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娜,黃燕華,劉 麗
(海南省地質測試研究中心,海南???570206)
檳榔園土壤與檳榔中K、Ca、Mg、P營養元素的測定及規律
張 娜,黃燕華,劉 麗
(海南省地質測試研究中心,海南???570206)
采用ICP-AES法對檳榔園土壤及檳榔中K、Ca、Mg、P 4種主量元素的測定并分析其遷移變化規律。結果表明:檳榔園土壤與果實中4種營養元素的含量大小相似,均為K>Mg>Ca>P。
檳榔;土壤;主量元素;規律
檳榔是重要的藥用植物,因其含有人體所需的多種營養元素和有益物質[1],是歷代醫家治病的良藥。海南是我國檳榔的主產地,且種植檳榔歷史悠久,現已將檳榔種植作為農業的支柱產業。檳榔中含有的營養元素K、Ca、Mg、P[2]等對它的生長起著重要的平衡作用,如K有提高農作物的抗逆性作用;Ca是植物結構組成元素;Mg是葉綠素的主要組成;P在農作物體內起到光合作用等功能[3]。本研究通過采用濕法消解,ICP-AES法分別對檳榔園土壤與檳榔果實及其各部位中K、Ca、Mg、P 4種營養元素的測定,分析其遷移變化規律,為科學施肥提供可靠的理論依據。
1.1.1 土壤樣品
本實驗土壤樣品采于海南萬寧檳榔園。取表層深度0~20cm的土壤,經干燥、過篩、粉碎后經105℃烘2h,用作各元素的分析。
1.1.2 檳榔樣品
本實驗檳榔根須、葉片、果實樣品采于與檳榔園土壤配套的長勢良好的檳榔樹。樣品于45℃的烘箱中烘干后粉碎成粉末,裝樣袋用做各元素的分析。
1.2.1 主要儀器
微波消解儀(MARS):美國培安科技公司;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發射光譜儀(iCAP 6300 Due):美國熱電公司,儀器最佳條件見表1;精密控溫電熱消解儀(DV4000):北京安南科技。

表1 ICP-AES工作參數
1.2.2 試劑和材料
硝酸、鹽酸、氫氟酸、硫酸均為優級純;實驗用水為蒸餾水;標準溶液由基準試劑配制成1 000μg/mL的貯備液,測定時稀釋至所需濃度;高純氬氣;30mL聚四氟乙烯坩堝;25mL塑料比色管。
1.3.1 試樣分解
土壤樣品:稱取0.200 0g樣品于聚四氟乙烯坩堝中,分別加入5mL HNO3、5mLHF、1mL H2SO4置于220℃控溫電熱板上加熱分解,待H2SO4白煙冒盡后用5 mL 王水(1+1)浸取,冷卻后定容至25mL 塑料比色管搖勻??瞻紫夥椒ㄍ瑯悠贰?/p>
檳榔樣品:稱取0.200 0g 樣品于50mL 消化管中,加入10mLHNO3放入微波消解儀中加熱消解,冷卻后于控溫電熱消解儀105℃加熱0.5 h 后移至25mL 塑料比色管中,用水稀釋至刻度,搖勻。同時按照上述步驟做空白實驗。
1.3.2 樣品分析
本實驗采用ICP-AES法對樣品進行分析測定,通過標準曲線法計算樣品中各元素的含量。
標準曲線的繪制:測定土壤樣品用10%王水稀釋配制成濃度為0.1、1、5、20、100μg/mL的K、Ca、Mg、P混合標準系列;測定檳榔樣品用5%硝酸稀釋配制成濃度為0.05、0.1、0.5、2和10μg/mL的K、Ca、Mg、P混合標準系列。
2.1.1 檳榔園土壤中各營養元素的含量分布
本研究對檳榔園20個土壤樣品中K、Ca、Mg、P元素分析測試,并統計其平均值結果見表2。

