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赟
[摘要]我國現階段的特殊教育取得了顯著成績的同時也存在著未入學的殘疾兒童人數仍然較多、政府財政投入地區差異加大,投入結構不均衡、特殊教育教師總量不斷增長,但與需求相比仍然有較大差距等問題。因此針對問題提出了一些應對措施,以期對我國特殊教育工作的發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幫助。
[關鍵詞]特殊教育;教育福利;殘疾兒童;隨班就讀
2010年頒布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將特殊教育納入國家教育事業改革和發展大局之中,把特殊教育作為八大教育發展任務之一,體現了黨和政府對殘疾人教育事業的高度重視,為我國特殊教育的改革與發展的提供了良好發展的機遇。
一、我國特殊教育發展現狀分析
(一)在校殘疾學生數存在波動情況,但近三年有反彈上升的趨勢
從數據可以看出,不同殘疾類別的殘疾兒童教育存在較大差異。智力、聽力和視力三類殘疾兒童的義務教育狀況相對比較好。其次,女童在校人數不僅增長很慢,而且所占在校學生總數比例偏低。《中國教育統計年鑒》數據顯示,2010年普通小學在校生人數為9940多萬人,其中女生人數為4595多萬人,女生占在校生人數的比例為4623%,而2010年殘疾女生占在校殘疾學生人數的比例為34.60%。如果殘疾兒童中男女性別比較均衡,則說明女生占殘疾兒童在校生人數的比例偏低。第三,城市地區殘疾兒童少年在校人數逐年增長,農村地區殘疾兒童在校人數有逐步減少的趨勢。
(二)特殊教育學校數量增加顯著,其中綜合性特殊教育學校增加顯著從《中國教育統計年鑒》的數據可以看出,自2006年以來,我國特殊教育學校數量不斷增長。截至2015年,我國共有特殊教育學校2053所,與2006年相比,10年間增加448所,平均每年增加44.8所。通過對數據的深入分析發現,各類別特殊教育學校增長趨勢不同。2006年之前,傳統的盲校、聾校和培智學校增加比較快,同時,綜合性特殊教育學校數量穩步增長,到2011年綜合性特殊教育學校占五成。
(三)普通學校就讀的殘疾學生人數逐漸緩慢下降,附設特教班的殘疾人學生規模有萎縮趨勢
我國義務教育階段殘疾兒童安置特點是普通學校安置為主體,特教學校安置為骨干。附設普通學校特教班的在校殘疾學生人數一直都不多,在十年間基本是每年大約有0.4至0.6萬人,所占比例偏小。但從2009年到2013年近五年數據看,普通學校附設特教班的在校人數分別從0.5萬人降至0.34萬人,有萎縮的趨勢。
二、我國特殊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政府對特殊教育投入總量不足,結構不平衡且地區間差異較大
根據《中國教育經費統計年鑒》的數據,特殊教育學校的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占全國各級各類教育機構教育經費合計支出的比例為0.35%,而我國臺灣地區特殊教育經費約占教育經費的4%-5%左右,相比之下,特殊教育經費投入所占比例偏低。其次,我國目前的特殊教育格局下,有近60%的殘疾學生就讀于普通學校,但特殊教育財政投入幾乎全部用于特殊教育學校的發展,普通學校殘疾學生得到的特殊教育經費支持較少。特殊教育財政投入地區差異大。
(二)特殊教育在諸多方面發展不平衡的問題突出
社會經濟發展不平衡表現在社會、經濟、文化各個方面,在特殊教育領域具體表現如下。
1.偏遠貧困地區特殊教育義務教育階段入學率有待提高與世界上的教育先進國家相比較,與我國整體教育事業發展相比較,特殊教育義務教育階段入學率仍然較低。
2.地區之間均衡化程度有待提高發達地區特殊教育義務階段入學率較高,特別是江蘇、上海、北京等地區殘疾兒童少年的義務教育發展較快,但東部地區的個別省份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總體普及程度不高,與其經濟發展不相匹配。
(三)特殊教育師資隊伍建設亟待加強
我國目前特殊教育教師和康復等各類專業教師數量不足,而且存在職前培養和職后培訓不足的問題。很多教師未經專業培訓,教師沒有專業的教學方法導致殘疾學齡兒童無法接受專業的特殊教育,因此特殊教育質量難以提高。
三、促進我國特殊教育事業健康發展的建議
(一)由特殊學校教育形式逐漸向融合教育形式的轉變
我國傳統的特殊教育形式是將被鑒定為盲、聾、弱智的三類殘疾學生安置在專門為他們設立的特殊學校內。為了解決殘疾兒童接受九年義務教育入學的問題,我國開始嘗試在普通學校安置殘疾兒童接受教育,也即殘疾兒童隨班就讀。借鑒我國某些地區隨班就讀的經驗,根據殘疾類別,分別制訂不同類型殘疾兒童少年“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國家標準:實施在普通師范院校加開一年特殊教育課程以彌補和改善隨班就讀教師不懂特殊教育的困境:政府從財政上給予經費支持,借鑒一些國外特殊教育發展,實施殘疾學生教育券制度,以保障隨班就讀學校最基本的發展需要。
(二)加強薄弱環節的政策傾斜力度以及加大經費投入
現階段我國特殊教育事業發展的薄弱環節從地域上講主要是中西部地區、農村地區。東部地區和大城市主要目標是擴大施教對象:三類殘疾以外的其他類別殘疾兒童及三類殘疾兒童中殘疾程度比較重的殘疾兒童入學問題,而中西部農村及鄉鎮地區目標是擴大所有殘疾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機會,提高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普及水平。薄弱環節之所成為薄弱環節,是多種因素造成的,但是加強薄弱環節,首先需要政策傾斜,只有政策傾斜,人力物力財力才能流向薄弱環節,助其發展。
(三)加強特教師資隊伍建設
要想搞好特殊教育事業,就必須有一支數量充足、高質量、商水平的特殊教育師資隊伍。我國目前的特殊教育師資數量還遠遠不能滿足殘疾學齡兒童受教育的需求,教師進入門檻較低,待遇微薄,而且現有教師的素質也不盡理想,其專業化程度、學歷職稱水平比較低,這必然會影響到特殊教育的質量和效果。因此,建設一支適應時代要求的高層次、高素質、高水平和富于創新精神的師資隊伍,是適應我國特殊教育的改革與發展,推動特殊教育事業邁上新臺階的必然要求。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