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月華
摘 要:舞蹈教學的開展有利于高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全面發展,也有利于其日后的工作發展,然而當前高校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存在部分問題,故而筆者在本文中對其進行探究。文章首先介紹了高校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開展的重要性及開展現狀;其次指出了高校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開展中存在的問題;最后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調整路徑,即強化實用性能力的舞蹈教學模式以及培養學生舞蹈創編能力。
關鍵詞:高校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教學調整
學前教育包含的內容極多,舞蹈教學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然而由于歷史文化等原因,我國高校學前教育專業的舞蹈教學存在一定的問題,如教學方法單一、對學生舞蹈創編能力的培養較為落后以及沒有合理的安排授課內容等,這些均影響著高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全面發展,故而在本文中筆者將對該問題進行合理的分析,指出高校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調整的路徑,從而促進該專業教學活動的開展,促進學生的進步。
1 高校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開展的重要性及開展現狀
(一)高校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開展的重要性
高校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開展無論從幼兒成長角度來看還是學前教師的發展角度來看均有重要的作用。從幼兒成長的角度來看,良好的舞蹈訓練有助于幼兒骨骼肌肉的發育,所以高校在學前教育專業中應當設置舞蹈課程,這樣教育出的學生方能在日后的工作中滿足幼兒成長的需要;從高校學生的角度來看,學生日后的主要就業方向便是幼兒教師,而舞蹈教學設置能讓學生了解舞蹈藝術的魅力,使他們的專業自信心得到強化,這樣他們在教育幼兒的時候便更富有自信,同時自身的競爭力也能得到強化,從而利于自己的教學活動。
(二)高校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開展的現狀
受到歷史文化等因素的制約,高校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開展狀況不佳。從學前教育專業的特性上來看,該專業不可能像藝術專業那樣招收較多的舞蹈能力較強的藝術生,所以學生本身的舞蹈底子便比較薄弱。另外,傳統思想下,學校認為學前教育對幼兒的教育多是在識字算數方面,對其他藝術方面的關注度不夠,這些都導致高校學前教育專業對舞蹈教學重視度不足,從而影響了學生的觀念,在舞蹈方面也不甚重視。再則,高校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通常男女比例失調,所以在教育時候,部分男同學對于舞蹈學習會有一種排斥心理,從而影響了高校舞蹈教學活動的開展。
2 高校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開展中存在的問題
當前部分高校已經認識到了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開展的必要性,并且已經在采取措施調整舞蹈教學活動,加強了對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育的重視度,然而仍然存在一定的問題,其問題主要表現在三方面,分別為舞蹈教學方法較為單一、對學生的舞蹈創編能力缺乏培養以及課程安排以及授課內容安排不合理。
(一)舞蹈教學方法較為單一
當前我國高校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開展中存在最主要的問題便是教學方法比較單一,在教學中,教師過度關注對舞蹈技巧的教學,而忽視對舞蹈本身實用性的關注,所以學生在學習之后對細節的掌握較好,尤其是舞步、手位等,掌握極佳,但是整體的舞蹈教學則偏少。另外,高校對舞蹈的教學也只是對動作的強調,而很少有對舞蹈內涵的講解,這就導致學生在日后的教學活動中對幼兒的舞蹈教學也停留在表面,無法使幼兒學習到舞蹈的內在元素以及精神元素。故而高校必須要對舞蹈教學方法進行變革。
(二)對學生的舞蹈創編能力缺乏培養
舞蹈創編能力也是高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需要掌握的重要的能力,在幼兒教育中需要教師有即興創編的能力,從而利于幼兒的美育教育。然而當前高校學前教育專業在教學時候,對學生舞蹈創編能力的培養相對較弱,部分高校認為對學生舞蹈教學僅僅只是簡單的教育其如何進行跳舞,如何教育幼兒實現肢體的協調等,而沒有強調“創新性”以及“主觀能動性”的發揮。最后,部分高校學前教育專業的教材內容相對較為落后,關于舞蹈創編的內容也比較少,所以影響了學生在該方面的發展。
(三)課程安排以及授課內容安排不合理
當前我國高校的學前教育通常為三年制教育,而學前教育專業需要學習掌握的知識又比較多,在這種情況下,學校需要對各方面所學的知識進行合理安排。然而高校的實際上的教學時間比較少,三年制的教育之下還有一個學期左右的實習實訓時間,故而實際教學周更少,分配到舞蹈教學的每周僅一個課時,較短的課時中,教師只能進行簡單的理論教學,而無法深入進行講解,也無法讓學生進行多樣化的實習,所以影響了學生舞蹈能力的提升,也使高校的舞蹈教學活動難度增加。
3 高校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開展調整路徑
針對高校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開展開展中存在的問題,必須要對其進行合理的調整,方能促進高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發展,筆者認為強化實用性能力的舞蹈教學模式以及培養學生舞蹈創編能力。
(一)強化實用性能力的舞蹈教學模式
在舞蹈教學中強化實用性能力,側重于對該專業學生的舞蹈教學能力進行提升,這有助于學生日后教學活動的開展。具體來說,高校可以成立教研小組,讓教研小組到當地幼兒園進行調研,了解幼兒園的實際教學情況等,再依據幼兒園的實際需求調整教學的重點,從而增加學生們的實際教學能力。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在其中穿插多樣性的教學方法,如讓學生“相互指導”,學生在對他人進行評論與指導的同時也會思考自己的情況,從而使整體獲得提升,也提升了教學效果。
(二)培養學生舞蹈創編能力
學前教育的一切教學活動應當以學生的發展為目的,而學生日后多從事的是幼兒教師的工作,所以他們的工作出發點則是幼兒素質的提升。從這一方面來說,高校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開展時候必須要重視對學生舞蹈創編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在學習中能充分的發揮主觀能動性,發散思維,使其在日后對幼兒的教學中能不死板,以促進幼兒的發展。對學生舞蹈創編能力的培養則教師應當多對學生進行引導,而不能完全照本宣科。
當然,無論是教學模式的調整以及學生舞蹈創編能力的培養,均需要構建在高校課程安排以及授課內容的安排上,高校還必須從實踐基礎上對課程安排進行合理的調整。
4 結語
本文是對高校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開展途徑的探析,在文末針對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中出現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教學措施,希望可以為高校相關責任人提供一定的參考,以促進該專業學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熊潔.高校學前教育專業特色舞蹈課程的必要性與措施研究[J].藝術評鑒,2017,(03):108-110.
[2]沈琬茹.探析高校學前教育師范生舞蹈課程教學新模式[J].教育現代化,2017,4(05):151-152+17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