表2 土壤中營養元素含量
由圖1可知檳榔園土壤中營養元素的含量大小依次為:K>Mg>Ca>P。

圖1 土壤營養元素含量對比
2.1.2 成齡檳榔樹果實中營養元素含量分布
本研究通過對檳榔園中20株成齡檳榔樹果實K、Ca、Mg、P元素的分析測試,并統計其平均值結果見表3。

表3 檳榔果實中營養元素含量
由圖2可知,檳榔果實中4種營養元素的含量大小依次為:K>Mg>Ca>P。

圖2 檳榔果實營養元素含量對比
2.2.1 K元素在土壤與檳榔各部位的分布狀況
富集系數反映了植物對元素富集能力的強弱,其表示方法為該元素在植物體內與土壤中含量的比值。通過上述實驗方法對檳榔園土壤及檳榔樣品的分析測定,得出K元素的含量并計算富集系數,見表4。

表4 土壤及檳榔各部位K元素含量
結果表明,檳榔各部位對K元素的吸收能力依次為:根須>葉片>果籽>果肉。
2.2.2 Ca元素在土壤與檳榔各部位的分布狀況
通過上述方法實驗對檳榔園土壤及檳榔樣品的分析測定,得出Ca元素的含量并計算富集系數,見表5。

表5 土壤及檳榔各部位Ca元素含量
結果表明,檳榔各部位對Ca元素的吸收能力依次為:葉片>根須>果肉>果籽。葉片中的Ca含量大于土壤,說明檳榔葉片能通過自身吸收轉換Ca元素。
2.2.3 Mg元素在土壤與檳榔各部位的分布狀況
通過上述實驗方法對檳榔園土壤及檳榔樣品的分析測定,得出Mg元素的含量并計算富集系數,見表6。
結果表明,檳榔各部位對Mg元素的吸收能力依次為:葉片>根須>果肉>果籽。

表6 土壤及檳榔各部位Mg元素含量
2.2.4 P元素在土壤與檳榔各部位的分布狀況
通過上述實驗方法對檳榔園土壤及檳榔樣品的分析測定,得出P元素的含量并計算富集系數,見表7。

表7 土壤及檳榔各部位P元素含量
結果表明,檳榔各部位對P元素的吸收能力依次為:葉片>根須>果籽>果肉,并且檳榔葉片自身合成P元素能力較強。
本實驗通過測試土壤與檳榔中的4種營養元素,分析研究了檳榔中K、Ca、Mg、P含量的動態變化。檳榔園土壤與果實中K、Ca、Mg、P 4種元素含量測定結果表明:果實中營養元素的含量大小與土壤中各元素的含量分布規律相似。檳榔各組織器官中營養元素的分布規律除K元素富集在根須部位最多,其余元素主要富集在葉片中。本研究對檳榔的種植及品質的提高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1] 陳鵬.東南亞的檳榔[J].世界民族,1996,1:66-69.
[2] 劉立云,王萍,馮美利,等.火焰原子吸收法測定海南檳榔葉片中金屬元素的研[J].光譜學與光譜分析,2008,28(12):2989-2992.
[3] 蔡柏巖,葛菁萍,祖偉.不同磷肥水平對大豆磷營養狀況和產量品質性狀的影響[J].植物營養與肥料學,2007,13(3):404-410.
Determination and Change Rule of K、Ca、Mg、P Elements in Arecanut and Soil
Zhang Na,Huang Yan-hua,Liu Li
ICP– AES was applied to the determination of K、Ca、Mg、P in arecanut and soil.The result of transfer rule mean that:the content of four nutrition elements in arecanut and soil is similar,K>Mg> Ca>P.
arecanut;soil;major elements;rule
S567.19
B
1003–6490(2017)11–0254–02
2017–09–05
張娜(1984—),女,甘肅天水人,工程師,主要研究方向為土壤環境、農業地質、海洋地質及礦產資源化學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