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又文
移動互聯時代高校可移動專業機房建設研究
文|張又文
問題的起源在于我校專業機房的管理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經過調查了解,其實各高校的專業機房管理一直以來都是存在爭議的。作為專業教師,常常遇到一些問題,例如開學后,軟件不能按時安裝完成或者版本不更新導致無法授課;教師機故障導致課程無法進行;機房的設備老化,無法保障專業教學順利進行等問題。諸如此類,有些問題花幾個小時可以解決,有些問題時間長了不了了之。專業機房的管理到底歸專業教師管還是該設立單獨的管理機房人員崗位,這個問題曾經非常棘手,筆者認為目前依然沒有處理好。2013年6月筆者到蘇州工藝美院學習時,就留意到了可移動機房的變革帶來的實際價值和意義。三年后,又因來到山東煙臺職業學院看到類似的做法已經實行7、8年之久,且深入人心,因此堅定了想要在本校乃至本省推行可移動機房建設的想法,經過不斷調查了解,獲得了第一手的研究資料。本研究還得到了學校領導的首肯和支持,也得到了實訓中心機房管理員、專業教師、機房管理老師的贊同,同時也得到了其他兄弟院校同行的支持。移動互聯時代,教與學的方式都在發生重大的變革,如果固守著過去的教學環境,很難想象現行教學改革的程度和力度能有多大的突破,因此,要想教學改革取得突破性的進展,教學環境必須做出變革以適應不斷變化的教學形式和內容。
移動互聯時代的到來不僅意味著互聯網的移動化,同時也意味著信息與知識傳播的移動化。如今,只要擁有移動終端,任何人都可以在任何時刻、任何場景下接入互聯網獲取信息,進入學習狀態。學習方式的變革勢必要求學習環境的變革,這一點不容置疑。然而,幾十年過去了,社會在不斷發展,技術在不斷的更新,計算機機房卻固守在大學校園穩如泰山。變化的僅僅是不斷升級的操作系統、CPU和顯示器的種類,一批又一批的臺式電腦被更新、淘汰。從過去的CRT顯示器到現在的液晶顯示器,從開始的MS-DOS操作系統到現在的Windows 10,從最早的286、386到現在的英特爾酷睿系列、奔騰系列,僅僅二十年間計算機機房經歷了四、五代的變革。作為信息技術相關專業的學習者、教育者,親眼見證了這一歷史的變革。看到一批又一批落伍的計算機靜靜地躺在機房的某個角落隨之變為一堆廢品而被淘汰,總覺得時代發展的太快了。不出十年,無線時代即將到來,因為可控核聚變技術的普及,極大豐富的能源已經可以無視損耗而讓電器采用無線供電,讓電像空氣或手機信號一樣無處不在,這可不僅僅是科幻。
時代的發展迫切要求我們的理念和管理要變革,計算機機房的變革是大勢所趨。可移動專業機房建設的內涵實質是提出高等學校適用專業的大一新生入學后自己購買筆記本電腦,學校給予適當購置補貼,學生畢業后筆記本電腦歸個人所有。機房的形態不復存在,可以由任意教室所替代。目前相關的研究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針對高校機房的維護和管理提問題找對策的,在中國知網輸入高校專業機房作為關鍵字進行檢索,共搜索到11篇文章,其中7篇就是探討機房的維護和管理問題;另外一類則是純技術解決高校機房網絡問題的研究,主要研究的是如何保障網絡安全、以及無線網絡技術、移動通信技術的應用等等。從海南醫學院教育技術中心肖澤豪老師的論文《關于可移動式機房的探討》中可以看出,肖老師在3年前就看好可移動式機房的發展,并對該類機房的維護和管理提出了自己的見解。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我們已經具備了良好的無線網絡環境(Wif、4G、GPRS、WAP),卻還在固守著傳統機房布線、路由器交換機下的營地不動,是不是一種極大的浪費呢?
