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凱紅
摘 要 現場審計不能有效地解決審計的根本問題,而且現場審計的工作效率一般。在“三公”經費審計過程中,我們運用非現場審計制定審計模型,和現場審計結合,高效地完成審計工作。本文主要分析非現場審計的操作步驟和“三公”經費實施非現場審計的范圍,制定審計模型,實施審計整改,有效減少事業單位的經費支出。
關鍵詞 非現場審計 “三公”經費 應用 事業單位
“三公”經費的問題一直受到廣大民眾的關注,僅僅依靠現場審計已經不能全面、徹底地解決“三公”經費問題。本文制定非現場模型,研究如何將非現場審計應用到“三公”經費審計中。
一、非現場審計的思路
(一)審計計劃環節
對于“三公”經費敏感費用的審計方法基本都是核對業務單據和發票憑證,這樣可能導致審計成本大幅增加,降低審計的效率。所以需要具體、客觀地審計“三公”經費,采用非現場的審計形式,對“三公”經費進行準確跟蹤。審計計劃就是由專業的審計人員根據事業單位資源環境下“三公”經費內部特點和產生原因,制訂審計工作計劃,清晰了解審計工作的方向和重點內容。
(二)審計實施環節
與傳統的審計工作不同,“三公”經費的審計工作在開展審計工作之前運用現有的事業單位資源和業務管控等輔助系統,對被審計單位的信息進行綜合分析評價,就能發現被審計單位的業務問題。現場審計是一種當單位對審計結果產生疑問后的事后審計行為,能夠對非現場審計工作具體步驟和審計技巧進行持續性的修改。公司的非現場審計是業務數據和采集的過程,通過采集被審計單位的業務數據,進行持續全面的分析,快速發現審計對象的問題,為現場審計提供線索。非現場審計應滿足兩個條件:一是不受任何限制地采集被審事業單位的資料,二是有分析被審計事業單位資料的技術。非現場審計強調的是有相關技術的智能工具,運用現場審計傳遞過來的有效審計線索,進行加工,導入非現場審計系統,改變現有的審計模式,提高審計的工作效率。
(三)審計報告環節
在非現場審計工作中,除了通過對審計對象相關數據的整理和分析,非現場審計的重點還有依據這種長時間的在線審計數據,能夠制定出平常狀態下的業務審計監察報告,我們通過檢測報告就能認識和控制經營風險。運用非現場審計,需要通過相關的監督平臺對審計問題、審計事項的后期改正問題進行跟蹤,確保審計的單位及時改正問題,使審計的結果得到有效執行。
二、非現場審計的范圍
(一)公務接待費審計
公務接待費用一直居高不下,一是大部分的接待費都在預算外循環,很難把控接待費的具體數目,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接待費一定要全部納入預算,而且要接受媒體和大眾的監督,還應該分級別制定標準,對于違規者嚴格懲治,各個部門堅決貫徹六大要求,簡政放權釋放制度紅利、規范權力運行和政府行為、管好錢財編制預算、政務公開、勤儉從政減少會議和文件、依法促廉。關注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相關的額外開支費用,如會議費、出差費、培訓費用等。
(二)公務用車審計
按照中央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總要求,堅持社會化、市場化方向,創新公務交通保障機制,取消一般公務用車,公務活動實行社會化,采取報銷公務交通費用、適度發放公務交通補貼保障公務出行,從嚴配備定向化保障的公務用車,實現中央事業單位公務交通保障高效、費用節約、成本下降和管理規范。利用非現場審計公務用車,關注公務用車報銷費用的情況,大額公務用車費用的支出是否合理,特別注意大額整數的公務用車費用支出的規律性,注意公務交通的補貼是否符合標準,發放范圍和方式是否按相關文件規定執行。
(三)因公出國審計
因公出國是指受事業單位派遣,以執行公務為目的出國活動。非現場審計通常關注出國的人數、出國的時間以及活動國家的數量、預約國家的手續時間是否符合規定、食宿的支出是否嚴格按照制度標準、是否有費用重疊變相支出。
三、審計模型的構建與應用
(一)構建審計模型
對于“三公”經費的非現場審計構建審計模型,應該遵循構建非現場審計項目管理的基本原理。按照固定的分析順序可以分為四個環節,根據審計的對象制定非現場審計的方案;之后提交非現場審計設計的方案計劃和對“三公”經費在審計時可能遇到的問題;根據方案計劃找到有效的驗證報告和專項審計報告;最后持續有效地開展審計工作。這四個環節中非現場審計的設計方案和找到有效的驗證報告兩項是開展審計工作的重點、難點。依照以上四個環節就能構建“三公”經費的非現場審計的模型。
(二)審計模型的應用
利用“三公”經費構建審計模型可以持續日常的審計工作,“三公”經費是一個事業單位經常發生的業務事項,我們可以利用審計模型對單位內部業務事項進行不定期審計評價,及早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避免發生業務問題給公司帶來不必要的損失。通過對不同事業單位開展審計工作,有針對性地找到各個事業單位之間管理存在的相同問題,有利于審計人員及時更改優化方案,尋找應對策略,提高之后的工作效率;借助非現場審計工作的問題指向,能夠有根據地開展現場審計工作。這就是非現場審計和現場審計相結合的好處,節約了審計成本。
(三)審計整改
在運用非現場審計發現事業單位的管理問題后,審計的整改才是最終的作用環節。首先,完善現有單位審計綜合管理系統跨部門審計協同整改功能,依托信息系統實現對審計整改的動態管理,及時跟蹤評價審計的整改情況,制訂整改計劃,分析問題根源,確定有效的整改措施;其次,相關部門及時跟進審計工作,向業務監督部門通報審計成果,加強部門之間的協作,有效避免重復監督,強化整改的效果;最后,加強對審計整改的考核,加強審計整改的問責機制,將審計成果納入單位考核制度,促使被審計單位重視審計工作,并且推動審計工作的落實。
四、結語
利用“三公”經費建立非現場審計的模型和應用模型累積的經驗能夠盡快發現事業單位內部的問題,并且督促單位及時解決問題,通過不斷的運用和完善非現場審計的模型,為現場設計提供有效的審計成果,提高單位審計的效率,降低經營風險。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