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
[摘要]浙江省位于,長江三角洲南翼,對外交通十分便利,浙江省自改革開放以來,憑借其優越的區位條件,以及外貿體制的深化改革,使之成為國內的外貿大省,“浙江模式”也已成為各地區的學習典范。在經濟持續向好的方向發展,浙江省的對外貿易也遇到一些挑戰,要改善對外貿易的局面,重點在提高浙江省出口產品結構,通過歸納當前出口產品結構的現狀與一系列問題,提出對策并進行分析。
[關鍵詞]產品結構;產業現狀;產業結構調整;優化對策
1浙江省出口產品結構現狀
1.1出口增長速度快,規模大,貿易順差大
一般進出口貨物在辦結海關手續后,可以直接進入生產或消費領域。在科技不斷創新、消費者對產品安全及品質逐漸要求提高、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對于中國這樣一個處于快速發展時期的發展中國家而言,無論對于全球化有著怎樣深刻的認識,這都是一個我們必須面對的客觀現實。在過去二十多年里,出口增長速度快,規模逐漸變大,處于貿易順差階段。
2017年上半年,全省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已達3843.4億美元,與上年同比增長了18.1%,出口3048.8億元,增長12.1%。出口、進出口規模分別位居全國第二和第三。但從貿易方式看,浙江省出口貿易持續增長的主要是一般貿易出口貨物。2016年,浙江省加工貿易出口額躍上百億美元,占出口總額的比重56%:從全國來看,一般進出口貨物出口額占出口總額的比重為53.3%。
1.2以勞動密集型產品為主
我國勞動密集型產業主要指農業、加工業、機電產品、服裝業。這些產業科學技術程度低,需要勞動力較多?,F階段,我國的基本國情是農村剩余勞動力多,而且適齡勞動力占大部分,同時,資金、技術相對稀少。目前我國有6億多的適齡勞動人口,而剩余勞動力就有1.6億左右,1/3的農村勞動力處于就業不充分狀態,大多數人希望到沿海地區來尋求發展,而浙江省作為沿海出口大省,是多數勞動力轉移地區。浙江省依靠廉價勞動力來獲得價格優勢,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出口產品,集中生產勞動密集型產品。據統計,浙江省來自省外的暫住人口中,外來民工占絕大多數。主要原因是近年來我國第一產業勞動力向二、三產業的持續轉移,同時,浙江省大量的民營企業吸引來自中西部地區的眾多外來務工人員,他們大多集中在勞動密集型產品生產、低附加值產業。近年來,隨著國內工人工資的普遍提高,能源資源價格的大幅上升,以粗放經營為主的部分浙江企業面臨重大挑戰。
1.3貿易方式以一般貿易方式為主
一般貿易是與加工貿易相對而言的貿易方式,其交易的貨物是企業單邊售定的正常貿易的進出口貨物。一般貿易方式一直是浙江省外貿長期以來的貿易方式,也是浙江省外貿有別于其他沿海省份外貿的主要方式。浙江省的一般貿易出口的主體是民營企業,近九年以來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外資企業和民營企業逐步占去國有企業所占比重,發揮的作用逐漸提高。浙江省加工貿易增長發展迅速,得到各級政府的積極鼓勵與支持,但是也存在問題,由于基數小,出口比重仍遠遠低于其他沿海省份水平。
浙江省的一般貿易出口主要是以紡織品、機電產品為主。該省一般貿易出口項下紡織品、服裝出口比重上升。近年來,浙江省一般貿易出口項下機電產品出口平均增長率比紡織業平均增長率高出6.5個百分點,是一般貿易出口項下增長最快的商品。
2浙江省出口產品結構存在問題
2.1出口商品過于集中,且勞動密集型產品比重過大
浙江省出口的商品大多集中在幾樣少數商品,紡織、服裝、機電產品等勞動密集型產品占一半以上,其中,紡織品、機電產品近幾年增長速度超過20%,出口規模位居前列。非勞動密集型產品缺少自主品牌,多半是貼牌生產,以價格為主要競爭手段,貿易摩擦頻繁發生。
2.2低水平擴張,出口商品技術含量低
浙江省出口產品主要以初級產品和工業制成品為主,初級產品以資源、農產品為主,工業制成品主要以紡織品、機電產品為主,其中工業制成品比重占93.12%,是浙江省出口的主打產品。在工業制成品中,機電產品、紡織品又占出口總額的一半以上,高新技術出口產品僅占23.2%。在競爭激烈的時代,浙江省許多企業采用低價出口促銷策略,低水平擴張,增強出口國際競爭力。
2.3出口商品自主品牌缺乏
浙江省對外出口產品形式大多為定牌加工貿易形式,只要訂單在手就可以穩賺差價,相關費用都不必擔憂。企業生產力旺盛,但缺少銷售能力和自主品牌缺乏,所以無法占領市場,使其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失去競爭優勢。
2.4出口量大,出口效益低下
浙江省加工貿易產業結構中,出口量大,出口額比重在全省GDP占比重較大,但是產品檔次不高,出口效益低下。例如:機電產品是加工貿易出口產品所占比例最大的。雖然有少部分高科技、深加工產品,但是這些產品也存在一些列問題,如附加增值率低,因此真正體現技術水平和高科技的產品都要從國外進口。從總體來看,檔次低下,低技術、附加值低在產品生產中占比重較大。產品價格低廉,出口數量較多,但是技術含量低下,因此出口效益低下。
3浙江省出口產品結構優化對策
3.1優化產品結構
浙江省促進外貿轉型升級,優化外貿結構,優化產品結構。鼓勵承接國際服務外包業務和技術出口。積極實施出口品牌發展戰略,培育扶持具有較高國際知名度,出口效益較好的紡織、機電產品,并加強與海關及銀行等部門的配合,為品牌企業提供退稅、融資的便利和金融支持。
3.2進一步推進產品“以質取勝”戰略提高產品質
提高初級產品質量,使企業積極進行技術改造,提高科技含量,提高產品質量。浙江省各企業應該樹立“以質取勝”的戰略,提高出口產品質量,進一步提高產品技術含量以及質量。
3.3工業制成品優化實施對策
新興市場尋求商機,深化實改變施市場“多元化”戰略,便成了務實選擇并已取得成效。當今,中國與東亞地區和新興經濟體貿易繼續強勁增長,中國對拉美、非洲等發展中國家的出口增速在加快。浙江省應進一步實施出口市場多元化戰略,加強同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的經濟貿易關系,推動我國產品更多的進入這一市場,加大對新市場的開拓力度。
3.4注重擴大高技術含量,加大高附加值機電產品的出口
一是加大對機電產品企業的技改投入,調整技術改造資金的投向:二是要加大對成套設備出口的融資支持,增加中長期信貸業務:要鼓勵企業加大技術費用開發的投入。
3.5大力發展石化及后續產品的生產和出口
例如具備國際競爭優勢的寧波鎮海煉化、浙江龍盛等化工企業,利用石化原料、中間產品來調整醫藥、化學、塑料等行業,可以大大提高這些企業產品的競爭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