近年來經過不斷的調查了解,目前雖然全國各地已經有一些高校開始實施類似的方案,但只限于校內實行,并沒有相關研究成果的公布,其他高校的效仿也僅僅停留在外在形式上,對于內涵的建設和發展還有待進一步提高。
提出高校可移動專業機房的建設方案,并結合可能出現的問題研究可行的策略進行實踐,主要的研究價值和意義在于以下幾點:
(一)教育信息化發展的需要。結合當前移動互聯時代的大背景,轉變現有高校機房建設、管理、維護的觀念,與時俱進。
(二)學生購買電腦的需要。2014年的調查研究發現,信息時代大學生電腦普及率非常高,占到了七成,兩年來這個數字只增無減,計算機相關專業的大學生購買率高達95%以上。既然購置電腦已成為大學生的硬性需求,何不順勢而為。
(三)移動互聯時代學生的學習離不開電腦。目前國內倡導的翻轉課堂、慕課、網絡課堂等學習方式離不開移動終端的支持,除了手機,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無疑是最好的學習工具。
(四)降低人力成本。學生購買自己喜歡的筆記本電腦,自己保管、自己安裝軟件和維修,隨時隨地可以學習,不但增強了學生的計算機操作技能,還讓筆記本電腦利用最大化。更有益的是機房不再需要專門的老師維護和管理,也不會給專業教師增加任何的工作負擔,大大節省了人力成本。
(五)擴大招生影響力和節省資金一舉雙收。學生入學就能補貼800~1000元購置筆記本,學校不再擔憂機房的建設和更新、以及廢舊電腦的處理問題,該項資金可以用于師資建設、學生實訓、校企合作等項目。
(六)節省了空間資源。機房再也不用被纏纏繞繞的線路所困擾,教務部門再也不用為機房排課難的問題發愁,未來的可移動機房只需要有電源插座或者插線板,無線上網的環境即可,大大節省了校園計算機實訓的空間。
筆者近幾年外出培訓,分別在蘇州工藝美院視覺藝術系和煙臺職業學院信息工程系發現,這兩個系除了給圖形圖像工作站、影視后期實訓、計算機組裝維修等一些對計算機性能要求較高或者專業性較強的學科配備了機房或者實訓室以外,根本找不到固定的機房進行專業學習。起初,筆者并不能接受這種安排,習慣了學生學習空著手來空著手走,突然要求自己攜帶筆記本電腦來學習真覺得麻煩。學習了幾天后覺得這種方式益處多多,比如學習的時候自己安裝軟件,需要的資料直接備份在自己的電腦上無需拷貝,不需要專門的老師來管理和維修電腦,誰的電腦有問題自己課前已經解決好了,節省了時間不說,還節省了人力和物力。后來跟系部的領導一聊,發現早在幾年以前,他們就把固態機房的概念摒棄了。具體做法是學生上課都是自帶筆記本,也不用去專門的計算機機房,只要教室里有充足的電源,校園無線網絡已經接入,隨時隨地都可以學習。教師授課的方式也可以靈活多變,不再受一臺教師機的控制。這樣的變革的確轉變太大,不僅僅是思想上的,還有學校、管理者、教師、學生、家長、機房管理員、網絡等等方方面面都在變,附加問題撲面而來!首先,取消機房意味著學校缺少了一批固定資產,教師上課無法控制不同的學生機,學生上課除了課本還要帶上筆記本電腦,家長需要多支付購買電腦的費用;其次,如果學校補貼學生一些購買電腦費用,這個費用多少錢合適?哪些專業的學生必須購置電腦?這部分費用從學生的學費中減免還是由學校來支付?學生和學校一起購買的電腦畢業之后所有權歸誰?少數貧困學生無法支付購買電腦費用怎么辦……最后則是學生購買筆記本之后如何高效的學習利用,而不是增加了玩游戲、看電影的便利工具,也就是移動學習過程的監控問題。歸納總結之后,發現該研究后續還需要解決以下問題:
(一)解決可移動機房高效管理的問題;
(二)解決可移動機房不同型號電腦互聯控制的問題;
(三)解決可移動機房無線網絡接入的問題;
(四)提高學生移動學習的能力。
針對移動互聯時代下教育教學的需求,對現有的高校機房升級轉型,對資產進行合理的規劃和利用;并在本校實踐運行,完成成熟的系統解決方案,通過教、學、研能力的不斷提高,努力加快高校教育信息化的步伐。研究結果能為海南省高校專業機房建設和發展提供參考和可行的方案,也為省外一些力主機房變革的高校提供有價值的依據。
本項目為2017年度海南省高等學校教育教學改革研究一般項目資助(Hnjg2017-65)。
作者單位:海南經貿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