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_湯新娜
爭分奪秒十小時
文/圖_湯新娜
10月25日8時10分,一輛工具車駛入欒川縣秋扒鎮35千伏秋扒變電站的小院,隨即下來了十幾名身穿藍色工作服的年輕人,他們的到來很快打破了小院的寧靜。
這群年輕人是欒川縣供電公司運維檢修部檢修工區檢修班、保護班和試驗班的全部成員,平均年齡不到32歲,這三個班組守護著全縣轄區內1座220千伏變電站、7座110千伏變電站和34座35千伏變電站(其中用戶變21座)的消缺檢修維護任務。
35千伏秋扒變電站已運行17年,部分設備老化,高壓側只有負荷隔離和跌落保險,保護可靠性差,不能滿足安全運行及反措要求。為此,欒川縣公司對該站進行技改大修,拆除原有主變高壓側負荷隔離和跌落保險,做報廢處理,在主變與母線中間選址加裝一組35千伏隔離組合電器,并在主控室增加配套差動保護裝置一套,來提升設備運行的安全保障,提升35千伏秋扒變電站的供電可靠性。
為不影響秋扒轄區的正常供電,減少現場工作時間,欒川縣公司調控中心提前調整秋扒供電區的電網運行方式,由相鄰的110千伏潭頭變電站10千伏潭西線與35千伏秋扒變電站10千伏秋東線形成手拉手供電模式,保障該轄區正常供電,在此期間緊密開展技改工作。
明確工作任務,布置人員分工,交代安全措施,在班前會上,現場負責人劉志峰統一協調,將三個班組的工作任務進行分解明晰。“這種暫時的供電方式可靠性不強,咱們要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盡量壓縮時間,爭取在10小時內完工。孟強,你和延果負責將工器具擺好;曉博,你和京保負責把鋼架和梯子等工具準備好。”現場負責人劉志峰一項項分派任務,大家迅速各就各位,技改工作全面展開。
“起吊!”隨著劉志峰的一聲令下,重約1.5噸的主變間隔開關慢慢地被吊起。“再高點,向右一點。”在一聲聲指令下,檢修班小伙子們的目光緊緊追隨著空中的間隔開關,間隔開關向著既定位置緩緩移動。試驗班人員也全力協助,在兩個班組人員通力配合下,歷經3個小時,11時10分,主變間隔開關吊裝到位,檢修班王延果抹一把臉上的汗水,轉身和同事投入另外一項工作,登上構架對母線進行連接。

在技改中,同步對刀閘發熱故障進行處理
同一時間,在35千伏秋扒變電站主控制室內,保護班人員正在對主變保護屏進行二次配線,連續在保護屏前窩了近兩個小時的彭剛中途站起身來做了幾個伸展動作,又繼續投入工作。他一邊忙著手頭的工作一邊對筆者說:“我們經常這樣,一窩幾個小時,有時都站不起來,感覺整個身體都僵了,不過,也都習慣了,今天得趕緊,不定還有啥事兒,這段時間特別忙。”
配線完成后,保護班人員對主變間隔設備進行檢查,主要是檢查有無誤配線、開關分合是否正常,并對保護裝置進行故障模擬以確定保護裝置的正常運行。在保護班人員工作完成后,試驗班人員全員進駐,開始對主變間隔設備進行相關試驗。其間,三個保護班的十幾名小伙子誰有空了誰就啃個肉夾鏌來解決午餐。
“馬上進入冬季,為確保咱設備的安全運行和可靠供電,我們要對全部的設備隱患進行再次清查處理,保障安全360度無死角,經受住迎峰度冬的考驗。這段時間以來,檢修工區著重對秋查中變電站設備存在的隱患進行再次的排查消缺,他們一天輾轉三四個現場,起早摸黑是常事,平均一天在路上都要來回80公里的路程。”在現場參與驗收工程的運維檢修部主任李曉征說。
至當日16時30分,所有試驗數據全部合格,現場由運維檢修部、安質部等組成的驗收組采取邊督查邊驗收的方式,對技改項目進行全面驗收。本次技改,35千伏秋扒變電站設備的自我保護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供電可靠性大大提高,同時該站設備的3起隱患也進行了及時處理,為迎峰度冬期間電力的可靠供應提供了堅強保障。
在全部工作收尾時,現場負責人劉志峰的電話響了起來。“好,今天6點半能到,先對站內設備進行初步檢查,確定工作計劃,明天全面展開工作。”掛了電話,劉志峰對身邊的幾個小伙子交代:“一會兒收工時麻利些,縣上重點工作——瑞達公司月底要復工,我們要提前對用戶的35千伏變電站進行檢查。”17時20分,35千伏秋扒變電站恢復正常供電方式。
收拾好東西后,劉志峰帶著三個班的人員在夜幕降臨前趕往瑞達公司所在的陶灣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