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小燕,馮可
(1.國網湖北電力公司黃石供電公司,湖北黃石435000;2.湖南懷化學院電氣工程及自動化學院,湖南懷化418000)
淺析新電改形勢下傳統供電企業面臨的挑戰和應對策略
郝小燕1,馮可2
(1.國網湖北電力公司黃石供電公司,湖北黃石435000;2.湖南懷化學院電氣工程及自動化學院,湖南懷化418000)
我國經過上一輪發電側改革,也就是所謂的“廠網分家”之后,以2015年國家發布《關于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為標志,售電側開始打破壟斷,逐步實現對輸配之外的環節放開,利用市場競爭實現資源配置優化。分析了在新一輪電改來臨之際,傳統的供電企業從一個壟斷企業轉變為大市場中競爭的角色,將會面臨的風險和挑戰,并結合傳統供電企業的經營現狀,總結優勢和劣勢,指出了應對當前挑戰的策略。
供電企業;新電改;經營風險;安全風險
20世紀后半期,以英國為起點,日本、美國、新西蘭等各國紛紛開始對電力行業進行局部或全面的改革,引入競爭機制,爭取獲得更加合理的資源配置。
基于電力商品的電量不能儲存、發輸配用必須同時進行不得割裂等特殊性,以及我國多年計劃經濟、電力行業壟斷經營等歷史國情,我國電力改革將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需要面對諸多困難和挑戰,而其中,供電企業在當前電改形勢下更是承受著巨大沖擊和壓力。如何跟進新電改步伐,在困境和挑戰中贏得機遇和發展,將是供電企業當前面臨的最大課題。
電力產品作為一種特殊的商品,其生產、銷售與其他商品相比都具有很明顯的特點,主要體現在:①電力系統是一個有機運轉的整體,不可分割,生產、運輸過程非常復雜;②電力產品不能儲存,即時生產即時消費,電力的供需平衡必須時時滿足;③電力系統不僅僅是一個生產、運輸、消費的過程,其對于國家安全、社會穩定具有重大意義;④電力需求很難準確預估,其變化趨勢受經濟形勢的影響大,地區差異大,并且響應迅速;⑤電力運輸過程的損耗,不僅與產品數量有關,還與輸配電網絡狀態有關;⑥電力商品的特殊性,國內一直采用賒銷方式,造成欠費問題非常嚴重,催繳難度大。
新電改的方案“四放開、一獨立、一加強”,即輸配電以外的經營性電價放開、售電業務放開、增量配電業務放開、公益性和調節性以外的發供電計劃放開,交易平臺獨立,加強電網規劃。
對于供電企業來說,新一輪電改的重點在于:①最終核心是確立電網盈利新模式。輸電網公司的主要受益來源于過網費,上網和售電差價為主要利潤組成的發供電市場逐步放開,恢復電力商品本質,交給市場來調整資源配置。②電改不可能一步到位。當前,首先放開的是售電市場準入,而不涉及存量輸配電資產的拆分,企業重組、瘦身等問題也會有一個漸進過程,因此也相對減緩了對供電企業的沖擊。③售電模式的多樣化。
在開放市場環境下,傳統供電企業將面臨以下兩大方面的風險。
3.1.1 購電風險
發電廠商的上網電價受電力供需矛盾、燃料價格、不同售電模式、發電企業的策略競標等因素的影響,其變化是供電企業無法準確掌握的,如何找到一個合理的購電方案,有效平衡購電和售電的關系,將是供電企業面臨的最大風險。
3.1.2 負荷預測的風險
供電企業必須在購電之后才能進行售電,因此企業必須根據負荷預測結果進行購電操作,負荷預測的準確性直接關系到購電和售電的平衡,決定企業利潤。然而現實情況是經濟增長曲線不平滑,負荷預測總是存在偏差。
3.1.3 費用回收風險
這個主要體現在傳統的賒銷模式下,電費回收風險尤其顯著:欠費的監管、催繳困難,欠費停供操作影響面大,難以執行,用戶繳費渠道造成繳費困難等。如何制訂合理的售電模式,如何準確評估用戶的信用,是解決費用回收問題的兩大核心。
3.1.4 客戶直供帶來的風險
客戶直供跳過了供電企業,不僅大量削減了供電企業的利潤,還將對一些小客戶的售電價格產生一定的影響。
3.1.5 購電費用結算方式的風險
發電企業一般采用統一結算的方式,有可能存在電量留存的情況,并且有抬高電量價格的風險。
3.1.6 觀念更新的風險
從賒銷改為預售,面臨企業和用戶兩側的觀念轉變挑戰,售電進入市場競爭階段,如果經營思想、服務觀念跟不上,有面臨客戶流失的風險。
由于電能生產的不可分割,系統必須時刻滿足供需平衡,供電企業作為其中的一環,對供需平衡的影響巨大,對負荷預測、供需平衡點把握偏差過大,不僅影響企業盈利,更有可能影響電網安全生產。
