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夢奇 韓寶坤
[摘要]GDP是衡量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狀況的重要指標,其與國民經濟福利的關系也是密切相關,但單獨靠GDP一個單純的國內生產總值指標很難完全反應一個國家的經濟福利狀況,這就需要我們找出GDP衡量經濟福利的缺陷,然后找出應對其缺陷的方法。而研究GDP與經濟福利之間關系的意義也在于此,即完善衡量經濟福利的指標,從而指導宏觀政策的制定以使國民從經濟發展中獲得較高水平的經濟福利。
[關鍵詞]經濟福利;GDP
一、GDP的含義及核算方法
GDP就是國內生產總值指的是經濟社會即一國或一地區在一年內生產的全部最終產品包括所有商品和服務的市場價值。
當前社會經濟中主要有三種方法用來核算GDP,他們分別是生產法、支出法和收入法。由于用生產法核算比較困難且難以正確統計,通常情況下政府統計GDP常用的是后兩種方法,即支出法和收入法。
二、GDP的重要性及其意義
(一)GDP的重要性
當今世界,各國之所以都能制定出較好的宏觀經濟政策去調控宏觀經濟的運行,主要是憑借國內生產總值的精確核算,指明了政策的目標,明確了經濟運行的軌跡,從而不至于使經濟大波動的運行。現在很多國家都在不遺余力的去實現GDP的現代化核算,同時也包括我們國家,這樣做主要是為政策的制定者提供有用的數據,為決策者指明明確的方向。
(二)GDP核算體系的意義
1.是宏觀經濟運行狀況的反映
決定一國宏觀經濟運行狀況的好壞,主要取決于一國的經濟增長率、通貨膨脹率和失業率。這三個指標既有內在的關聯性,也與國內生產總值密切相關。失業率與經濟增長率的變動具有一定的相關性,經濟增長率每增加一個百分點,失業率就會下降半個百分點。
因此可知:失業率與經濟增長率呈負相關關系,可以通過對經濟增長率的調控來間接地調控失業率,以達到促進經濟增長和降低失業率。所以實現國內生產總值的現代化核算,不僅能掌控宏觀經濟的運行狀態,更能對政府制定合理的宏觀經濟政策具有指導意義,同時對于一國政府來說更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際意義。
2.GDP是國家進行宏觀調控的基石
自1985年以來,國內生產總值核算就已成為我國政府進行政績評價的主要因素,同時也是進行宏觀調控的重要參考依據。GDP也成為我國制定經濟發展戰略、中長期規劃等的重要依據。2008年,我國為了應對世界金融危機,政府采取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來應對這一危機,國內生產總值核算反映出我國經濟增長率處于下降階段,這主要是對需求不足的直接現實反映。
三、用GDP衡量經濟福利存在的缺陷
(一)未考慮環境破壞、資源浪費等因素
近些年來,在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資源、環境、公平等諸多問題和矛盾也不斷凸顯出來。吃資源飯、環境飯的舊發展方式早已不能適應現在經濟發展的潮流。主要包括資源消耗總量大,資源約束愈發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溫室氣體排放總量大,增速快;社會保障體系建設落后,社會保障體系水平比較低且覆蓋領域不均衡。
(二)未考慮通貨膨脹的因素
由于未能充分考慮質量進步的因素,在傳統的通貨膨脹調整方法下,實際的通脹程度可能被夸張放大。GDP的統計核算對國民經濟福利的反映未能充分考慮到通貨膨脹的因素影響,在考慮通貨膨脹因素的情況下,人均GDP并沒有實際的那么多。所以此時人們的生活水平被高估,經濟福利的情況亦被高估。這樣,GDP就不能準確的反映國民的經濟福利了。
(三)我國以投資為主的GDP增長模式很難準確反映居民的經濟福利狀況
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由政府主導經濟的經濟發展模式所取得的成就是大家所公認的,基礎設施建設同樣是重中之重。但是,在市場經濟的條件下,政府主導本身就帶有一定的改革之前那種計劃經濟的色彩。在這種政府主導的經濟模式之下,政府這個決策者做提供的服務和基礎設施建設并不一定是符合消費者的意愿的,就是不一定是消費者的真正需求。
所以在政府主導投資這種經濟增長模式下,我國GDP增長不能準確反映經濟福利的水平,甚至還可能出現在GDP增長的情況下居民的經濟福利狀況反而會減少的情況。
四、完善GDP作為衡量經濟福利指標的意見及建議
(一)從人的角度出發去衡量國民經濟福利一國民幸福指數
如果說GDP是衡量經濟發展的重要指標,那么幸福指數就是從人的角度出發去衡量經濟發展的一個指標,因為它更加注重人的感受、民眾的幸福程度等方面。相對于GDP,以國民幸福指數作為經濟福利的衡量,最大的好處是引導政府的公共政策應該從追求經濟增長的總量轉變為尋求建立和保持一個健康、公平和正義的宏觀經濟制度。我們通過幸福指數可以看出國民的幸福程度,也能反映出社會的供給以及需求等方面的問題,更能反映出社會資源的整合程度等重要問題。通過這些可以為政府制定合適的政策去解決社會問題提供更好的依據。把幸福指數作為衡量國家各地區的人民生活水平的指標,這就是各級政府在執政方面的一大進步。相對于單純的用數字去說明經濟的運行狀況以及經濟福利,國民幸福指數這個指標顯得更人性化,有利于發現人們精神生活的不足,更有利于建立居民的良好的精神生活。在經濟新常態下,我們更要關注人們心理健康,能夠運用幸福指數作為指標來衡量經濟福利,說明發展的內涵更加的充實,不僅在乎GDP的數字,同時注重人性的發展。
(二)用綠色GDP衡量國民經濟福利
所謂的綠色GDP,就是在考慮了自然資源的浪費情況和環境污染程度的一個衡量經濟發展的指標。就是在每年統計的GDP之中扣除了資源浪費的成本,環境污染成本。
每個國民經濟福利核算的指標都不可能是完美的,綠色GDP核算體系也有它的缺陷,針對其在我國實行時的缺陷,提出以下建議:要完善綠色GDP核算體系,就需要建立健全一個產權明確,資源明晰的社會體系。可以由政府組織專家先進行調研,然后建立試點,在試點成功后可以在全國范圍內推廣。爭取率先建立起我國資源環境產權狀況的框架體系。建立健全法律法規,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其主導作用,盡量減少政府對市場的干預。轉變各級政府和各官員等的考核機制,不能光把GDP作為唯一的指標去衡量官員的能力。把單純的追求GDP增長轉變為實現資源環境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在微觀方面,要建立企業環境會計制度,奠定微觀基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