素的自由流動,有利于創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有利于我國走出去戰略的實施,有利于形成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局面。
總體來看,2015年國民經濟仍運行在合理區間,經濟結構進一步優化,轉型升級進一步加快,新興動力進一步積聚,人民生活進一步改善。這為2016年經濟增長奠定了較好的基礎。
四、宏觀調控思路和政策取向
以減稅和增加社會保障支出為重點,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一是適當擴大財政赤字和國債規模。二是實施減稅政策。營改增擴大到建筑業、金融、房地產、居民服務業,全面實行研發、技改投資加計扣除制度,支持企業進行技術改造和創新投資。三是加大地方政府債務置換的力度,擴大省政府一般債務發債規模。四是發揮政府投資的引領作用,加快鐵路、城市地下管網、停車場、農村基礎設施等項目建設,保證國家批準的項目落地。五是加大失業保險和低收入群體的支出力度,托住民生和社會穩定底線,為順利推動企業改革提供保障。
以創造有利于結構調整的宏觀環境為重點,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一是建議擴大社會融資總量。繼續適時降息降準,引導全社會降低企業融資成本。二是實施結構性貨幣政策。三是以人民幣匯率中間價機制調整為契機,明確采用人民幣盯住一攬子貨幣并設定匯率走廊的匯率政策,加強與市場溝通,提高匯率政策透明度和可信度。四是穩定股票市場預期和信心,穩妥推進新股發行注冊制,提高大股東減持門檻,相關部門要及時向市場傳遞政策信號,不能讓市場隨意猜測政府的意圖。
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一是繼續加大簡政放權力度,推進政府制定權力清單、責任清單,全面取消非行政許可,為創業、創新營造更好的環境。二是支持區域性資本市場發展。三是全面落實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普惠性措施:完善設備加速折舊等政策,推動企業加快技術改造:把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股權激勵、科技成果處置權、收益權等試點政策擴大到所有科技園區和科教單位。四是降低電力價格、適當降低失業保險繳費比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