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報道/周西娟
走進“域美廣靈” 感受塞上風情
攝影報道/周西娟
廣靈甸頂山植物種類繁多、花草茂盛,素有“空中草原”之稱。
省級自然保護區壺流河濕地,主要保護對象為國家瀕危動植物和壺流河流域濕地生態系統。 陳立盛/攝
9月8日,伴隨著秧歌舞、鬧旱船、舞龍、舞獅等大型民俗展演,山西省廣靈縣濕地文化節隆重啟幕。本次為期一周的文化節共有“聚焦域美廣靈”攝影及微視頻大賽、“樂動廣靈”濕地音樂會、“聲動廣靈”濕地發展研討會、“脈動廣靈”民食文化節、“靈動廣靈”剪紙藝術展、“悅動廣靈”街頭民俗文化展演、“心動廣靈”濕地房車露營嘉年華等7大體現時代精神和地方特色的主題板塊活動。
廣靈縣自然資源豐富,生態環境宜人,僅去年以來就恢復和改善濕地面積達4000多畝。文化節期間廣靈舉辦了中國廣靈·塞上水城濕地發展研討會,來自國家、省、市三級的專家、學者、職能部門領導積極為廣靈濕地的保護開發建議獻策。
“聚焦域美廣靈”攝影及微視頻大賽采風活動是本次文化節的又一亮點。來自全國各大媒體的記者和攝影愛好者到水神堂、壺流河濕地等20多處廣靈知名景點和脫貧攻堅產業基地進行了采風,記錄廣靈旖旎的自然風光、底蘊豐厚的歷史文化、多姿多彩的民俗風情及人文風貌、豐富的名優物產等。
水神堂仿木結構的靈應寶塔
濕地音樂節歌舞《大中國》
“脈動廣靈”民食文化節一角
青紅剪紙“福娃”系列
手工草編墊子
地方特色民俗表演
漢白玉石林坐落在六棱山主峰東側海拔2175米的鞍口段上。石林平面面積約1萬平方米,景觀柱型群體最高約30米,造型各異,錯落有致、千姿百態。在不同時間、光照、方位條件下觀賞,會出現“送子觀音”“鯉魚躍龍門”“蟾待天食”“漁翁撐舵”“群羊暮圈”“金雞報曉”“雄鷹傲視”“企鵝聚會”“故土難離”“將軍歸來”等景觀。
廣靈剪紙藝術博物館現有藏品16000余件,各展廳作品琳瑯滿目,吸引眾多游客參觀。
編輯/周西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