那么,綜上所述,新電改進程中供電企業需要處理好三大挑戰:①觀念的轉變。從皇帝女兒不愁嫁的壟斷供電企業轉變為市場競爭中的一家售電服務企業,從領導到一線基層員工的市場觀念、服務觀念、法律觀念等都要迅速轉變和提高。②電力負荷預測。不僅要對總用電量進行預測,還要對用電峰谷時段、電量進行預測,這樣才能使電網運行模式和檢修計劃得到更合理的安排,從而最大限度地節省成本和規避安全性風險,獲取最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③新的售電、購電模式。在當前過渡階段及之后完全市場化階段,如何選擇合理的售電、購電模式,適應從計劃、壟斷逐步轉向市場、競爭的環境,以減小風險,獲取最大利益,同時還應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是當前供電企業應抓緊研究的課題。
電改愿景已經描繪出來,但目前仍處于初始階段或者說過渡階段,壟斷現象仍然大量存在。雖然電改已確定放開發電、售電市場,但為了穩定過渡,現階段國家政府對電力市場的準入仍然有所控制。這是傳統供電企業迅速轉身的最后機會,抓住這個機會,充分利用過去壟斷經營積攢的優勢,將可以在未來電力市場中仍然占據主動地位,否則就很可能被市場淘汰。
對于電改帶來的挑戰,供電企業應從以下幾個方面積極應對:①為市場競爭的到來做好充分的法律知識儲備,比如《電力法》《企業法》《合同法》《環境保護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了解地區經濟形勢和經濟發展的趨勢,了解科技發展現狀和趨勢,尤其是電力行業相關新技術,了解地區社會文化,消費者習慣、心態,積極向其他行業學習好的營銷手段,比如充分利用新媒體擴大企業影響、提升企業形象,各種優惠促銷手段,利用文化認同吸引和捆綁客戶等。②電力負荷預測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它不僅需要精確的數學模型的推演,更重要的是對實際運行中各種影響電力負荷預測結果的復雜因素的調查研究和分析。負荷預測需要的專業知識、建模思想、系統方法等,傳統供電企業有一定的積累,但是對宏觀經濟規律和復雜性的了解和研究,是我們需要加強的地方。③充分利用現有的優勢——專業技術人才的儲備可以為用戶提供更好的售前售后服務、可靠穩定的輸配電網絡、固定的客戶群、電力市場準入和電價還沒有完全放開、過渡階段迅速利用現有優勢抓住客戶、與電力生產相關企業的固有聯系等;直面新電改沖擊下凸顯的劣勢——缺乏優秀營銷人才、傳統賒銷模式帶來的客戶固有觀念難以轉變以及欠費問題、供電企業本身對新形勢的研究和適應不如競爭對手。④深入細致分析用電客戶類型和特點,確定合理的售電服務模式,爭取利益最大化。以黃石供電局為例:工業用電量占比最大,是主要電費收入來源,在對此部分用戶的需求進行充分研究的基礎上提供個性化貼身服務;居民用電及農村用電量少但數量大,且社會效益和責任重大,對此部分用戶應著力提升服務質量,打造優質企業社會形象;第三產業用電占比雖然不是最大,但利潤率高,欠費風險小,對企業效益貢獻最大,是優質客戶,對此部分客戶加強用電培訓和引導,考慮跟蹤式上門服務,與客戶充分達成共識,爭取獲得雙贏。對于各類客戶,主動引導其合理利用分時段電價、階梯電價、差異電價等,在幫助用戶減少用電成本的同時,提高電網利用效率和安全穩定性。
電改勢在必行,那么在電改真正來臨之際,如何把握最后的機會在市場競爭中爭取主動,這是每一個傳統供電企業當前面臨的緊迫課題。只有放下壟斷企業的架子,積極、主動迎接挑戰,把握市場競爭的核心——產品和服務,才能在未來繼續保持企業活力。
[1]李文虎.新電改動向及電網企業營銷策略分析[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7(06):238.
[2]林漢鑫.論如何做好供電所營銷服務管理工作[J].科技與創新,2017(12):82.
[3]顧定軍.大客戶直購電若干問題的分析[J].廣東電力,2010(23):29.
[4]郭明華.供電企業電力營銷管理的現狀分析及其策略研究[J].現代國企研究,2017(04):10.
〔編輯:劉曉芳〕
F426
A
10.15913/j.cnki.kjycx.2017.19.074
2095-6835(2017)19-0074-02
郝小燕(1973—),女,主要從事用電營銷管理工作。馮可(1973—),女,主要從事電力系統自動化教學及科研工作。