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_本刊記者 柴進峰 韓 彥
光伏扶貧,造福一方百姓
文/圖_本刊記者 柴進峰 韓 彥

檢查光伏設備
4月19日,鞏義市大峪溝將軍嶺40兆瓦光伏發電項目現場,鞏義市供電公司大峪溝供電所所長康朝輝和同事李松峰、黃新遠一大早就來到這里,和維護人員一起檢查光伏設備并網情況。
2016年10月17日是國家扶貧日,河南省委書記謝伏瞻來到大峪溝將軍嶺40兆瓦光伏發電項目現場調研,深入了解項目實施和100戶光伏扶貧計劃及精準扶貧的做法等,要求做到山上綠色常在、水土保持得法,讓光伏扶貧造福一方百姓。
用電不花錢,還能賺錢,這就是光伏扶貧項目給貧困農戶帶來的福利。4月20日,記者走進鞏義市大峪溝鎮將軍嶺村,看到漫山遍野呈矩陣排列的深藍色光伏面板反射著耀眼的光芒,已經成為該村一道靚麗的風景。
村里,貧困戶宋二寶正在看自己家光伏發電收入的記賬本?!艾F在每年的收入能達到5000多元,多虧了光伏發電,我們日子越來越好了!”談起自己的創收妙招,宋二寶掩飾不住內心的喜悅。
今年63歲的宋二寶是將軍嶺村光伏扶貧試點的第一批并網發電受益者。自從家里開始從事“光伏發電”,宋二寶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種了大半輩子莊稼的他,做夢也沒想到可以當上“發電廠廠長”,通過“賣電”每年增收3000余元。
據了解,2016年,借助國家新能源發展要求和大峪溝鎮優質的太陽能資源,大峪溝鎮將軍嶺村利用荒山荒坡安裝光伏發電板,積極探索光伏扶貧模式,首批確定100戶貧困家庭為幫扶對象。信息產業電子第十一設計研究院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與鞏義市人民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計劃在這里利用3年時間建成一座容量為100兆瓦的光伏電站,總投資15億元,一期40兆瓦光伏發電項目已經發電。據測算,一期項目投產后可實現年發電量4400萬千瓦時,年銷售收入4400萬元。
以前,宋二寶一家人靠種地為生,每年只有2000多元的收入。了解到光伏扶貧的運作模式后,宋二寶決定安裝光伏發電設備,現在生活狀況大大改善,家里添置了彩電、電磁爐、電冰箱等家用電器。目前,在將軍嶺村,13戶貧困家庭已全部安裝上光伏發電設備,生活水平得到了極大提高。
為積極服務光伏發電項目建設,鞏義市公司主動跟蹤光伏項目實施進度,全程“一站式”服務,及時組織人員上門了解光伏發電項目建設情況,為項目建設提供政策宣傳、技術咨詢等支持。同時,還指定專人受理光伏發電項目,為項目發電并網開辟綠色通道,優化報裝流程,主動協調解決電站建設和并網運行存在的各類難題,讓新型產業惠及廣大百姓,助力群眾脫貧致富。
該公司還積極爭取項目,對將軍嶺村配電網進行改造,新增容量200千伏安配電變壓器一臺,增容改造315千伏安配電變電壓器一臺,同時改造10千伏線路4千米,0.4千伏低壓線路6千米,并為光伏發電農戶提供并網申請受理、項目備案、接入系統方案制訂、設計審查、電能表安裝、合同和協議簽署、并網驗收與調試等服務,且不收取任何服務費用,確保了光伏發電項目安全可靠并網。
在將軍嶺村的帶動下,目前,鞏義市共接入分布式光伏發電35戶,總容量738千瓦,截至2016年年底,累計發電量127萬千瓦時,上網電量100萬千瓦時。
3月30日,盛元新能源有限公司100兆瓦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在大峪溝鎮啟動,該項目計劃投資8億元,是鞏義市光伏發電產業繼將軍嶺40兆瓦集中式光伏電站之后又一發展里程碑。
盛元新能源有限公司100兆瓦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遵循因地制宜、清潔高效、分散布局、就近利用的原則,通過對企事業單位和居民住房屋頂進行統一規劃、布置、改造后,采用光伏組件,充分利用當地太陽能資源,將太陽能直接轉換為電能,接入公共電網為當地用戶供電。建成后年發電1.1億千瓦時,銷售收入9350萬元,既實現了資源集約、節能減排,又增加了群眾就業,讓群眾充分享受到了光伏產業帶來的實惠。

太陽下山才結束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